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世界銀行今天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2013年世行股東國批準的共享繁榮的目標,提供了一個認識收入和機會不平等的窗口。雖然幫助極貧人口脫貧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很多人依然很貧困,常常是因為缺少機會。關注底層40%的人口,可以有助于確保他們也從國家經濟發展中充分受益。
要想救助底層40%的人口,重要的是要了解他們的特點,這些特點因國家而異。
例如,在盧旺達,極貧人口占總人口的63%;也就是說,不僅底層40%而且還有更多的人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在哥倫比亞,相比之下,極貧人口占總人口的8%,而在土耳其,極貧人口已經是極少數,也就是說,按照國際標準估計只有1.3%的人口屬于極貧。
在孟加拉國,底層40%的人口中有三分之二住在農村,而巴西底層40%的人口中有23%住在農村。在盧旺達,底層40%的人口中有11%擁有中學學歷,而在土耳其有55%接受過中學教育。在就業方面,菲律賓底層40%的人口中有63%從事農業,而在約旦底層40%的人口中只有11%從事農業。
報告主要作者、世界銀行發展預測局經濟學家喬斯?維貝克說:“甄別每個國家的底層40%的人口是很復雜的,凸顯出在根據具體國情制定政策以期有效地惠及底層人口方面面臨的挑戰。”
要想解決貧困問題,就需要了解大部分貧困人口生活在哪里,同時還要把力量集中在貧困最普遍的地方。這需要世界12億貧困人口生活的國家做出共同努力。就貧困人口數量而言,排在前五位的國家是印度(占世界貧困人口的33%)、中國(13%)、尼日利亞(7%)、孟加拉國(6%)和剛果民主共和國(5%),這五個國家加在一起在世界貧困人口中占了近7.60億。再加上五個國家——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將涵蓋近80%的極貧人口。因此,報告認為,將重點放在這些國家,對于終結極度貧困至關重要。
然而,許多較小的國家貧困人口的比例更高。在16個國家,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就貧困密度而言,排在前五位的國家是剛果民主共和國(88%的人口處于貧困線以下)、利比里亞(84%)、布隆迪和馬達加斯加(各81%)以及贊比亞(75百分比)。在這些國家減少貧困,與在貧困人口絕對人數更大的國家推進減貧同樣重要。
為了達到兩大目標,世界銀行集團需要根據每個國家的城市化水平、能源需求程度、基本服務水平、每個公民的能力以及政府的能力度身定制援助方案。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大規模地實施具有變革性的解決方案,可以通過新興城市改善環境衛生的項目、提高農業用水及其他用水效率的項目、擴大低收入人群的健康覆蓋的項目,以及在青年失業率高的地方推廣以工代賑計劃。
同樣,如果不考慮經濟發展造成的環境后果,那么在改善貧困人口生活方面取得的進步將是不可持續的。在不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的情況下,使經濟增長過程中的資源利用效率更高、更清潔和更富有韌性,對于經濟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