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2009年江蘇省環境狀況公報/全文

2010年10月26日13:15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環境信訪 環境宣教 環境執法 環境違法 核與輻射 環境事件 滆湖 清潔生產審核 環境狀況 高錳酸鹽指數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二)空氣環境

1.廢氣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全省工業廢氣排放總量27464.03億標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總量107.41萬噸,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101.18萬噸,占94.20%;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6.23萬噸,占5.80%。煙塵排放總量32.99萬噸,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30.13萬噸,占91.30%;生活煙塵排放量2.86萬噸,占8.70%。工業粉塵排放量16.37萬噸。

與2008年相比,全省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5.62萬噸,煙塵排放量減少0.47萬噸,工業粉塵排放量減少4.10萬噸。

2.城市空氣

13個省轄市中,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及宿遷11市達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占84.6%。“十一五”以來,我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逐年改善,主要污染物濃度穩中有降。

13個省轄城市中南通市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達到一級標準,占7.7%;其余12市均達到二級標準,占92.3%。與2008年相比,年均濃度下降的城市占69.2%。

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達到一級標準的城市有11個:無錫、徐州、常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宿遷,占84.6%。南京和蘇州2市達到二級標準,占15.4%。與2008年相比,年均濃度下降的城市占46.2%。

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二級標準的城市有11個: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宿遷,占84.6%。徐州和泰州2市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超過二級標準。與2008年相比,年均濃度下降的城市占53.8%。

3.酸雨

13個省轄市降水年均pH值范圍在4.35-7.38之間,平均酸雨發生率為33.4%。蘇州市酸雨發生率最高,達80.5%,常州和無錫市次之,分別為62.3%和50%,徐州、淮安、鹽城和宿遷4市未監測到酸雨。與2008年相比,南京、無錫、常州、南通、連云港、揚州及鎮江等7市酸雨發生率有所下降。

(三)聲環境

13個省轄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介于52.2-55.8分貝之間。無錫市平均等效聲級超過55分貝,屬輕度污染;其他城市聲環境質量較好。

全省道路交通噪聲狀況較好,13個省轄城市道路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在62.2-68.5分貝之間,均低于70分貝的標準值。超過70分貝的路段長度占監測道路總長的11.3%。

(四)生物環境

對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及部分城市河流63個斷面與太湖、洪澤湖、陽澄湖、滆湖等52個點位開展了水生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監測表明:主要河流底棲動物多樣性評價等級為物種豐富的斷面占4.8%,較豐富的斷面占38.1%,一般的斷面占19.0%,貧乏或極貧乏的斷面占34.9%;與前三年相比,底棲動物多樣性評價在較豐富以上的斷面持續上升,顯示河流水生物環境狀況持續改善。主要湖泊底棲動物多樣性狀況好于河流,物種豐富的測點占1.9%,較豐富的測點占55.8%,一般的測點占38.5%,貧乏的測點占3.8%,未發現極貧乏測點。浮游植物監測表明:太湖、洪澤湖、滆湖等重點湖泊藻類優勢種均屬藍藻門,但優勢度較去年有所下降。城市空氣中微生物污染情況良好,細菌和霉菌含量總體均處于清潔和較清潔水平。

(五)海洋環境

全省24個近岸海域海水水質測點中有20個符合或優于海水水質二類標準,占測點總數的83.3%;12個主要功能區中有9個水質達標,達標率為75.0%。31個入海河口監測斷面中有12個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占38.7%。近岸海域海洋沉積物環境質量良好,86.7%的測點符合海洋沉積物質量一類標準。

(六)輻射環境

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初步形成,設有自動γ監測站、陸地γ監測、水體、土壤和電磁環境等6大類共28個國控點,272個省控點,監測范圍覆蓋長江、淮河、太湖等重點流域和13個省轄市。2009年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結果表明:全省γ輻射劑量率,氣溶膠,土壤中天然及人工放射性核素,空氣中氚濃度,長江、淮河、太湖流域共15個斷面水中天然及人工放射性核素均保持在本底水平范圍內;重點飲用水源地取水口水中放射性水平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要求;電磁輻射電場強度測值均低于《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1988)中公眾導出限值的要求。

2009年,通過田灣核電站外圍6個輻射自動監測站對其周圍輻射環境實施監控,分析核電站周圍氣溶膠、沉降灰、降雨、飲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底泥、陸地生物、海洋生物、指示生物等樣品共計404個,結果表明,田灣核電站周圍大氣、陸地和海洋環境介質放射性水平均在天然本底漲落范圍內。

二、污染防治

(一)污染減排

印發《2009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監測、統計和考核辦法》、《建設項目總量指標平衡辦法》和《江蘇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方案細則》,健全減排工作體系。否決污染項目466個,總投資達97.63億元;開展5輪化工環保專項執法檢查,限期治理977家,關停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305家。全年累計關閉小化工4631家、小火電機組687.6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能力245萬噸、煉鋼能力547.2萬噸、水泥產能2900萬噸。縣級以上城市和太湖流域所有建制鎮實現了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332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連續4年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年增量超過100萬立方米,2009年底,日處理能力已達1030萬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5%以上。全省135MW以上的大型燃煤機組已全部建成脫硫設施,鋼鐵企業燒結機已建和在建煙氣脫硫設施5臺,總投資4億元,全部投運后每年可削減二氧化硫1.87萬噸。全省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削減率3.50%,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率4.97%。截至2009年底,我省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別累計減排14.43萬噸和29.89萬噸,已完成“十一五”減排總目標的98.93%和121.05%,二氧化硫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任務。

(二)流域防治

深入實施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認真執行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重點加強對太湖湖體、飲用水源地、調水通道、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質以及藍藻監測。開展了5輪化工專項執法檢查,檢查4746家化工企業、32家園區污水處理廠,關閉取締216家,限期治理306家。506家工業企業完成提標改造,109家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31家建成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建成污水處理廠35座,完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41座,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95萬噸,建成管網3000多公里。太湖流域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238座,形成日處理能力588萬立方米,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編制實施15條主要入湖河流整治規劃及省界斷面水質達標總體方案,完成蘇南運河、武宜運河、滆湖、長蕩湖水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編制。環境資源區域補償范圍擴大到全流域30個斷面,啟動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加快建設太湖水環境監控系統,基本完成水質自動監測站網和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配置先進的太湖應急監測船投入使用。省級財政安排太湖治理專項資金38.8億元,帶動全社會投資390億元。

啟動治淮“2322”行動計劃,編制了2條出省河流、3大湖泊、2條清水廊道和重點入江、入海河流專項治理規劃。列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的146項治污工程,85項完成竣工驗收,11項正在調試,完成率較去年提高30個百分點。列入《淮河流域治污工程完善和重點斷面水質達標方案》的56項重點治污工程,已完成35項,調試7項,在建4項。截至2009年底,淮河流域已建成污水處理廠86座,累計鋪設主干管網3200多公里,日處理能力達250萬噸,其中2009年新建19座污水處理廠,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30萬噸。

(三)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

制定《江蘇省在用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檢測機構管理辦法》,加強監督、管理、指導和服務。2009年,已建成工況法檢測線158條,不透光煙度法檢測線74條。南京、常州、連云港等市已完成機動車場站布局建設規劃。委托20家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單位正式運行和9家檢測單位試運行,建立了機動車檢測數據月報制度。

(四)固廢污染防治

全力推進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置。加強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中回收的廢舊家電拆解企業的監管,5家廢舊家電定點拆解企業累計接收廢舊家電101.7萬臺,完成拆解64.1萬臺,拆解率63%,在全國試點省市中名列前茅。開展廢線路板、蝕刻廢液、含銅污泥經營企業的整改工作;制定加強再生鉛行業環境管理的政策措施,完善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設施在線監控系統,加強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管理。受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申請材料285份,經審查合格共頒發許可證235份;共辦理固體廢物跨省轉移125項,涉及企業145家,批準轉移固體廢物約27.3萬噸,集中處置了遺留的廢棄農藥324噸。開展了二惡英類POPS排放源、流通領域農藥殺蟲劑類POPS數據更新調查工作。全省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8019.91萬噸,綜合利用量7854.14萬噸(其中包括利用往年貯存量),綜合利用率達97.93%,處置量102.24萬噸,貯存量168.30萬噸;危險廢物產生量為126.04萬噸,綜合利用量93.02萬噸(其中包括利用往年貯存量),處置量33.68萬噸,貯存量1973.60噸。

(五)核與輻射防治

共完成各類輻射行政審批文件3000多份,4100家核技術利用單位全部核發輻射安全許可證。修訂核與輻射安全許可核準、環評審批、竣工驗收和監督管理等8個方面的工作程序,制訂了25類企業《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輻射安全和防護監督檢查技術程序》。開展放射源使用單位和廢舊金屬熔煉企業輻射安全監管專項執法行動,安全收貯放射性廢源232枚,放射性廢物5噸。舉行省市聯動的核與輻射事故反恐應急演習,完成突發境外核試驗應急監測任務和“神盾-2009”國家首次核事故聯合演習的應急監測任務。全省共處理輻射糾紛投訴與咨詢456起。全面推進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研發了省級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信息系統,積極開展田灣核電基地溫排水環境影響、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創新等課題研究。完成江蘇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異地遷建和配套實驗樓兩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并投入使用。

(六)污染源普查

全省普查工業源18.5萬個、農業源25.7萬個、生活源7.8萬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438個和220.2萬臺(套)農用機械,建立了省、市、縣三級污染源普查數據庫,編制了各級污染源普查技術報告,對污染源普查形成的各種數據資料進行全面、規范的歸檔,對重點污染源進行了動態更新調查。普查工作通過國家考核驗收,省級、南京市和連云港市的普查技術報告被評為全國一等獎,其中省級普查技術報告被評為全國一等獎的第一名。

(七)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下發《關于開展城市黑臭河流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完成了城市黑臭河流的排查工作,制訂了具體的整治方案。全省120條需進行整治的黑臭河流已開工113條。13個省轄市公眾對城市環境保護的滿意率平均為84.69%。組織張家港、大豐、海門三市開展農村環保試點,探索“防、治、管、考”有機結合的新路子。積極利用中央“以獎促治”政策,爭取中央財政資金3044萬元,支持52個村鎮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實施省“以獎代補”政策,省財政安排3000萬元,完成200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建設。組織開展全省第五批193家重點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和部分清潔生產審核重點企業的抽查驗收工作和咨詢服務機構考核工作。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