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刀短劍”到“劍戟林立”,從“液體型號”到“固液并存”,我戰略導彈部隊核常兼備,雷霆萬鈞
進入20世紀90年代,第二炮兵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1991年,第一支新型導彈部隊組建。為落實中央軍委關于“裝備到位即形成發射能力”的指示,新型導彈部隊創造了“讓官兵提前介入武器研制、試驗、定型、生產全過程,使訓練與科研同步,與生產并行,與試驗互動,超前培養儲備新型導彈武器操作骨干”的“追蹤設計訓練法”,縮短了部隊戰斗力的生成周期。導彈部隊官兵用自己的探索和創造,實現了“當年接裝,當年訓練,當年發射成功”的目標。新型導彈部隊橫空出世,標志著第二炮兵形成核常兼備、近中遠和洲際導彈齊備的武器系列,成為能夠對敵實施自衛核反擊和縱深常規打擊的戰略力量。
1995年仲夏,經第二炮兵工程部隊數萬名官兵14年艱苦奮斗、浴血奮戰,一批批不同型號、不同發射方式、不同作戰樣式,能打、能防、能貯存、能指揮、能生活的現代化導彈陣地在祖國的崇山峻嶺之間全面竣工,第二炮兵威懾和實戰能力達到了新的水平。
在新型導彈訓練陣地,第二炮兵某旅拉開了一場真刀真槍的導彈攻防戰。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過后,“敵”數枚“飛彈”在導彈陣地周圍炸響。面對突如其來的“核襲擊”,數十輛“鐵騎”火速開進“遭核打擊區”,進行緊急的核化污染洗消、監測和戰場救護……隨后,利劍出鞘,戰略導彈部隊勝利實施“核反擊”。
今朝長纓在手,敢縛出海蛟龍。1996年3月,在我國東南沿海舉行的那場規模宏大的軍事演習中,一枚枚威武挺拔的新型導彈,在群山環抱中起豎聳立。“點火!”隨著命令傳出,驚雷搖撼大地,閃電劃破長空,一枚枚導彈呼嘯著飛向預定目標……顯示了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展示了第二炮兵的軍事打擊能力。
從“和平環境”到“戰場環境”,從機械化條件下作戰到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我戰略導彈部隊攻無不克,不怒而威
2005年的一天,第二炮兵某部作戰演習大廳內,數十名將軍和專家,凝神靜氣地觀摩一場特殊的“導彈戰”。
大型電子屏幕上,一組組數據快速閃跳,作戰信息奔涌而來。“藍方”向“紅方”發起導彈攻擊,“紅方”對信息快速處理后開始反擊……一枚枚戰略導彈噴著烈焰騰空而起,準確命中目標,目標區上空一片火海……這場特殊的導彈戰,是由第二炮兵自行研制的“大型導彈指揮訓練模擬系統”演繹的。它融聲、像、圖、文于一體,能逼真地演示未來戰場的作戰環境及敵我雙方部隊行動的態勢,為導彈部隊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提供了“磨刀石”。
隨著戰爭形態由機械化向信息化條件下的轉變,第二炮兵部隊的裝備性能、人才素質、軍事技術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各部隊以新的訓練觀念為先導,不斷創新訓練方法和模式,形成了信息化條件下訓練的“八大體系”,總結推廣了“崗位資格認證”等十項創新成果,指戰員的敵情判斷能力、獨立籌劃能力、隨機應變能力水漲船高。
初秋時節,第二炮兵部隊上千名導彈精英會聚白山黑水,展開了一場第二炮兵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軍事技術大比武。來自各個導彈旅團的總工程師、參謀長、參謀、營長、技術軍官和士官等6類比武對象,在各自的比武場上大顯身手。這場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歷史上專業范圍最廣、武器型號最齊、參賽人員最多的軍事技術比武活動及其檢驗出的成果,展示了戰略導彈部隊近年來大力培養新型軍事人才的成效,標志著第二炮兵部隊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水平已經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仿真戰場”擺兵布陣,電腦屏幕打響導彈戰,“信息化藍軍”初具規模……伴隨著戰略導彈部隊進軍現代化的鏗鏘步伐,科技成為導彈騰飛的熾烈熱核。他們加快自主創新步伐,相繼研制成功了“導彈控制系統”、“數字化指揮系統”等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填補了導彈部隊作戰的信息化指揮空白。
從“和平環境”到“戰場環境”,從機械化條件下作戰訓練到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第二炮兵新裝備形成戰斗力的周期大大縮短,快速反應能力明顯增強,導彈發射精度越來越高,部隊整體作戰能力實現了歷史性飛躍…… (王永孝 曹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