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世界末日"30大猜想:2045年或出現奇點時刻

2010年09月14日09:45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奇點 奇異物質 地球 霍伊爾 奇異夸克 超級火山 巖石碎片 行星際 暗物質 世界末日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太陽罷工導致世界末日的可能性極很低,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其他類日恒星經歷過這種罷工。

據國外媒體報道,為了紀念美國科普雜志《發現》發行30周年,《發現》雜志官網推出了一篇題為《世界末日30大猜想》的預測分析性文章。文章認為,信息爆炸、基因超人、外星瘟疫等30種情況可能導致世界末日的到來。

1. 信息爆炸

未來學家雷-庫爾茲韋爾曾經夸張地提出“奇點”即將到來。所謂的“奇點”就是指機器智能與人類智能已沒有任何區別、不相上下的時刻。庫爾茲韋爾辯解稱,如果人的智能能夠完全轉移到計算機上,那么死亡將變得毫無意義。如果人類與他們生產的機器完全融合,那么世界也將不再存在。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也有可能代表著一個新的物種的出現:“奇點人”?當然,許多人并不認同這種說法。但庫爾茲韋爾宣稱,這一“奇點”時刻將于2045年到來。

可能性:不確定,但可能的人機融合技術已經開始出現。

2. 基因修正的超人

在過去十年中,關于在精子和卵子中進行基因重組以形成新的遺傳特點的人類基因工程爭議很大。近年來,對人類遺傳基因的研究有所復蘇,這表明現在是重新開始討論這一話題的時刻了。這一技術很快就有可能用來設計即將出生的嬰兒,這些嬰兒的DNA將被改寫,以保證他們擁有更高的智商和更強的體魄。這種超人最終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種,他們也可以與他們的同類結婚生子。在某部好萊塢大片中,就曾提及過這種超人。

可能性:很高,因為從長期來看,基因修正技術似乎已不可避免。

3. 太空殖民地起義

從美國到安哥拉,殖民地都擁有一個起義的歷史。殖民地人民勇敢地站起來反對那些發現殖民地的國家。如果我們有朝一日在其他世界建立起殖民地,那么我們地球人也有可能面臨這樣的社會和政治壓力。1973年,美國首個太空站“太空實驗室”工作人員舉行罷工,抗議他們所處的工作環境。和美國獨立戰爭一樣,這種分離可能是激烈的,但不會造成災難。但是,如果出現星際沖突,則存在出現重大災難的可能。一個自給自足的殖民地有能力實施一場行星際范圍內的太空攻擊,如生物武器,而地球上的災難性結果不會對攻擊者造成影響。

可能性:出現政治性分離的可能性高,但出現末日災難的可能性較低。

4. 外星瘟疫

不必要去專門準備應對來自太空的生物武器攻擊。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弗萊德-霍伊爾很自信地認為,慧星中充滿了各種病毒,如果慧星落到地球之上,這些病毒有可能導致瘟疫大流行。他的觀點曾經受到大多數人的嘲笑,但隨著科學家對隕落到地球表面的火星巖石碎片的研究,霍伊爾的觀點已部分得到證明。研究發現,一些生命力極端頑強的細菌能夠隨著慧星穿越太空幸存下來。美國宇航局非常嚴肅地對待這種外星病原體,專門為采集的各類太空標本制定了嚴格的檢驗檢疫標準。來自火星或慧星等太空天體上的細菌有可能會在地球上生存并繁衍下來,但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太空細菌是否會與地球生物相抗衡。

可能性:可能仍然很低,即使已經有粗略的證據證明太空病菌對地球上某些疾病產生重要影響。

5. 超級炸彈

原子彈并不是毀滅地球的終極武器。物質-反物質反應似乎是一種更有效的方式。分裂一個鈾原子只能將其質量的0.1%轉化為能量,但將物質與反物質混合則可以100%轉化能量。大約100磅(約合45公斤)的反物質所產生的能量將超過全世界原子武器的能量。幸運的是,我們并不知道該如何一次性存儲這種能量。如果你想毀滅世界,那另一種可能就是:利用一個巨大的粒子加速器制造一個小型黑洞。如果它的質量超過一座大山的質量,它將足夠穩定并立即沉入地球內部,從內部消耗地球,直到地球化為烏有,只剩下一個地球質量大小的黑洞,這個黑洞只有三分之一英寸寬。

可能性:制定比氫彈更具毀滅性的武器,可能性很高。但是,制造黑洞的可能性非常低。

6. 氣候控制災難

關于人類控制氣候的歷史記錄,非常少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中國曾經嘗試過,但沒有人能夠說得清這種方法的可行性究竟如何。一些科學家仍在熱衷于研究如何利用人工影響氣候的方式來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這些地球工程學的方案包括:將具有反光作用的硫化物抽到同溫層中,在太空中為地球建立一個巨型遮陽傘。很明顯,這種方法出問題的可能性要高于可行性。而且這種方法還可能會導致另一個世界末日武器,太陽和地球之間出現一片穩定的巨型云層,有可能會導致冰川期的到來。

可能性:非常低。但地球工程學方案有可能會被廣泛試驗。

1   2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綜合新浪科技 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