中新網6月3日電 去年以來,著名學者汪宏華新解《西游記》的觀點受到國內外讀者的廣泛好評,近日他又撰文揭示了《西游記》的“三重神化-還原”結構。汪宏華認為,《西游記》運用時間跳躍、空間循環的神話手段,同時雜糅統合發生在東漢、唐朝、明朝的三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西域取經盛事。沙僧、孫悟空和豬八戒分別影射了當朝的漢明帝劉莊、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祖朱元璋。由于朱元璋取經的目的最滑稽,后果最危險,所以小說對這位長相本就丑陋的皇帝更盡丑化之能事。文章摘選如下:
一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到底有多少種寓意,很是值得研究。此前,筆者已從儒、道、釋等哲學層面做過分解,那么他們在史學層面有影射性嗎?答案是有!而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西游記》的主體結構即是“三重歷史神化-還原”?!段饔斡洝分圆捎蒙裨掦w裁,除了佛、道本身的虛幻性之外,還在于(1)它要同時雜糅統合發生在漢、唐、明的三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西天取經事件;(2)它要在批判封建、批判宗教、批判現實的同時避王者諱。這樣,神化便成了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具體到神化手段,小說主要采用了兩種:一是時間跳躍;二是空間循環。比如,利用孫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壓500年,從唐朝退回到東漢;利用唐僧成佛后又遭貶,從唐代穿越到明代。唐僧在東土十世好人的修煉即對應悟空的500年刑期(這里的500年是大約數,三次取經的時間差實為600-700年)。
且看小說第14回,當唐三藏行至五行山時,太保向他介紹說:“這山舊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國,改名兩界山。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天將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為什么原本平順的文字陡然突兀呢?而且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作者究竟想要說什么?再看看唐僧騎的馬,先是白馬,后是白龍馬,這更讓讀者的思緒不得不從唐朝飄到東漢,洛陽的白馬寺即是為紀念白馬馱經而建。
那么王莽與取經,與白馬有何關系?稍作思考我們就能明白,東漢明帝正是因為從王莽篡漢意識到儒教的危機,希望借助佛教加強鞏固自己的統治,所以才派僧人西域拜佛求經的。當然劉莊給自己找了另外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他說自己夜里睡覺時忽然異香滿室,紅光如晝,只見一個金人,身長六丈,相貌莊嚴美好,全身金光燦爛,在金鑾寶殿上飛來飛去。醒來,原是一夢。之后明帝便派蔡愔等十八人尋訪佛道。這就是著名的“明帝夢金人”。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有三類:一類是神化美化統治者;二類是妖化丑化統治者;三類就是《西游記》式的揭批皇帝新衣的本質。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將五行山的神話還原出三重歷史真相了:
針對劉莊,王莽就好比是降下五行山的如來,漢家幾代帝王是不同時期的孫悟空,西漢前期的是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漢平帝及后來的劉秀、劉莊就是被壓在山下的孫悟空。悟空拜師贖罪即是劉莊決定派僧人取經,借用佛教之力重新收復人心。
針對李世民,如來就是西域突厥,兩界山就是他征西途中不可逾越的死亡邊境線。由于遲遲不能取勝,所以他決定改弦易轍,以唐僧一行作詐降,待摸清西方的實力,解除敵人的防范,再圖之。
針對朱元璋,如來就是天竺國的時任佛教教主,五行山就是佛教的清規戒律——五戒。他取經是希望能向西方滲透儒教的物欲理念,促使教主修改佛法,為自己享受天下美食、美女提供理論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小說在起初階段初始是用悟空同時影射三位皇帝,之后再轉由八戒、沙僧分別影射。另外,影射與原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二
從以上三位皇帝我們還會發現這樣的規律:漢明帝是意識到儒不行了,求助于佛;唐太宗是意識到儒和道皆不行了,求助于佛;明太祖是意識到三者不行了,求助于西方更新型的佛。為什么呢?因為西漢董仲舒之后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李淵、李世民則儒、道并舉,尤重道。朱元璋與佛家的淵源就不用提了,17歲出家,做了7年和尚。他即位后便極力建寺度僧,并先后兩次派僧人西域取經。第一次是洪武3年(1371年),朱元璋命慧曇率領使節團一行二十余人訪問西域各國。然而,次年當慧曇到達僧伽羅國(今斯里蘭卡)就生病,不久圓寂。第二次是洪武10年,朝廷又派出佛徒三十人,再次出使西域。往返6年,于洪武15年歸國,從印度取回《莊嚴寶王》、《文殊》等經。但小說認為,朱元璋取經的真實目的不是虔誠向佛,而是由于自己受到僧侶出身的限制,不好意思大肆享受酒色,才決定從西方尋求唯“物”主義的新佛經。
為什么可以判斷《西游記》影射了朱元璋派僧人取經呢?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就是小說中唐僧名為僧人,實為使節。取經只是他幾十項任務中的一項。比如當唐僧達到某國時,即便不順路,即便冒很大的風險,也總要專程去首府,與該國國王交換外交度牒,不但高調宣稱自己是來自東土天國、孔孟故里,還常常沒事找事幫他們降妖捉怪,昭示中國宗教的神奇功力、人文關懷。顯然這是明朝才出現的創舉,所謂以僧為使,傳播東方文明。此前漢朝的僧人是單純向西方取經請教,玄奘取經更是未經官方許可的個人學佛。這也是作者為什么要將玄奘的民間行為改編成官方委派的原因,讓唐僧取經的故事具有歷史普遍性和當朝影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