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樣新告訴記者,在過去的十多天里,陸豐一共收繳走私舊服裝3000多捆,共計300多噸,對用作非法窩點的違章建筑物拆除面積也高達1萬平方米,當地洋垃圾服裝泛濫的情況基本得到遏制。
看到那些當做倉庫的鐵皮屋被鏟掉,一捆捆洋垃圾服裝付之一炬,我們也感到很驕傲。我們希望通過揭開碣石鎮的這塊傷疤,能夠讓洋垃圾服裝從此遠離大家。
但是在剛才的鏡頭里,我也注意到,即使這么多公安武警,全副武裝地進入碣石鎮,他們在執法過程中,依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整治行動甚至還一度陷入困境。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在碣石鎮倒賣洋垃圾服裝絕不僅僅是個別交易窩點的行為,而是一個根深蒂固的毒瘤。那么,在整治行動之前,碣石鎮倒賣洋垃圾產業到底猖獗到什么程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這是記者在此次整治前于碣石鎮拍攝的畫面,在三家村等地的大街小巷里密密麻麻的開滿了店鋪,而每家店鋪里經營的都是舊衣服。有的店正在對大捆的衣服進行拆包,畫面上的這一家店正在在對舊衣服進行拋光和熨燙,還有的店里掛著已經處理完畢的衣服,當做樣品展示給客戶。而在這些狹窄的巷子里,還有一輛接一輛的兩輪和三輪摩托在來回穿梭,源源不斷地將滿車的舊衣服運到自己的店里去。陸豐碣石鎮儼然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洋垃圾服裝集散地。在村口,還有很多騎著摩托車的人在熱情地招徠生意。
碣石本地大大小小的各級中間商對服裝進行處理和分銷,然后賣到全國各地前來進貨的商戶手中,最終流向市場。這些舊衣服中有很多最后堂而皇之地被當做新衣服出售。
“河南、湖北、東北,大部分各個省都在我這里拿貨,拿很多,省的話就像浙江、福建、湖南那些,基本上哪個省都有過來買的。”
由于大量村民的參與,很多碣石鎮的很多村民都成了這個見不得光的生意上的產業鏈中的一環。這種專業分工,保護這種非法買賣的做法逐漸滋生了一股黑惡勢力。記者在碣石暗訪的時候,就發現在每一處洋垃圾服裝的卸貨點都有專人在站崗放哨,一旦有陌生人接近,就會立即引起對方的警覺,一旦有人威脅到這種非法生意,立刻就有專門負責看場子的人前來阻撓。
據知情者介紹,在碣石鎮,從事洋垃圾服裝加工和銷售的商戶有幾千家,每年賣出去的舊衣服有上億件,曾經做過這種生意的小張告訴記者,在生意紅火的時候,賣家的收入極為可觀。
知情者小張:“你看成本那么低,一件都幾塊錢能賣到十多塊,外省(進貨)多的話,一個月大概就是有十多萬二十萬可以賺。”
碣石鎮在倒賣經銷洋垃圾服裝的網絡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從這段片子,我們可以總結碣石鎮倒賣洋垃圾服裝的幾個特點:成本低、利潤高、數量多、規模大,還有就是分工細致,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有人專門把守,整個鎮子就像一條倒賣分銷洋垃圾服裝的流水線,一刻不停地在運轉。
但是,在倒賣洋垃圾服裝的整條產業鏈條上,我們所看到的還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謎底等著我們去揭開。這些數量驚人的洋垃圾服裝在境外是如何組織起貨源的?它們又是如何躲過海關、邊防的監管,源源不斷流入碣石鎮的?隨著整治行動展開,這些地下通道也逐漸浮出水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