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市在中西部16個省市建立了66個勞務協作基地,義烏市就業管理服務局局長黃允龍最近明顯感受到中西部地區在勞務輸出方面發生的變化:“欠發達地區以前鼓勵勞務輸出,看重的是打工者一年能掙多少錢回來,現在提得最多的是招商引資,提出農民工到義烏并不一定賺多少錢,而是要把技術學到。”
浙江淳安縣是傳統的農民工輸出大縣,每年有10萬人在外打工,如今也打算把工人留在家門口。縣里勞動部門特地在春節期間,趁著許多農民工還沒出門,召開了一場勞務供需洽談會,當地企業一下子就提供了2.5萬個就業崗位。
“用工荒”釋放出了哪些信號
用工短缺正在倒逼沿海企業提升農民工薪資福利步伐。浙江義烏市就業管理服務局局長黃允龍說:目前義烏農民工工資水平普遍在每個月1200-1600元,遠高于政府規定的850元最低工資標準。為了留住想回中西部地區的工人,沿海企業已經大幅追加了農民工的工資水平和各項福利保障。
注重新生代農民工求職群體的訴求,原有用工模式亟待創新突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新生代農民工對享受社會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務的要求比較高,就業機會、工資水平等因素對于農民工的就業選擇和流向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要增強對求職者的吸引力,提供好相關的綜合服務,保障其合法權益才是長久之計。
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用工體制。據了解,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勞動力市場的管理是按照屬地化管理,即勞動力在哪里打工,就屬于當地人口的一部分,其低保就會納入當地政府的管理范疇。而目前我國還沒有把農民工納入當地的屬地化管理,農民工對打工地缺乏歸屬感,因而流失性大。
健全城鄉一體化就業登記制度。記者兵分多路調研農民工就業狀況時,碰到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是,不少地方政府或部門,說不清本地究竟缺多少農民工,或有多少農民工已經就業。謎團一般的“民工荒”數字,反映了城鄉一體化就業登記制度的不健全。政府有關部門要應對“用工荒”,必須摸清當地農民工就業總體狀況。
“用工荒”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整體經濟恢復的雙重壓力下,此輪“用工荒”成為長三角、珠三角加快產業升級的驅動力。記者調查發現,既要消化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又要徹底擺脫用工短缺的困境,沿海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轉型升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院院長陳詩達說:“要么企業加薪,要么民工不來,有遠見的企業家就會通過轉型升級獲得的效益來消化勞動力薪資提升后上漲的成本,這是一種倒逼,但市場之手永遠是最有效的。” (記者 傅丕毅 陳冀 章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