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財政改革在多個方面取得進展。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重心的財政結構性改革在2007年表現得比較明顯。財政支出結構改革力度加大,針對“三農”、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住房等事關多數人切身利益的支出需求給予了更大程度的傾斜。
●公共收入制度的改革在經歷了最初的“認識缺位”之后,2007年改革取得一定進展。
●下一步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深化稅制改革;理順政府間財政關系;深化預算制度改革。
2007年,我國的財政改革總的是圍繞兩個方面展開的:一是促進科學發展,二是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無論是經濟的發展,還是社會的和諧,國家財政應該,而且也可以發揮重大作用。與此相適應,2007年財政改革在多個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這些進展,有的體現在理論和政策準備方面,改革的思路進一步清晰;有的反映在收支結構的變化之中,公共資源的配置進一步優化;也有的展現在體制和政策的變革之中,制度、規則與政策更加合理。從變化的顯著性程度來看,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重心的財政結構性改革在2007年表現最為明顯,其次是以稅收為主體的公共收入制度改革產生了廣泛影響,再次是公共財政的運行機制有了新的改善,最后是以節能、減排、降耗為重點的相關財稅政策做出了適應性的調整和改革。下面擬以上述四個方面為框架做一簡要闡述。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已經成為當前我國財政支出結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原則。這種新理念的產生,是我國發展到現階段在公平與效率的天平上做出了新的抉擇的結果,天平的砝碼移向公平一端是當前現實的迫切要求,也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由之路。這種抉擇與其說是調整,倒不如說是改革,是認識深化基礎上的觀念更新,也是未來整體制度安排的路徑改革,更是原有利益結構的重大變革。
近年來,國家財政以更加注重公平為導向,支出安排不斷向薄弱領域、弱勢群體傾斜。2007年,財政支出結構改革力度加大,針對“三農”、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住房等事關多數人切身利益的支出需求給予了更大程度的傾斜。據財政部預計,2007年前11個月,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將達到4318億元,同比增長228%;教育支出1068億元,增長763%。全國財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已經達到55781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7%;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將達到631億元,同比增長2768%。中央和地方財政用于醫療衛生的支出達到141885億元,同比增長406%;預計全年中央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02%,達到2419億元。
一、財政扶農的力度加大
1加大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力度
為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2004年以來國家對種糧農民實施了糧食直補,2006年又在糧食直補基礎上實施了對種糧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政策。2007年中央財政在繼續保持去年120億元農資綜合直補資金不變的基礎上,對種糧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資金規模達到276億元,加上2007年已安排的151億元糧食直補資金,國家對種糧農民兩項直接補貼總額達到427億元,比上年增長63%。除了這兩項補貼外,2007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657億元。據統計,2007年良種補貼項目區小麥、玉米、大豆畝產分別比非項目區增加10%以上,優質率明顯提升。2007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0億元,比2006年增加了14億元。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充分調動了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據初步統計,截至2007年11月底,共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60多萬臺套,受益農戶70多萬戶。全年機耕面積達104億畝,機械化水平達到569%。
2加大對養豬農民的補貼力度
2007年中央財政出臺了10項促進生豬發展的措施,中央財政拿出108億元予以支持。這些措施包括:實施能繁母豬補貼和保險制度,以及以人工授精為主的良種補貼;對列入國家一類動物疫病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實行免費強制免疫政策,對因防疫需要組織撲殺的生豬,國家對養殖戶(場)給予補助,并對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給予補助。此外,通過安排專項投資,支持標準化規模養殖基礎設施建設及原良種、擴繁場、省級生豬改良繁育中心改擴建,引導養殖規模經營。
3啟動了水稻、小麥等重要農作物政策性農業保險費補貼試點
中央財政安排10億元資金,支持在江蘇、內蒙古、湖南、新疆、四川、吉林六個?。▍^)開展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工作。
4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
自2006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以來,改革總體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為進一步加大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力度、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財政部、教育部印發了《關于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的通知》(財教[2007]337號),決定從2007年起3年內,新增經費470億元左右,用于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至此,2006~2010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累計新增經費,將由原來的2182億元至少增加到2652億元。
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要求,繼2006年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免除學雜費后,2007年這一惠民政策將擴大到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148億中小學生。中央財政已經撥付全年免學費和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補助資金1843億元,撥付免費科教書資金287億元,撥付中西部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資金275億元。地方財政預計安排免學雜費和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資金136億元。
5支持農村綜合改革
農村稅費改革經過六年的改革實踐,取得了重大成效。全國取消了專門面向農民的各種稅費,初步規范了農村稅費制度,農民負擔大幅度減輕,統籌城鄉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當前,農村綜合改革重點是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三項改革,以此帶動農村的各項改革。全國已有9個省份確定在全省(區)范圍內進行農村綜合改革,其他22個省份也進一步擴大了市縣試點范圍。同時,繼續在全國深化國有農場稅費改革,積極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化解試點工作,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農村公益事業投入新機制也正在研究中。
6發展農村文化
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從1998年開始實施以來共經歷了三個階段,2006年開始實施新一輪“村村通”工程。依據今年年初中央召開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會議的要求,加快新時期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的建設進度,力爭在“村村通”各項工作中先行一步,率先完成新一輪“村村通”工程確定的任務,并同時實施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
7整合財政支農資金
2006年,在全國選擇了160多個縣開展試點,其中,中央財政在13個糧食主產省區選擇26個縣開展試點。2007年在全國開展“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年”活動,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確保財政支農資金安全有效,提高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6月25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做好2007年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工作的通知》(財農[2007]109號),要求全方位推進財政支農資金整合。重點研究探索財政支農資金整合的體制機制性措施,進一步擴大以縣為主的支農資金整合試點規模和范圍,積極推進省級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和部門預算項目支出整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