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3月28日早晨5點多鐘,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丑小鴨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已經起床,在保育員的幫助、督促下穿衣、上廁所、收起被褥、洗漱、吃飯……接下來便開始了一天的康復訓練。張猛/攝影(文中孩子的名字均為化名) |
中國網國情4月2日訊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但卻并不具備都教授的超能力,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智力較常人偏低,而且還會表現出刻板、焦躁等異于常人的行為。他們是孤獨癥(也稱為自閉癥)患者,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進入普通學校學習,因為與常人不同,他們的學習、就業都面臨巨大困難。從1984年中國確診首例孤獨癥患者至今,孤獨癥患者的真實生活狀態如何?在4月2日——“世界孤獨癥日”來臨之際,記者走訪了內蒙古一自閉癥特殊教育學校,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星星的孩子”。
這所丑小鴨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校長周廣紅原是一名工人,公司倒閉后,她無意間接觸到了特殊兒童,親眼目睹了孤獨癥家庭的痛苦,毅然于2005年開始創辦學校,起初只有2名教職工,4個孩子參加康復訓練。現在在這里共有教師23人,其中專業教師18人、生活教師5人。進行康復訓練的共有140多名孩子,其中60%以上是孤獨癥兒童,其他的均為腦癱、智障兒童。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是一種廣泛發育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征的精神疾病,常伴有多動癥、抽動癥、腦癱、癲癇等,是目前導致兒童殘障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目前沒有任何機構能查明發病原因,此病癥終生不能治愈。
據數據顯示,國際權威機構2013年3月曾發布稱孤獨癥發病率已達2%,并呈現出顯著上升的發病趨勢。
孤獨癥人群存在嚴重的社會交流障礙,一般表現為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等。存在嚴重的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缺乏交流性。有的孩子有嚴重的重復刻板行為。70%左右的孤獨癥兒童智力落后,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很多孩子感覺異常,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的恐懼或喜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