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無云澄碧空,天安門上錦旗紅。廣場萬眾喧旗海,大道三軍走巨龍。竿頂赤旌升冉冉,陣前禮炮響隆隆。一聲中國今興起,頓使元元淚滿胸。”這是新中國第一個禮炮隊的組建者,開國大典上指揮鳴放禮炮的許欣之寫下的一首詩。
今年92歲的許欣之,曾任解放軍炮兵指揮學院副院長,離休后現住解放軍某部鄭州干休所。前不久,他向記者回述了那段難忘的經歷——
功勛火炮 戰功炮手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后,3月份我被調到華北軍區特種兵司令部當作戰科長。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華北軍區特種兵部隊司令員高存信向我下達了一個任務,那就是臨時組建一支禮炮隊,在10月1日開國大典上鳴放禮炮,我被任命為禮炮隊指揮官。
當時真是既高興又緊張,這炮兵在打仗時一點問題都沒有,可以做到指哪兒打哪兒。這禮炮可從來沒放過。
“事實上,這54門和28響都是有寓意的。”這54門禮炮象征著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54個領域、界別的人士,28響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的28年。接受命令后,我一直繃緊了神經。我和作戰科副科長韓懷志及作戰參謀沙復新一起在各個部隊選拔炮手和炮長,并制定了嚴格的選擇條件:第一,炮長必須是連排干部,炮手是班排干部;第二,炮手必須是在戰斗中立過戰功的;第三,用來鳴放禮炮的火炮必須是戰爭中的功勛炮。因為意義重大,許多炮兵都想被選上啊!最終,我們選出了160多名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