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日前,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3——城市現代化研究》。報告對2010年中國內地地區現代化的國際差距、中國地區現代化的不平衡性以及2010年中國地區現代化的國際追趕進行了闡釋。
報告稱,中國內地省級31個地區中,地區第一次現代化水平與已經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國家的最大差距約為19個百分點,平均差距為9個百分點;地區第二次現代化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最大差距是68,最小差距是7,平均差距是50;地區綜合現代化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最大差距是68,最小差距18,平均差距54(表4-24)。
表4-24? 1990~2010年中國內地地區現代化的國際差距
項目 |
第一次現代化 |
第二次現代化 |
綜合現代化 | |||||||
2010 |
2000 |
1990 |
2010 |
2000 |
1990 |
2010 |
2000 |
1990 | ||
與發達 國家的 差距 |
最小差距 |
0 |
6 |
10 |
7 |
26 |
34 |
18 |
35 |
48 |
最大差距 |
19 |
41 |
56 |
68 |
78 |
70 |
68 |
76 |
77 | |
平均差距 |
9 |
24 |
40 |
50 |
69 |
63 |
54 |
68 |
72 | |
與世界 平均值 的差距 |
最小差距 |
- |
- |
- |
|
- |
- |
- |
- |
- |
最大差距 |
13 |
30 |
37 |
18 |
24 |
28 |
21 |
26 |
30 | |
平均差距 |
3 |
23 |
21 |
0 |
15 |
21 |
8 |
18 |
25 |
中國地區現代化的不平衡性是非常突出的,包括地區現代化進程的不同步、地區現代化速度有快有慢、地區現代化水平差距比較大、地區現代化指標的表現差別比較大、地區現代化水平的地理分布不均衡等。2010年北京等4個地區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上海等4個地區已經達到第一次現代化的過渡期,江蘇等16個地區已經進入第一次現代化的成熟期,湖南等10個地區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期(表4-25)。
表4-25 2010年中國34個地區現代化的階段和不平衡性
第二次 現代化 的發展 階段 |
過渡期 |
| |||||||
成熟期 |
| ||||||||
發展期 |
香港、澳門、北京 | ||||||||
起步期 |
臺灣 | ||||||||
第一次 現代化 的發展 階段
|
過渡期 |
上海、天津、浙江、廣東 | |||||||
成熟期 |
江蘇、遼寧、山東、福建、河北、山西、內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重慶、陜西、青海、寧夏、吉林 | ||||||||
發展期 |
黑龍江、湖南、廣西、新疆、甘肅、四川、海南、西藏、云南、貴州 | ||||||||
起步期 |
無 | ||||||||
傳統農 業社會 |
無 |
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水平分組,2010年與2009年相比,中國內地省級地區分組的變化是:陜西從中等發達地區下降為初等發達地區;2008年陜西為初等發達地區,陜西水平有波動。
根據綜合現代化水平分組,2010年與2009年相比,中國內地省級地區分組的變化是:上海從發達地區下降為中等發達地區,2008年上海為中等發達地區,上海水平有波動;遼寧從初等發達地區升級為中等發達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