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北京時間12月14日,英國《經濟學家》雜志近日邀請各行業知名人士就2007年全球經濟、政治以及科技走勢發表了評論,并就此推出了一期特刊——《關于2007年的世界》。其中,《經濟學家》著名記者安德雷斯·克魯斯(Andreas Kluth)就Web2.0對社會的影響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Web2.0將從2007年開始改變主流社會。
一般而言,諷刺并不是硅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回到2003年,當時的硅谷還未走出互聯網泡沫破碎所帶來的陰影,但當舊金山灣區的發行商蒂姆·奧萊利(Tim O’Reilly)提出將“Web2.0”作為硅谷的又一個“戰斗口號”時,并沒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諷刺。僅僅幾年之后,硅谷又陷入了同上世紀90年代末幾乎相同的“泡沫”,只不過多了“Web2.0”這個金字招牌。事實上,Web2.0最初主要指動態網頁,而現在則有了完全不同的含義。“用戶生成內容”是Web2.0,“利用集體智慧”也是Web2.0,社交網站當然更是Web2.0。
到目前為止,美國共有超過400家社交網站,它們都希望成為下一個MySpace;共有超過200家視頻共享網站,它們都希望成為下一個YouTube;此外還有超過300家“社交書簽”網站,以及數百家資源網站(meta-site)。這些網站的所有者往往聲稱,網站將通過廣告獲得收入。但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希望將自己的網站出售給Google、雅虎、新聞集團或其它新老媒體,就像MySpace和YouTube那樣。至少到目前為止,這些網站距離擁有真正的營收模式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極端的自由意志和個人主義一向是硅谷的特質,但很多個人主義者卻在Web2.0的“旗幟”下變成了集體主義的鼓吹者。如VPL公司創始人加隆·雷尼爾(Jaron Lanier)所說,隨著Web2.0的發展,很多科技領域的自由意志者都不自覺地變為了“數字毛澤東主義”(digital Maoists)的擁護者。維基百科就是一個充分發揮集體知識和智慧并獲得成功的最好例子,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已經成為“解放”人類思想的典范。
進入2007年之后,Web2.0的熱潮將逐漸退去,但這一趨勢帶來的負面影響卻無法同互聯網泡沫破碎相提并論。互聯網泡沫破碎席卷了整個華爾街,甚至美國每一個角落,因為很多普通投資者都將自己的畢生積蓄投資在互聯網上,最終血本無歸。Web2.0卻只是一個私募資本泡沫,對普通投資者的影響十分有限。另一方面,Web2.0所引發的烏托邦理想并不會退出硅谷,因為Web2.0的發展前景依然看好。
隨著博客、維基和播客等新媒體更加普及和簡單化,它們將會吸引更多新用戶,就像電子郵件的發展歷程一樣。這些新用戶往往并不精通技術,甚至可能第一次聽到博客等新詞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會對大眾媒體失去興趣,并轉向“個人”媒體。例如,他們可以通過視頻網站點播自己想看的電視節目,或者通過iPod收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這一過程可能非常緩慢,但必然會發生。
這些用戶還將成為內容創造者。例如,一對普通父母親可以將孩子的照片和錄像制作為媒體內容,并上傳到互聯網上。孩子的祖父母則可以發動身邊的人上網觀看這些媒體內容,擴大觀眾群體。更具技巧的業余愛好者會為自己的作品起一個名字,希望它能被某家大媒體公司發現并使用,自己也能因此成為專業人士。當然,他們最終將會發現,創作優秀內容需要時間和投入,專業人士的道路很難走通。
與同樣出自硅谷的PC相比,Web2.0所帶來的影響肯定遠遠不及,但仍將大大超過硅谷的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