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公”經費下降明顯
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政府就得過“緊日子”。與民生領域投入不斷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各地財政預算中“三公”經費“瘦身”明顯。
對于“三公”經費的壓縮,各地政府紛紛表態,明確劃定“三公”經費預算的下降比例,比如廣東、北京、湖北、山東、江蘇、河南、浙江等省份經費預算降幅在5%至30%不等,其中浙江省壓縮幅度達30%。
“應以連續性的視角看待‘三公’經費,不能只看今年壓縮了多少,應該看最近幾年連續壓縮的比例。也許今年只是一個小數字,但幾年下來也許會是非常大的壓縮力度?!卑拙懊髡f,各省區市壓縮經費的決心,體現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正逐步走向現代化。
全口徑預算管好“錢袋子”
政府過好“緊日子”,不僅體現在壓縮經費,還體現在資金管理水平上。各地政府紛紛使用提高全口徑預算和績效管理水平,為管好“錢袋子”做準備。
在上海、江蘇等多地,今年都逐步實行了全口徑預算決算審查監督新機制,預算報告集齊了“四本賬”——政府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基金預算。以前只公布稅收的來源和去向,有了全口徑預算,更多賬單就能一目了然。
“錢給A是浪費,給B就是雪中送炭,這種科學的選擇需要大量前期的調研和論證。”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建說。
保障財政資金安全使用
由于各地債務結構、流動性壓力都不盡相同,出臺的化解方式也有所區別。云南省兩會上明確提出“嚴控新增債務,化解存量債務”。陜西省提出,實施鄉鎮財政體制改革,規范政府債務管理,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當地方債務風險擴散開來,有兩種方式來填補資金。一種是借債修建的高速公路等設施,有自營收入可以償還一部分,但是收入通常較少;另外一種就是依靠稅收收入來償還。因此,控制好債務風險,就不會占用太多稅收收入,減少資金對民生等重點領域的投入?!卑拙懊髡f。(崔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