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三、列入代表作名錄后的保護政策措施
申報成功后,我們將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精神,履行締約國責任,逐條落實在申報文本中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做的有關保護措施的各項承諾,強化這項遺產保護的政策保障力度。我們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中醫針灸的傳承、發展、保護:
1、制定宣傳與保護計劃
制定切實可行的中醫針灸文化遺產的宣傳與保護計劃,真正將中醫針灸文化遺保護計劃落實到實處。
(1)開展“中醫針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內容研究
通過調查傳統針灸在當代中醫針灸中的地位,確定傳統針灸的自身價值。開展“中醫針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內容研究,建立傳承保護名錄。以中醫針灸的申遺為契機,為中醫針灸營造一個利于其健康發展的環境。
(2)探索不同傳承模式,完善中醫針灸的傳承機制
在充分尊重和維護傳統的傳承方式基礎上,我們應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傳承模式,完善并建立傳承人工作室,為他們開展傳承工作創造條件,進一步完善中醫針灸的傳承機制。
(3)積累傳承資料,組織傳統針灸研討會
開展代表性傳承人口述歷史的訪談、記錄和出版工作,編寫傳承經驗集,為針灸的有序傳承積累資料;同時也加強傳統針灸理論學術著作的出版工作,整理出版針灸古籍,普及傳統針灸知識;組織傳統針灸研討會,舉辦傳承人技藝交流活動,為中醫針灸的傳承和學術研究提供對話平臺。
2010-11-24 09:53:50
(4)加強針灸博物館的建設
定期展示針灸文物、史料、古籍和傳統針具制作工藝、傳統技法等,為民眾客觀認識及有序傳承發揮作用。
(5)多渠道加強中醫藥宣傳
舉辦針灸文化節,宣傳和弘揚中醫針灸的文化價值;舉辦“針灸進社區”系列宣傳活動,使其內容直觀和形象地被感知和理解,提高公眾對針灸文化的認知度;在公共信息網增設專門頻道,全面介紹中醫針灸的相關資訊,為中醫針灸的弘揚和宣傳工作發揮作用。
2、為開展中醫針灸、中醫藥文化戰略研究
申遺成功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中醫針灸申遺成功以后有許多理論問題需要研究,需要不同領域的戰略家與領域專家的共同探討,開展文化建設和保護研究。同時也要加大科學研究,鼓勵理論和醫術的創新,以科學研究帶動與落實有關中醫針灸文化遺產的保護計劃,促進中醫針灸各項事業的發展。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各位領導、各位同道,我們相信“中醫針灸”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它的社會認知度會進一步的提升,與國際社會的對話交流更為增強,為全人類的生命健康保障,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將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謝謝大家。
2010-11-24 09:54:48
謝謝吳局長。下面,我們有請文化部外聯局局長助理楊治先生介紹今年中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有關情況,大家歡迎。
2010-11-24 09:56:22
謝謝王司長。尊敬的王部長、尊敬的吳局長、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們也是剛剛從前方回來,我也知道,這次新聞發布會重點是“中醫針灸”項目,按照文化部外聯局指示,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要求,介紹這次的申遺的簡單情況。
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今年11月15日到19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這個會議的名稱太長了,一般的習慣稱呼就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會議或者叫大會都可以,和目前流行的世界遺產大會,會議的性質一樣,只是簡稱,世界遺產大會其實也是保護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的一個會議,為了方便都簡稱遺產大會。全稱就是政府間委員會的多少多少次會議,這次是第五次會議。
文化部和其他的部委,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派了一個比較大的代表團,共9個人組成,出席這次會議。我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
2010-11-24 09:57:06
第一,審議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及國際援助資金的申請項目三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簡要情況,經過兩天的緊張評選,2010年共有47個項目列入了代表作名錄,其中包括中國申報的“中醫針灸”和“京劇”;還有4項列入了急需保護的名錄,4項指整個全球2010年申報了4項,中國占了3項。中國的3項名稱是新疆麥西熱甫、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中國活字印刷術,還有一項克羅地亞的騎士競賽,一共4項急需保護的項目;1項是國際援助,只有白俄羅斯提出一項超過了2.5萬美元的援助,實際他申報的數額是13.36萬美元,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白俄羅斯的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清單或者是名錄,其中包括一些信息化、數據庫的內容。
第二,經過大會研究,成立由意大利、克羅地亞、委內瑞拉、韓國、肯尼亞、約旦6個國家組成的新一屆的附屬機構,負責評審2011年的申遺代表作名錄項目。附屬機構是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公約和操作指南規定組建的,附屬機構必須從政府間委員會的委員國產生,委員國由24個國家構成,中國是委員國之一。附屬機構負責評審各國申報的項目,每一個附屬機構委員國可以根據自己能力情況,也可能委托專家、委托本國的研究機構評審這些項目,由6個國家一起協商、達成共識,如果有不同意見的話,他們還要反復磋商,最后拿出一致意見。附屬機構評審以后形成一個報告,提交委員會,最終由委員會決定哪些項目列入或不列入。附屬機構還有一些其他的工作內容。
2010-11-24 10:05:09
第三,成立了咨詢機構,由6個獨立專家和6個非政府組織構成。這些也是要來自于整個締約國成員當中,主要選定了西班牙、格魯吉亞、巴拉圭、斐濟、加蓬、突尼斯的6位專家,來自法國、捷克、哥倫比亞、印度、肯尼亞、摩洛哥6個國家的非政府組織,都是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咨詢機構和附屬機構的任務不一樣,咨詢機構負責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評審急需保護的項目,二是負責評審最能體現公約精神的原則和目標的計劃、項目和活動,三是評審各國申請的國際援助,資金超過2.5萬美元。
第四,會議決定向《公約》締約國大會推薦認證32個非政府組織,每一次會議推薦一批新的非政府組織進行認證,最后由締約國大會來批準。另外會議討論如何提高非政府組織參與《公約》工作的能力,國際社會都非常重視非政府組織的參與情況。決定下一屆的委員會會議,于2011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召開,并成立下一屆會議主席團。會議還討論了《公約》通過十周年的慶祝活動的建議。
這是一個會議的整體情況。
2010-11-24 10:13:24
下面談一下我們的幾點體會。
第一,中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里面,應該說是積極的、深度的參與了國際規則制定工作,和社會上經常流行的一種說法不太一樣,因為中國融入國際體系相對來說比較晚一些,我們改革開放30年來,慢慢融入了國際體系,在教科文組織我們是規則的制定者,還是一個主要的推動者,并不像社會上說中國在國際組織當中只是遵循由西方國家制定的規則,在教科文組織我們不能樂觀和積極主動的參與很多工作。具體的證明,從2001年開始,中國一直派代表團全程參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實施細則,并做了深入的工作。《公約》是從2001年開始到2003年,經歷兩年時間,2003年10月通過。《公約》通過以后并不等于生效,根據《公約》第34條規定,由30個批約國遞交批準書以后,3個月之后生效,《公約》2003年通過以后,在2006年生效。我們一直參與《公約》的制定工作,里面的規則跟我們國家的利益、我們國家的一些關切基本比較相符,基本符合我們國家的主張。2006年《公約》生效后,開了第一次締約國大會,中國也組織一個陣容強大的代表團,我當時也是團員之一,第一屆締約國大會很關鍵,要選舉產生第一屆政府間委員會的委員國,中國高票當選委員國,當委員國并不是目的,主要還是以中國有一個資格和身份能夠深度參與其后的實施細則的制定工作,影響國際規則的一個發展方向。因為國際規則一旦制定之后,往往要產生很多年的影響。
2010-11-24 10:18:03
以上是一個中國參與多邊規則的制定的整體情況。
中國參加會議,主要是三個任務:一是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確保我們的申報項目,能夠獲得通過;二是要為全球的利益,為全球的文化事務貢獻中國的智慧,貢獻中國的能力,提供中國的思維方式,參與引導規則的修改、完善工作,這不僅僅是為本國利益服務,也是為其他國家利益服務,為全球公共利益服務;三是中國應一些國家的要求,進行調解、協調、溝通的工作,有很多國家申報項目相互交叉、相互交織,產生一些利益沖突,我們如何調解和促進不同國家由于利益不同產生的一些沖突,我們如何促進他們相互對話,相互尊重,達成一定的共識,起到一個國際合作的作用。第一個任務,完成比較順利,所有的項目申報成功了。第二個任務,就是參與規則制定,我們從全球的視野、從世界的胸懷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積極的參與、發表中國的意見,比較明確的表達了我們的一些想法。中國的參與,得到了多數國家的支持。
這次評審工作各國比較重視,24個委員國都派了代表團出席,有締約國,還有非締約國,還有非政府組織、聯合國系統的其他機構,都派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應該有100多個國家派了代表,總人數達到400多人,可以看到各國對這個會議非常重視。這次會議總體上是評審了47項代表作名錄項目,還有急需保護的項目。教科文組織在會議之前共收到32個締約國的147項申請列入代表作名錄。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共有213項代表作名錄項目,16項急需保護的名錄項目,其中我國有28項列入代表作名錄,6項列為急需保護的名錄,
2010-11-24 10:24:06
從整體情況來看,各國對代表作名錄項目很重視,因為它彰顯了各國的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象,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大家很重視,各國申報熱情很高、數量也很大。但是,教科文組織還是面臨一些壓力,一是評審能力的局限性,二是各國申報數量的不斷增加,形成評審能力和數量之間的矛盾。所以,今后標準會越來越嚴格,機制會越來越完善,各國競爭也卻越來越激烈,申報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我們今后面臨申報的數量受限的趨勢,今后我們可能要適當調整策略,我們要和國際機構對接,努力提高我們申報的數量和質量。
中國到目前為止從來沒有申請國國際援助項目,就是申請資金,當時也是有一些考慮,我們盡可能在代表作名錄上多申報一些,資金方面,本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金總量并不大,如果中國再申請資金的話,就容易面臨一些壓力,搶占其他發展中國家,主要是非洲的一些國家申請的資源,因為中國申請能力非常強,非洲這方面很弱,他需要資金,代表作項目又多,所以我們沒有申請國際援助的項目。還有最佳實踐名冊,我們既然這么多的代表作項目列入名錄當中,我們應該有很多比較好的實踐和經驗,可以跟各國分享,這塊我們做得不夠,下一步要加強一下,要把我們好的項目、計劃、活動推介出去,也爭取列入到名錄里面去。
還有非政府組織的認證方面,世界很多國家非政府組織活動都非常強,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更強,中國這方面工作還有很多的空間可以發展,我們非政府組織參與社會事務能力和意識不斷增強,在非政府組織和專家層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今后我們要爭取推介有資質、有能力、有經驗的非政府組織和專家更多參加教科文組織事務當中來,這是一個體會。
2010-11-24 10: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