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季以來,我國西南部分地區遭受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災,農作物大面積絕收,千百萬人和大牲畜飲水困難,經濟損失巨大;而去年冬季以來,北方地區卻經歷了低溫、多雪的天氣,農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凍害。在當前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聯系到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災害,某些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人們痛感加強農業減災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國是農業自然災害頻繁而嚴重的國家
自然災害特別是氣象災害,是造成農業歉收和波動的主要原因。以旱災為例,水利部門測算1949年到2001年我國由于旱災平均每年損失糧食1388.8萬噸,占總產的4.68%;損失最多的2000年因旱減產5996萬噸,占當年糧食總產的13%。世界氣象組織的資料顯示,1992至2001年期間全球水文氣象災害事件占各類災害的90%左右,導致62.2萬人死亡,20多億人受影響,估計經濟損失4500億美元,占所有自然災害損失的65%左右。
中國是世界上農業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國家,這是因為中國處于環太平洋和中緯度歐亞大陸兩大災害帶的交匯部,多地震與地質災害;大部分國土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季節與年際變化都很大,旱、澇、冷凍、風雹、熱浪等氣象災害頻繁;土地和水等農業自然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對氣候資源的變化與波動十分敏感;社會發展處于工業化和人口城鎮化中期,農業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農業自然災害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群發性與災害鏈現象。我國糧食生產具有大致4~5年的準周期波動,大災之年往往多種災害相繼發生。干旱、洪澇、低溫冰雪等災害還具有復雜的災害鏈,其影響可延續到災害衰減之后相當時期和下游產業。各種自然災害中,對農業產量和糧食安全威脅最大的是干旱,其次是冷凍與洪澇,造成生命財產損失最大的則是洪澇與臺風。
值得注意的農業災害新特點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農業自然災害的發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首先,對自然資源的高強度利用導致對其虧缺更加敏感。對水資源的超量開采是許多地區干旱日益加重的主要成因,如華北地下水位不斷下降,西北不少河流的上游擴大灌溉導致中下游水源枯竭。對熱量資源的過度利用則導致許多地區的低溫災害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反而加劇,如華南熱帶作物的過度北移導致90年代寒害的大發生,北方有些地區使用生育期過長的晚熟玉米品種導致冷害,冬性過弱小麥品種導致凍害,春季蔬菜過早移栽導致霜凍等。
其次,氣候變化使得某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尤其是南澇北旱態勢的發展。如最近十多年發生的1998年長江與嫩江洪澇、1999至2000年的大范圍干旱、2006年的川渝高溫干旱、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凍、 2009 至2010 年冬的云南干旱和華北低溫凍害都是幾十年不遇的極端事件。由于東北和華北已取代東南沿海成為糧食主產區和主要商品糧輸出地,自80年代后期以來,幾乎所有的糧食減產年都是嚴重干旱年,而1996、1998等典型洪澇年雖然沿江沿河損失慘重,但大面積農田卻因雨水充沛而獲豐收。過去的干旱主要發生在北方的春季,現在擴展到北方的春夏與南方的夏秋或秋冬,并與高溫結合使危害加重。氣候變化還使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擴展北移,世代增加和重疊。
第三,經濟全球化使得有害生物入侵及人獸共患病風險急劇增大,由于農產品貿易量的迅速擴大,國內外農業災害的影響可以相互波及和放大。
第四,由于處在工業化和農村人口城鎮化中期,不少地區農村勞動力素質與農業比較效益下降,農業經營規模狹小又使得農業技術進步緩慢和農業災害保險推行困難重重,加上農業防災減災基本建設和基礎設施投入不足,使得農業對于自然災害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2003年以來由于國務院狠抓“一案三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應急體制、機制、法制建設),我國農業減災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農業災害形勢仍然嚴峻,農業減災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盲目性。如2009年初由于混淆了氣象干旱與農業干旱的區別,有些地區夸大了小麥旱情,出現了一律澆水盲目抗旱的傾向。對于東北西南部和華北北部的嚴重夏旱,則因前期多雨玉米長勢良好而盲目樂觀。“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的農諺表明,作物苗起適度干旱蹲苗有利于根系發育,前期多雨恰恰帶來了根系發育不良,抗旱能力削弱的隱患。由于對旱情發展迅猛估計不足,導致抗旱措施不力和偏遲。這些事例表明,要實現科學高效的農業減災,還需要做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