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五年,是東莞打造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發展質量效益提高的五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金融產業融合步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扎實成效。創新能力有效提升。全市R&D比重預計達2.4%,增速連續五年排全省第一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413家增加到1500家,省級創新科研團隊從9個增加到26個,總數均居全省地級市首位。新增新型研發機構17個、科技孵化器4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平臺44個,總數分別達到32個、48個和68個。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率先對接國家戰略實施“東莞制造2025”戰略,智能制造等“六大工程”全面推進,“機器換人”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8.5%和38%,比2011年提高6.6和9.3個百分點。服裝、家具、五金模具等傳統產業加速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新增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2個。省級專業鎮達34個。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名牌名標達到247個和558個,分別增長165.6%和62.7%。“四新”經濟蓬勃發展。智能手機產業成為經濟新增長點,2016年出貨量達到2.55億臺,約占全球20%。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創意等產業加快發展,為產業升級注入了新動力。內外源經濟協調發展。預計全市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分別達11000億元和6500億元,穩居全國大中城市第5位和第4位?!耙粠б宦贰背h扎實推進。加工貿易自主性、根植性增強。外資企業新設立研發機構1265個,總數達到1712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內銷比重超過外銷,民營工業占比提高17.8個百分點,民營經濟稅收與增加值貢獻率逐年提高。
這五年,是東莞推進重要領域改革、體制機制活力增強、各項改革全面深化的五年。穩步推進國家和省50多項改革試點任務,全面推進330多項莞版改革措施,努力向改革要動力要紅利,打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行政審批改革深化提速。項目審批流程再造和直接落地改革成效凸顯。水陸口岸“三互”大通關改革減少企業一半以上手續和時間。“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五年精簡行政審批項目512項,向鎮街(園區)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546項,復制推廣自貿區改革政策63項。市場活力有效激發。商事制度改革全面鋪開,東莞商改模式成為全國樣本,企業注冊時間平均縮短60%以上,市場主體比2012年改革前增加29.9萬戶,增長55.2%。五年取消、下調或免征停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260多項。通過各種途徑累計為企業減負近280億元。東莞營商環境“加一”、綜合成本“減一”的努力得到廣泛認可。與此同時,土地生態利用制度、農村綜合改革、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社區網格化管理和微治理等一大批特色改革扎實推進,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更多改革紅利。
這五年,是東莞踐行以人為本理念、城鄉面貌不斷改善、社會民生事業長足進步的五年。加快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步伐,加強公共安全管理,推進幸福東莞建設,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宜居的城市環境、更安定的社會環境、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東莞新火車站、地鐵2號線、莞惠城際軌道常平至惠州段、沿江高速、博深高速等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建成,市籃球中心、市民藝術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務設施投入使用。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完成江庫聯網一期工程。茅洲河等跨界河和內河涌污染治理全面加強??諝赓|量明顯改善。水鄉地區“兩高一低”企業加快退出。19.6萬輛黃標車和老舊車順利淘汰。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2800輛。超額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幅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減排量位居全省第一。新建森林公園、濕地公園17個,建成綠道956公里、休閑綠地1287處。社會治理水平提升。社會建設全面加強,創建全省創新社會管理引領區成效明顯?!包S賭毒”現象得到鐵腕整治,規模化、組織化“涉黃”犯罪強力清除,“兩搶一盜”等違法犯罪行為逐步下降,全市破案數上升34.2%,命案數壓減32.7%。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得到切實加強,勞資糾紛、群眾信訪等得到妥善處置,市民法治意識顯著增強,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高。社會民生事業全面發展。堅持每年辦好十件實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1782元,比2011年增加65.4%。文化名城戰略扎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善,一大批藝術精品獲國家級大獎,“音樂劇之都”的品牌更加響亮。連續五年提高基本養老金,城鄉救助及福利水平逐步提高,在全國率先建立起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體系。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體育、醫療、就業、住房保障、住房公積金、武裝和民兵預備役等工作全面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扎實推進,市內外對口幫扶任務進展順利,群眾在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