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特派記者繆毅容、孟知行、談燕 我國已進入必須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要把加快科技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要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目標,全面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政府工作報告》
今天上午,人民大會堂。
溫家寶總理言辭鏗鏘:“要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時不我待。代表、委員豪情激蕩:“新中國成立,我們不挨打了;改革開放,我們不挨餓了;自主創新,我們才能不受制于人。”對此,許多代表、委員感受深刻:一雙在我國生產的耐克鞋,我們只掙一個多美元;可一經擁有品牌的耐克公司出售,就值上百美元。沒有核心技術只能受制于人,自主創新才能自主發展。只有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才能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
藍圖宏偉,目標明確,攀越步履如何更快捷?代表、委員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創新,不能只見珍珠不見珠鏈
褚君浩代表:要改變企業找不到創新成果,科研人員又不知道企業需要什么的現狀,須通過進一步完善產學研聯盟,讓雙方在溝通中實現共贏,在創新領域大展拳腳。
李國杰代表:自主創新的成敗與否往往不是取決于單項技術的突破,而是取決于創新鏈的整體規劃能力。
目前,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達3200萬人,研發人員總數達105萬人,分別占據世界第一和第二位。而另一方面,我國發明專利授權中四分之三為外國人所擁有;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10家電子信息企業,5年申請之和僅相當于美國IBM公司1年申請的專利數量。褚君浩代表坦言:創新體系不完善,科技成果通過企業轉化為市場產品總是慢人一拍。
自主創新的成敗還取決于創新鏈的整體規劃能力。李國杰代表打了個比方:我們不能等珍珠已培育加工好了才考慮如何串成項鏈,而是要按項鏈的要求加工珍珠。
“目前,我們大部分企業和科研院所眼里只見‘珍珠’不見‘項鏈’。即使合作,也是以臨時性的單一項目合作為主,項目一完成,便不再往來。”褚君浩代表說,有機發光是我國科學人員率先發現的,但遲遲沒能實現轉化。后來才發現這一現象的日本,卻第一時間在市場上推出相關產品發光元件,不僅掌握了主動權,還取得了自主知識產權。
從產業的戰略發展角度看,自主創新的成功必須有3個條件:技術攻關成功;成果轉化成功;市場經營成功。褚君浩代表建議,要讓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經常互通有無,在創新的道路上確定方向,收獲成果。千萬不要把創新看成企業或科研院所的孤立行為。
創新,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目前,民營中小科技企業的創新作用還遠未充分發揮。一些創新能力較強的民營科技企業面臨核心技術產業化與資金需求之間的矛盾問題,導致持續創新發展受阻。嚴義塤代表認為,政府要通過政策、資金和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加大對中小科技企業的扶持力度,激活中小科技企業的創新活力;一些實力相對較強的國有大企業要充分認識中小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像國際上許多大公司那樣,善于吸收利用中小科技企業的創新成果。王佳芬代表建議,通過完善科技創新法規和政策體系,為大型國有企業自主創新增添動力。
創新,容不得半點浮夸
周紅玲代表:無論是今天的載人航天,還是過去的“兩彈一星”,靠的都是幾代人、幾十年在實驗室、在靶場、在基地踏踏實實鉆研。“板凳坐得十年冷”,科研創新需要這樣的心態,容不得半點浮夸。
黃尚廉委員:要通過規范各種立項評估工作,祛除科技創新中的浮躁現象。
“一個科學家如果經常在電視上出現,那么他的科學生命也就結束了。”王選院士生前的這句話,讓不少代表和委員感慨。
“我國有不少杰出科學家,沒有半點浮躁虛假,實事求是。”黃尚廉委員說,“然而十分遺憾的是,這種實事求是精神在部分研究人員尤其是新一代的研究人員中逐漸淡化。”
項目立項、研究試驗、論文撰寫、課題驗收、成果鑒定……科研過程中,浮躁和虛假幾乎存在于每個環節中。黃尚廉委員曾多次呼吁:要根除這種“紅包一發,嘴角一擦,一個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就誕生了”的現象。
“一些科研人員為了立項而‘跑部錢進’;一些科研人員脫離第一線,成了通過各種關系拿項目的科技‘老板’。長此以往,距離真正的創新只能越來越遠。”黃尚廉委員建議,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立項,應聘請德高望重、相對超脫的國內外同行專家參與;一旦立項,財政部直接將研究經費分階段撥給項目承擔單位。
周紅玲代表認為,另一種浮躁體現在創新的“短視”上。“任何項目,都希望一投入就有產出,一開始就能立竿見影。其實創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像做科研一樣客觀嚴謹地對待它。”周紅玲代表提議,創新中要倡導“板凳坐得十年冷”。
創新,需要環境和文化
惠永正代表:自主創新不僅僅是企業的事,是政府的事,更是全社會、全民的事。只有創新環境跟上了,創新文化普及了,我們才會在國家重點科技專項之外,出現“比爾·蓋茨”,出現來自民間的創新力量。
江建中代表:政府應當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評估機制,讓創新成為一種社會風尚,讓更多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
惠永正代表說,創新其實無所不包。文化產業和軟件產業嫁接形成新媒體是創新;城區試點由條變塊的管理新模式是創新。創新,可以是上海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這樣的大手筆,而一名大學生畢業后走上創業之路,也有創新精神的推動。
“創新決不能談物質多,談思想少;談經濟多,談精神少。”謝麗娟委員提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是創新的一雙翅膀。在“十一五”期間,如何進一步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動理論創新,值得有關部門探索。
“牛頓為什么不是中國人?”汪品先委員語出驚人,“有點好笑?這看似可笑,其實很嚴肅,因為它涉及的是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的大問題。”
“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一點是通過普及創新文化,在社會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惠永正代表認為,“我們可以通過政府自上而下制定科研項目,但是我們規劃不出比爾·蓋茨。”
江建中代表也建議,政府應當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評估機制,讓創新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現在還有許多不利于創新的地方,像論資排輩、迷信權威等。”汪品先委員說,“如對院士的尊重和優待,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體現,但對院士的過高定位和過分炒作,卻又是盲目崇拜權威的舊病在市場經濟新形勢下的復發。”
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崇尚科技的氛圍,培養人們科學認識世界。代表、委員們認為,要像落實科技重大專項一樣,用大力氣來“培育”創新的文化土壤。只有夯實創新的基礎,創新之路才會更加堅實。(解放日報北京3月5日專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