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概率引發爭議
“所謂的4%,是根據過去世界現代化的統計數據計算出來的,這只代表世界現代化的歷史,不代表未來;如果我們能夠在21世紀中期晉級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1世紀晉級發達國家的概率能達到22%。”在座談會上,何傳啟解釋說。
科技部辦公廳調研室主任胥和平對本刊記者說:“如果是從過去歷史經驗進行估算,4%晉級概率的結論也有一定道理,但這么講容易產生誤解。什么是‘發達國家’?這個概念是動態的,不好定義。沒必要去衡量概率大小。”
何傳啟說:“如何認識這4%的概率?這里面有兩層意思,一是我們繼續采用發達國家的現代化路徑的話,21世紀完全實現現代化、成功晉級發達國家的概率很小,二是說明中國必須尋求自身的現代化道路。”
“什么叫‘完全現代化’?”陳劍說,“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比較的概念,應該是‘幾位一體’,政治層面包括公民權利的實現程度,經濟層面包括人均GDP、恩格爾系數等,社會建設方面包括NGO、預期壽命、入學率等指標,還有文化軟實力、生態文明建設等層面。關鍵看用什么指標衡量。”
在何傳啟看來,中國現代化面臨著雙重壓力。“發達國家的兩次現代化是先后進行的,而中國的第一次現代化仍沒有完成,第二次現代化已經來臨。所以,綜合現代化、兩次現代化協調發展應該是中國現代化的選擇。”
陳劍不太同意“第二次現代化”的表述:“我認為第二次現代化就是一種趕超戰略,現代化是一個社會轉型、變遷的過程,只不過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面臨著信息社會的背景和挑戰,這是以前我們沒有估計到的情況。”
有沒有必要追求排名
中國現代化的挑戰不止于此。《報告》中稱,2006年中國人口約為13億,發達國家人口不到10億;從人口規模角度看,中國的現代化任務超過發達國家的總和。
何傳啟說:“發達國家在過去300年中,資源消耗過度,環境壓力巨大。而未來100年,中國13到15億人實現現代化,資源需求的強度將史無前例。如果扣除知識經濟對物質資源的替代效應,中國的資源需求仍然巨大。”
他認為,“現代化包括生活和結構的現代化,也包括制度和觀念的現代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制度和觀念的現代化更為重要。在過去160年里,中國現代化模式大體屬于工業化優先模式。制度和觀念現代化的滯后和負面效應,會隨著物質和技術現代化的推進而逐步顯露,逐步成為影響中國現代化成敗的關鍵因素。”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從18世紀起,中國的國際地位變化呈現出一條“U型”曲線。1700年中國人均GDP排名世界第十八位,而2100年中國現代化水平排名有可能進入世界前20名。
“沒有必要追求‘排名’,大家都在發展,不一定非要擠到前面去。現代化是人類共同的過程,是文明進步的過程,盡管現代化水平有高低,但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能實現現代化。”胥和平說,“如果我們從農業社會成功轉型為工業社會,就是推動了現代化進程。”
陳劍說:“21世紀有可能是中國人的世紀,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將成為更主要的角色,人們的生活水平更高,也對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貢獻。”
何傳啟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相等的。中國現代化對世界產生的影響有多大,世界對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影響就有多大。”
“一個偉大的民族必然選擇現代化,中國現代化到了今天,不能依賴國際經驗,不能依賴外國人開藥方,一定要找到一條低成本、高效率的現代化路徑。”他說。(《瞭望》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