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深數十米的海灘變成了水域,高大的木麻黃因海浪淘涮根部而枯死,道路被海水淹沒……北部灣最大的島嶼廣西潿洲島上的部分陸地日漸被海水吞噬的景象觸目驚心。
潿洲島位于北海市正南20余海里,面積約25平方公里,形成于3萬年前北部灣的火山噴發。記者日前在潿洲島看到,島西北的竹蔗竂海灘形如弓形,變成一泓碧水,而10年前上島時海灘還基本是一條直線。76歲的島民周子權指著弓形的海灣告訴記者,海灣的地方原來長滿了又高又大的木麻黃防風林,現在海水起碼“吃”進了六七十米。
在島西南的景點“滴水丹屏”附近的另一處海灘,記者看到:10多棵枯死的木麻黃樹干已被截掉,只剩下粗大枯白的樹根仍扎在雪白的沙灘里。2002年在潿洲島開辦首家“漁家樂
”家庭旅館的江泰樂說,辦“漁家樂”那年,他曾開車帶著朋友在這些樹根往外三四十米的沙灘上飆車,而現在那里平潮時也是一片海水。
陪記者采訪的潿洲鎮建設站站長陳相旭說,很多島民都在議論潿洲是否在一天天“被吃”,感覺海水越來越逼上來。環島現在平潮時被淹的地方,少的比過去地方深入了四五米,多的達數十米到上百米。
氣候變暖被認為是海島部分陸地漸被海水吞噬的原因。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李武全說,多年的監測顯示,盡管當年的潮位不一定比上一年高,但的確呈現一個逐漸升高的趨勢,有關部門正在考慮調整海潮警戒線。每一厘米的海平面上升可能使10米以上的平緩陸地受淹。
江泰樂說,造成海水“吃”進海島陸地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環島珊瑚礁的大量死亡。“現在潿洲島近岸四五米水深的地方,已經很少能看到活珊瑚了,都是發白的死珊瑚,因氣候變暖和人為破壞導致珊瑚死亡,使得其造礁防浪的功能受損。”(梁思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