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地質災害預報難在哪?誘發因素多地理特征存差異

2010年08月26日16:41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地質災害 地質 災害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氣象預報資料精度不夠

    泥石流預報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有關專家指出,預報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地質地形情況,對此地已發生泥石流前的降雨量數據統計,確定降雨臨界值后,再根據氣象預報進行對比分析。

    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巖土力學專業試驗室主任陳寧生認為,預報預警問題核心還是雨量指標。技術方面,包括野外設備的防雷防盜、極端天氣下通訊的穩定性和邊遠地區的通訊傳輸等。由于我國地形地況復雜,對于雨量的氣象預報只能做到大范圍小精度,單溝預報還無法做到。

    ————專家建議————

    不應將地質災害看做“次生災害”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殷躍平:

    不應將地質災害稱為“次生災害”。地質災害有自身的成災規律,在地質災害的減災防災中,主要是對地質體結構和強度進行研究,地震、降水、工程是三個主要誘因。如果叫次生,就是說地震引起的災害,由地震部門負責;降水引起的災害,由氣象部門負責;工程引起的災害,由建設部門負責,防范主體不明確,容易出現防災減災的空區。

    此外,不應將地質災害預警簡化為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國際上通行稱之為地質災害“早期預警”,氣象只是地質災害的誘發因素之一。這不僅是一些概念問題,實際已經上升為一種理念,嚴重影響了學科的發展和科學減災防災。

    我國應針對地質災害發生的突發性、隱蔽性和復雜性等特點,開展多發、易發類型地質災害防治攻關研究;要設立專題開展我國復雜地質條件下地質災害成災模式研究;鼓勵、支持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裝備開發研究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防災減災的先進經驗;加強相關單位產學研相結合工作等。這樣才能盡快全面提升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將物聯網技術引入預報預測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室主任周平根:

    對泥石流的預報預警,我國主要還是依靠老百姓群測群防,泥石流的自動化監測、預警系統由于資金不足很難展開。對于大型泥石流溝的預報預防工作,用肉眼觀測一定有局限性,如果用大型自動化監測系統結合群測群防會取得較好效果。

    我國將要進行利用3G技術、自動化監測結合軟件處理技術預報預警大型地質災害的研究,即“傳感網”研究。“傳感網”相當于物聯網技術的前期概念。這套系統通過2年的研究應該能夠實現產品化,一旦這項研究成果得到運用,將會大大提高我國地質災害預警水平。

    ————新聞鏈接————

    陜西稱今年成功預報地質災害76起

    地質災害易發區約占國土面積一半的陜西省,今年出現了高頻次的地質災害。記者從陜西省國土廳了解到,今年以來陜西省成功預報地質災害76起,直接避免了7000多人可能出現的傷亡。

    今年7月24日凌晨,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竹林關鎮遭遇330毫米的強降雨,百年一遇的山洪誘發了嚴重泥石流災害,沖毀了大片房屋和耕地,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但由于預警及時,在泥石流發生前數小時內快速組織撤離轉移5000多人,避免了重大人員傷亡。竹林關鎮竹林關村村民劉花絨說:“泥石流過來,好多田沒了、路沒了,房子也埋了,幸虧是撤得及時。”

    陜西省地質災害易發點達9300多個,直接威脅50多萬人,20多個縣城受到威脅。今年汛期,這些地質災害的易發點全部納入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一旦發生災情,各地負責人就能迅速撤離、轉移受災范圍內的群眾。

    今年7月份以來,陜西省已出現了5次大范圍強降雨,共發生1009起地質災害,災害發生的頻次是去年同期的10倍。陜西省國土廳副廳長喻建宏說,通過加強監測預警,及時轉移群眾,今年陜西成功預報地質災害76起,直接避免了7000多人可能出現的傷亡,地質災害隱患群測群防點無一發生人員傷亡。

 

   上一頁   1   2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