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電 題:中共誓言全面深化改革 廣度深度超預期
中新社記者 魏晞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決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發展上,但不少西方觀察家用了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理會這次會議的重要性;而今天,十八屆三中全會剛結束四天的閉門會議,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聲音,就已傳向四方。
35年來,中國改革的車輪不停前行,經過了三分之一個世紀的飛速發展,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初期摸著石頭過河的模式,走到了必須與頂層設計相結合的重要關口。
12日發布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全文,5000余字,言語鏗鏘。盡管《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按照慣例將在未來幾天內才公布,但其核心要義,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愿景、新目標,在公報中已經廓現。改革的廣度、深度超乎預期,步履更顯篤定。
這次會議,確立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這次會議,明確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
這次會議,布局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這次會議,回應了國際國內的各種關切: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形成新型工業城鄉關系、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加快社會事業改革、創新社會治理,不但點題、更顯示出力度非常。
其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更是被推到了中國改革的最重要位置,執政黨以此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宣示。公報也提出,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這意味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將從國家治理、從管理層自身率先實現突破。“機構改革不易,轉變職能更難”,中國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言出必行,說到做到”。中國將繼續做好政府改革這篇大文章: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
這意味著,中國將更加注重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將國家治理與群眾智慧相結合。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將建立起高層次、有權威的改革協調機制和工作機構,從而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體性、統籌性服務。
這意味著,中國將把意見、期待和要求,有效引導,善加利用,尋找到官與民、改革發展與穩定之間的“最大公約數”、“黃金平衡點”。
這意味著,未來十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有了動力之源、行進路徑和明確目標。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得“全面深化改革”,成為中國這一階段發展道路中的主題詞。可以期待,這次會議成為帶領中國走往未來的一個路標,也會成為多年后回首這個時代的一個深刻印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