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郭金龍同志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北京市市長 郭金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并對“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作說明,請予審議,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去年工作回顧
2010年,面對極為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北京市委堅強領導下,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鞏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成果,推動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顯著成績。初步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0%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6.1%;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3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5%以上和10.5%以上,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實際增長6%以上和8%以上。“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任務勝利完成,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
一年來,我們認真落實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決議,緊緊圍繞推動首都科學發展,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夯實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堅持把擴大消費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國家各項政策措施,著力優化消費環境,完善商品流通服務體系,組織開展了系列主題促銷活動,大力推進農超對接、農村集貿市場建設等工作,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超過6200億元、增長17%以上。實行穩物價、保供應的一系列措施,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建立政府資金統籌保障機制,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和重點區域建設,完成土地儲備開發投資1470億元。積極調整投資結構,工業、第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8%以上和12%以上,民間投資比重接近5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近5500億元、增長13%以上,超額實現兩年政府投資140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萬億元的目標。
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發布實施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十年規劃綱要,國務院同意實行“1+6”系列政策。著力推進先行先試改革,股權激勵試點單位達到350家,科技專項經費列支間接費用試點單位161家,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51.5億元。成立中關村發展集團,建立產業化促進機制,推動60項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預計實現總收入突破1.5萬億元、增長20%。制定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全力推進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和人才特區建設,實施海外人才聚集、高端領軍人才聚集工程,引進了一批高端領軍人才和團隊。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落實首都知識產權戰略,建立研發試驗服務合作網絡,促進高校科研成果開放共享,做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對接服務,協同推進6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579億元、增長27.8%。
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西部地區轉型發展,首鋼冶煉熱軋全面停產,關閉所有小煤窯。退出“三高”企業43家。制定實施加快物流、信息服務、商務服務、旅游、設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出臺促進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的意見,生產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較快增長。旅游總收入達到2768億元,增長13.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5%左右,實現利潤增長40%左右。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都市型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堅持調整產業結構與落實區縣功能定位相結合,重點功能區建設全面加強,通州現代化國際新城建設快速推進,產業發展聚集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地流轉服務體系,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對山區集體公益林進行補助,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70%從事一產的農戶。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五項基礎設施提前兩年實現全覆蓋。實施城鄉結合部城市化工程,完成24個重點村拆遷任務。落實城南行動計劃,103項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進展順利。加快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建設,河道景觀恢復和生態環境修復初見成效。完成7條重點溝域規劃國際招標,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22條,生態涵養發展區建設邁出新步伐。
(二)加強城鄉建設、服務與管理,不斷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軌道交通,5條新線開通試運營,新增通車里程108公里。推進完善中心城區路網系統,3條城市快速路建成通車,完成110項疏堵工程。優化公交線網,公交出行比例提高到40.1%。強化資源能源保障,建成陜京天然氣三線,完成第九水廠改造,解決了中心城區6萬戶居民老樓通氣問題,實現230個老舊小區管網供熱。實施信息化基礎設施提升計劃,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
切實改善生態環境。堅持增能力、調結構、促減量,全面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繼續下降,日處理能力達到1.7萬噸,無害化處理率提高到96%。推進盧溝橋等再生水廠改造升級,全市再生水利用率、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60%和81%。完成農民住宅節能改造2萬戶、城鎮建筑節能改造644萬平方米、城區平房煤改電1.3萬戶、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1052蒸噸,淘汰黃標車5萬輛,新增純電動公交、環衛示范車1260輛,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占78.4%。加強北運河水系綜合治理。積極推進新城濱河森林公園、郊野公園建設,新增造林面積16萬畝。
強化城市服務管理。成立首都城市環境建設委員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完善城六區交通管理體制。著力加強交通管理,實施錯時上下班等一攬子措施,維持了城區路網的基本通行能力。按照“建、管、限”的思路,出臺緩解交通擁堵的28項綜合措施。加強重點地區和薄弱環節環境整治,完成了100公里架空線入地任務。總結推廣村莊社區化管理模式,郊區村莊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順利推進。
創新社會服務管理。出臺社會服務管理創新行動方案。開展1000個社區規范化建設試點,建成1294個農村社區服務站。向社會組織購買300個服務項目,選聘2958名大學生到社區工作,較大幅度提高了社區工作者待遇。基本實現商務樓宇服務站全覆蓋,啟動社區服務管理創新綜合試點,推進“一刻鐘社區服務圈”示范點建設。新建16支專業化志愿者隊伍,志愿者服務管理進一步規范。
(三)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維護首都和諧穩定
全力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綜合服務,完善“零就業家庭”、純農就業家庭長效幫扶機制,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4.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6萬人。整合“一老一小”、無業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制定統一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區縣公費醫療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并軌。實施提高門診報銷比例等8項醫保惠民政策,減輕群眾負擔25億元。完成社保卡整體工程建設,1779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就醫即時結算。出臺養老保險補繳政策,實現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全面落實“九養政策”和老年優待辦法,發放養老助殘服務券4.3億元,為2.1萬戶家庭實施了無障礙設施改造。
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制定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全面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加快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累計開工346萬平方米。改擴建30所公辦幼兒園,增加入園名額1.2萬個。延長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時間,26家三級醫院開展雙休日全天門診,啟動預約轉診試點。繼續實施周末演出場計劃等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完成街道、行政村文化中心建設任務,率先實現“村村有書屋”。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完成29項文物修繕工程。成功舉辦首屆世界武搏會等重大賽事,北京運動員在國內外賽場上取得優異成績,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政策性住房實際供地1332公頃,同比增長1倍,占全市住宅用地供應量的52.8%。新建和收購政策性住房22.5萬套,占全市住宅新開工套數的61.5%。竣工各類政策性住房5萬套,完成年度計劃的108.7%。公共租賃住房落實房源2.6萬套,廉租住房基本實現了實物配租應保盡保。三區三片棚戶區改造累計搬遷居民1.6萬戶,首都功能核心區居民對接安置房開工218萬平方米。嚴格執行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5月份以來房屋銷售價格同比漲幅逐月回落。
高度重視做好安全穩定工作。建立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推廣信訪代理等成功經驗,著力化解歷史積案,切實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認真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進一步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深化應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高。創建首都政治中心區防控機制,大力凈化治安環境,社會秩序保持良好。
(四)加快推進改革開放,創新推動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崇文區與東城區、宣武區與西城區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平穩有序,為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發揮核心區功能創造了有利條件。建立海淀區和昌平區產業統籌協調機制,推動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融合發展。設立市級固定資產投資審批綜合服務大廳,繼續推進行政審批事項精簡下放。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成功實施9個重組項目,退出劣勢企業196家,國資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成立全國首家消費金融公司,爭取多項國家金融創新試點,規范市區兩級融資平臺,新增要素市場9家。深化社會領域改革,制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成立首都醫藥衛生協調委員會,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藥品統一集中采購。整合組建北京廣播電視臺,完成14家出版社轉企改制。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穩步推進。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推動首都機場口岸與天竺綜合保稅區實現大通關,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促進外貿出口恢復性增長,地區出口554.7億美元、增長14.7%,規模接近國際金融危機前水平。健全服務貿易促進協調機制,落實服務外包政策,促進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大力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新增涉外駐京代表機構654家,實際利用外資63.6億美元。鼓勵支持企業“走出去”,對外協議投資增長2.5倍。成功舉辦世界旅行旅游大會等國際活動,城市對外交往務實深入。
加強發展合作與對口支援。與14家中央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和對接服務,推進一批重點產業基地和項目落地。整合組建市級領導機構,統籌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先后與河北等省區市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區域合作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全面啟動新一輪援疆工作,認真落實對口支援西藏拉薩、青海玉樹等任務。累計投入資金70億元,圓滿完成支援什邡災后恢復重建任務,獲得各方面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