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7000塊留不住保姆 4000塊招不到司機
沒有民工的春節,城里人很無奈
經過35個小時的長途顛簸,65歲的東北大娘金明1月29日上午終于趕到南京,女兒劉曉璐在南京剛剛生產,由于留不住堅持要回家過年的月嫂,金明不得不趕來照顧女兒。
隨著中國城市化率的不斷上升,近2億農民陸續進城,他們已深深地融入城市生活。但城里雖好,依然不能阻擋他們春節回鄉與親人團聚的腳步。
沒有民工的春節,城市表示很無奈
劉曉璐無奈地說:“我們給月嫂的月薪已經漲到了7000多元,春節七天還有三倍工資作紅包,但月嫂還是一定要走,沒辦法,我只能打電話向遠在沈陽的母親求助?!?/p>
由于父母的一個電話,王巧玲毫不猶豫地放棄“三倍工資”,加入了返鄉流;也是由于女兒的一個電話,65歲的金明也不得不擠火車加入了探親流,兩者相互交織重疊,形成了中國28.53億人次的春運大軍。
農民工紛紛提前回家,中國許多城市遭遇“服務真空”,不少崗位招不到人,不少城里人在這個“沒有民工的春節”也感到各種各樣的不便和無奈。
春節前,在華東地區最大的農民工市場——南京安德門民工市場,雖然崗位過萬,月工資平均同比漲了近400元,但每天進場的農民工還是一天比一天少。墻上貼滿了招工急單:“急招駕駛員,文化初中,4200元/月”“急招服務員,男女不限,3000元/月”……
許多公司由于工期緊,承諾“三倍工資”,希望員工過年不回家,但是收效并不理想。河南小伙姚凱是南京一家裝飾公司的裝修工,他說:“三倍工資,意味著日薪就是600元,即便如此,公司36個員工已經走了31個。我是第32個請假的,公司領導再三挽留,但我寧可不要三倍工資,也要回家過年?!?/p>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徐小躍說,春節留不住農民工,“春節情結”是一大因素。對于中華民族而言,再沒有什么節日能比春節更讓人牽掛。春運量的年年攀升便是證明。
專家建議:給民工體面的居住環境,在城里合家過年
以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為例,目前需求大于供給缺口最大的前十個職業中,服務員、營業員、保潔員、護理員等職業均在列。
許多市民發現,常去的早餐店關門了,家里沒人送水了,鐘點工不來了,快遞員不接單了,送外賣的沒人了……很多領域出現了“服務真空”,很多城里人感到生活的不方便。
據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最新統計,在江蘇打工的民工91.7%要回家過年,這讓城市服務業面臨“沒人服務”的窘困。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風笑天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進城務工的農民已經融入城里人的日常生活,城市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農民工,城市管理者應該加快將農民工納入城市整體規劃。例如可以通過建設公租房、廉租房等方式,給民工一個體面的居住環境,讓他們逢年過節能把在鄉下的父母或孩子接到城里過年。這樣,城市因農民工返鄉過年造成的“服務真空”,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