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新的一年,壓力與機遇并存。各項宏觀調控措施的實施、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濱州發展將面臨新考驗。同時,一類口岸對外開放,納入全省“一基地四區”規劃,高鐵、高速公路、貨運鐵路建設等將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長期的發展實踐啟示我們,只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科學把握分析形勢,主動應對各種挑戰,就一定能辦好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能實現更大的作為。
今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六個更加注重”發展思路,聚力抓好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城鄉建設、基礎設施、改革開放、生態文明、改善民生七項重點工作,加快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濱州。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左右,進出口總額平穩增長,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以內,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左右和8%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4‰以內。全面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以上預期目標,突出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穩中求進既是對經濟工作的要求,也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穩定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在穩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有一定速度的增長。具體工作中,重點抓好“七個聚力”:
(一)聚力新舊動能轉換,壯大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要圍繞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堅持以“四新”促“四化”實現“四提”,實施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重點推動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向高端邁進。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是濱州經濟的壓艙石、頂梁柱,是轉型升級、高質高效發展的主力軍、主戰場,市、縣區各級各部門都要向五大產業傾斜,全力搞好服務支持。要突出規劃引領,健全完善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強化規劃引領政策支持,加快國家級輕質高強新材料產業基地、高端石化產業基地、糧食加工轉化基地、新型紡織產業基地、優質畜牧水產基地和軍民融合產業園建設,形成高質量、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格局。要堅持創新驅動,啟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加大技術研發力度,著力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推進技術升級、產品升級、價值鏈升級。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廣魏橋與蘇州大學、西王與中科院、濱化與清華工研院等合作模式,扶持各類研發平臺建設,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檔次,實現借梯登高、借力發展。要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牢固樹立靠科技興產業、靠人才強企業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采取各種形式引進、用好人才,努力爭取每個產業都有科研合作、每個骨干企業都有專業人才團隊。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加快濱州知識產權學院建設,打造山東知識產權數字信息中心。要深入推進質量提升行動,大力實施質量強市和標準化戰略,引導企業更多參與國際、國家標準化活動,培育更多領軍企業、單項冠軍產品。要鼓勵發展民營經濟,全面落實省非公經濟“十條意見”,努力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支持區域特色民營經濟發展,培植壯大濱州汽車輕量化、博興金屬板材及商用廚具、惠民化纖繩網、陽信餐具等產業,進一步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要加快服務業發展,發揮萬達廣場、山東圣豪、京博物流等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鼓勵各類服務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在大數據、共享經濟、教育、衛生、養老、文化旅游等領域實現較快發展。要加快各類開發區建設,強化開發區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稅收增長主陣地作用,支持開展體制機制創新,配套完善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搭建產業、項目、人才、資金集聚平臺,確保發展質量、速度優于縣區、鄉鎮。規范發展各類園區,落實“進區入園”要求,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支持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各級干部要對企業真幫實扶,努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培養壯大企業家隊伍,鼓勵企業在政策法規范圍內放開手腳、大膽創業。
(二)聚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壯大提升糧食加工、畜牧水產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積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動產業鏈條前端向良種培育、種植養殖延伸,打造規范、穩定的供應鏈;中端不斷提升加工能力、水平;后端向產品銷售、品牌推廣領域深化,形成高附加值的價值鏈,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增加“渤海糧倉”推廣面積。發展肉牛、肉羊、肉禽標準化養殖,大力推廣糧改飼。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實施標準化生態池塘改造、種業提升和工廠化養殖,加快發展“蝦貝蟲”經濟。要改善提升農業生產條件,擴大“十統一”面積,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改造中低產田和鹽堿荒地。加強水資源管控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抓好旱田水源配套,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加強黃河水資源調度,支持縣區爭創全國節水灌溉示范縣,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深入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新增造林面積25萬畝。建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現涉農鄉鎮為農服務中心全覆蓋,提升供銷社服務“三農”水平。要深化農村改革,落實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鼓勵農民進行土地經營權流轉,積極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進入農業領域,集中發展一批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揮黃河三角洲(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沿黃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示范區帶動作用,擴大優質糧品、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種植面積,提升京津冀“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市場份額。要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和市場銷售憑證“雙證制”管理,創建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示范區、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三)聚力推進城鄉建設,打造優美宜居家園。要推進“四環五?!碧嵘こ?,圍繞原規劃,進一步完善提升規劃水平,在完成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基礎上,加快編制控制性詳規,推進“城市雙修”試點。研究做好“水”的文章,實施城區水系提升工程,解決好外環河水系不通、城區水質不好等問題。規劃建設市城區南部污水處理廠,推進中水回用。開展老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深度整治張肖堂干渠、秦臺河、碼堡溝等城區河道,抓好黑臭水體治理。研究做好“綠”的文章,開工建設市植物園,實施街頭游園和綠道建設工程,加強城區綠地精細化養護,提升綠化檔次和水平,確保通過國家園林城市復審。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開展城市違法建設治理,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加快棚戶區改造,做好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安置區建設,新開工3.7萬套、基本建成1.5萬套。加快市人防科普教育體驗館建設,力爭上半年開館試運行。加大調控力度,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滿足市場合理住房需求。要推進美麗鄉村“十百千”工程,實現至少10個示范鄉鎮美麗鄉村全覆蓋,創建100個市級以上示范村,完成1000個村的提升工作。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開展農村道路“三通”回頭看,提升完善配套建設水平,建立管護長效機制。鞏固旱廁改造、煤改氣(電)工作成效,推進農村危房改造,不斷提升群眾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