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著力建設美麗江門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啟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堅持鐵腕治污,深入推進環境執法百日整治行動,按期完成中央環保督察、省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的整改任務。按照三年規劃、主要目標任務2018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大力推進環保達標行動,堅決打贏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空氣質量。強化顆粒物和臭氧污染控制,協同減排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與氮氧化物,加快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推進工地文明施工,加強城市揚塵、移動源污染防控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深化區域大氣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整治水環境。全面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完成新一輪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確保潭江牛灣斷面穩定達到Ⅲ類水質,市區6條黑臭水體全面消滅黑臭現象。防治土壤污染。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科學編制治理與修復實施方案,加強源頭監管。保護海洋環境。堅持陸海統籌,全面完成國家海洋督察整改任務,出臺養殖用海規劃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落實海洋生態紅線管控措施。鞏固“創森”成果。持續深化森林城市建設,完成生態公益林擴面17萬畝,優先將高速公路沿線一公里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脆弱區域的林地區劃為生態公益林。整治高速公路、國道沿線采石場,保護森林覆蓋面貌。加強森林消防工作。積極推進各級各類公園建設,加快推進新會區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開平市孔雀湖國家濕地公園、鎮海灣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蓬江區天沙湖濕地公園、江海區西江外灘生態濕地公園、臺山市金星湖公園、開平市白云石森林公園、鶴山市昆侖山森林公園、恩平市響水龍潭森林公園等9個新公園建設,建成鎮街公園5個,新建改建村居公園138個。
全面提升城市品質。以確保全國文明城市成功復牌為目標,今年投入215.2億元開展城市品質提升“八大行動”,力爭3—5年城市面貌、城市品質邁上新臺階。推進城市更新。大力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更新改造老舊城區,活化利用歷史街區和建筑,對老舊小區開展綜合整治,加快老舊管線改造,重點解決“臟亂差”問題。完善城市給排水、燃氣、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提高市政基礎設施承載力。推進“廁所革命”,推動廁所建設標準化、設施現代化、管理規范化。開展交通治堵行動。進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水平,完善城市快速路網、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系統以及公共停車場建設,建立道路微循環系統。完善公交一體化發展,推進公交站場建設,優化公交線網。提升城市景觀環境。圍繞江邊、河邊、商業街區、旅游景區等開展城市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加強戶外廣告管理,實施臨街建筑外立面整治,打造一批街道景觀升級示范路。加強市容環境管理,完善衛生保潔“一把掃”機制和城鄉生活垃圾統籌收運處理體系,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深化城市執法體制改革,大力整治“兩違”,加強對噪聲擾民行為的整治,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和水平。加快布局發展高速寬帶和5G網絡,推進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建設。
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農業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大力培育名特優新農產品,新增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10家、家庭農場15家。完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驗收,推進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提升恩平市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水平,加快建設廣東省農產品加工示范區、珠西農產品交易流通中心和“江門現代種業長廊”,加快三產融合。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改善農村生產生活。不斷提高城鄉宜居水平,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名村示范村和生態村、鎮創建。完成20.17萬畝和啟動13.18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墾造水田1.5萬畝,加快海堤達標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灌區改造工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等項目建設。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營運好,實現全市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100%。推進新會區崖門漁港升級改造項目開工建設,完成臺山市烽火角區域性避風錨地建設。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基本完成鶴山市國家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新會區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加快江海區的區、街、村共同開發村級留用地新模式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