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良弼(1877-1912)
清末大臣、宗社黨首領。滿洲鑲黃旗人,愛新覺羅氏,字賚臣。曾留學日本,入士官學校步兵科。畢業回國后,入練兵處,旋充陸軍部軍學司監督副使升司長。禁衛軍成立,任第一協統領兼鑲白旗都統。以知兵自詡,他參與清廷改年制,練新軍,立軍學,尤注意延攬軍事人才,與鐵良等被稱為清季干將。在1911年(宣統三年)10月“武昌起義”后,堅決主張鎮壓,反對起用袁世凱。1912年1月與溥偉、鐵良等皇族成員組織“宗社黨”,被推為首領,反對與革命軍議和,反對清帝退位。26日被彭家珍炸死。
1912年1月26日,臘月初八。公歷的1911年已經過去,舊歷的辛亥年還沒有,這個天翻地覆的年份,需要一個與之匹配的大事件,來作為收尾。
臘八節爆炸案
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時逢臘八,新春將近,風雨飄搖的帝都也年味兒漸起,這一日,清廷照例給百官賞賜了臘八粥。鐵獅子胡同的陸軍部署衙里,一干宗室勛戚也相聚受賞,然而,食客之意不在粥,他們只是以此為名,會商時局。
議畢,天色已晚,與會者各自散去。一乘馬車,向西趕奔西四大紅羅廠,若干侍衛隨同。行了一程,府邸已在眼前,馬車正待停住,卻見府門口一人快步迎了上來。此人一身戎裝,遞上名帖,上書“奉天講武堂監督崇恭”,這“崇恭”說有要事要見馬車中的“良大人”。
聽到“崇恭”的名字,“良大人”下了車,端詳來者,卻不似印象中的崇恭,又走近幾步,兩人目光相接,“良大人”不覺悚然一驚,面前這人非但不是崇恭,渾身更分明透出一股殺氣。他暗叫不好,轉身欲走,已然遲了,假稱“崇恭”的刺客掏出炸彈,猛力擲來。
刺客志在必得,炸彈藥量填得格外足,一陣轟響,8名侍衛及領隊的馬弁倒地斃命,而彈片四濺,有一片正擊中刺客頭部,他也當場身亡,至于他要刺殺的“良大人”,被炸斷了左腿,血流滿地。
末世孤臣
這位良大人,名叫良弼,姓愛新覺羅,字賁臣,時任軍咨府軍咨使。良弼出身滿清宗室,不過血統疏遠,其遠祖是努爾哈赤之弟,該支系后又因故族籍被革,直到嘉慶年間才得以歸宗,且僅是“紅帶子”,身份低于真正的帝胄“黃帶子”。
良弼1877年生于成都,此時家業早衰,更兼幼年喪父,全賴母親撫養,頗歷艱辛。
不過比之平民百姓,貴族畢竟能獲得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1899年,良弼被選派赴日本留學,就讀于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1903年,良弼學成歸國,投身軍界,幾年間表現優異,屢獲擢升。1909年(宣統元年),良弼奏請仿照日本總參謀部,組建軍咨府,建議獲批,他也官拜軍咨使。
或是得益于早年的磨難,良弼沒有八旗子弟的紈绔習氣,為人簡樸上進,講究忠孝,且有真才實學,《清史稿》上說他“平日以知兵名,改軍制,練新軍,立軍學,良弼皆主其謀”,此外尚有清廉、知人善任諸般優點,在集體墮落的晚清官僚隊伍、尤其在宗室中,堪稱鶴立雞群。可惜恃才者多半傲物,良弼剛直自負,很招妒恨。
回光返照宗社黨
武昌起義后,滿清高官個個彷徨無計,唯有良弼,堅決主戰,并請纓南下“平叛”。大概是由于他一貫傲上,時任內閣總理大臣的慶親王奕劻并不喜歡他,先派了庸碌之輩蔭昌,后又想借重袁世凱在新軍中的聲望,來彈壓起義。
本來良弼曾受袁世凱提攜,但他深知老袁難以掌控,力阻用袁。奈何比起奕劻,良弼終究人微言輕,奕劻斥責他“紙上談兵”,堅決起用袁世凱。既無法阻擋袁氏復起,良弼就竭力抵制其北洋舊部掌兵,由是,良袁交惡甚深。
雖然鎮壓起義的態度十分堅決,不過良弼并非一味迷信武力,他看出這次起義其實是中國未來政體之爭,舊體制難以為繼,若想保全君主,唯有“以立憲弭革命”,為此,良弼一直在京奔走串聯,為君憲造勢,也正因此,他被視為保皇派的頭號死硬分子。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布民國成立,前線的段祺瑞等北洋將領也在袁世凱授意下來電“痛陳利害”,勸清室遜位,極盡威逼利誘。時局緊迫,1月12日,良弼與溥偉、載濤、鐵良等貴族緊急商議對策,成立了“君主立憲維持會”,即俗稱的“宗社黨”。19日,宗社黨發布宣言,主張罷黜袁世凱,組建“戰時皇族內閣”,由鐵良任總司令,組織忠于清室的軍隊與革命軍決戰。
此時良弼的禁衛軍協都統一職雖已被馮國璋接替,但在禁衛軍中仍廣有人脈,鐵良更是久歷行伍,在軍中的影響大約僅次于袁世凱,因此宗社黨聲勢不小,他們的出現,像一針嗎啡,讓垂死的大清又煥發回光返照的精神頭兒。
“我死則清室亡”
清季暗殺成風,1905年,革命志士吳樾撰文《暗殺時代》,提出推翻滿清統治的手段,吳樾本人暗殺失手身死,但其文激勵無數后來人效仿。1912年“革命之時代”可說已經到來,但清廷尚未退位,革命黨決定對負隅之敵實施暗殺,鎖定的兩大目標,就是水火不容的袁世凱與良弼。
1月16日革命黨刺袁失敗。一擊不中,他們轉而瞄準良弼。
受命暗殺良弼的,是時齡24歲的四川籍革命黨人彭家珍,他曾在奉天講武堂任職,知道該處的監督崇恭與良弼有交往,便印制了崇恭的名帖,裝扮成后者,選在臘八節那天動手,于是就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良弼遇刺,并未即死,救治了兩日,請日本軍醫做了截肢手術,但終于傷重身亡。也有說法稱,良弼就診期間袁世凱指使趙秉鈞收買醫生,開了一瓶藥酒,良弼服下,就死了。
如《清史稿》評價,良弼“剛果有骨氣”,臨終之際,不以己悲,反贊刺殺他的彭家珍“奇男子、真知我者也”,并感嘆“我本軍人,死不足惜,其如宗社從茲滅亡何?”意思是說,我死不要緊,可惜我死后,清室也要隨之滅亡了。
這遺言透出良弼一貫的自負,卻不失為灼見,果然他的死轟動京師,吵嚷一時的宗社黨作鳥獸散。2月12日,隆裕太后頒布退位詔書,其時距良弼之死,僅隔半月。
歷代將亡,總有不甘者欲逞一己之力,扶大廈于將傾:于宋,張世杰是也;于元,王保保是也;于明,李成棟是也;于清,良弼是也。然而,他們都以失敗告終,尤其良弼,“未及出師身先死”,比之前幾位,更加可堪懊惱。但從大的歷史視野來看,良弼之死,加快了歷史進程。
彼時天下大勢,固如《清帝遜位詔書》所言,“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良弼縱不死,亦絕無倒轉歷史車輪之可能,但以他及宗社黨維護帝制之堅決,倘做困獸之斗,則兩方軍士之折損,南北百姓之涂炭,不知又添幾何。良弼一死,宗社黨散,清室遂亡,從這個意義上說,良弼以其死,成全了中國走向共和。
(本文參考《清史稿》、滕新才《良弼、鐵良與清末政局》、高拜石《鼓樓春風瑣記》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