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三大原因催生今秋超強臺風
許映龍分析,“鲇魚”能成為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甚至全球范圍內最強的臺風,緣于三個有利條件:
一是低層有弱冷空氣的氣流輻合,高層氣流的流出較強,這樣導致“鲇魚”上下層氣流的配合比較好。
二是在“鲇魚”東邊的菲律賓呂宋島附近海域和我國南海東部海域的海溫都比較高,有利于它的加強。
三是在“鲇魚”生成后,其西側一個對流云團殘余環流的合并加入。
未來“鲇魚”體積變大的可能性較大
據氣象部門預計,“鲇魚”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穿過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將于19日凌晨到上午進入南海東部海面,并逐漸向海南東部到廣東中部沿海一帶靠近,有可能于22日下午至23日在這一帶登陸。
從降水來看,由于東北季風(冷空氣)冷空氣的勢力較弱,在弱冷空氣的配合下,“鲇魚”將對我國的臺灣地區,特別是臺灣北部山區和河口地區帶來強降水,對于我國華南沿海地區產生的降雨影響,主要還是臺風本體的降水。
從強度變化來看,“鲇魚”進入南海以后,在弱冷空氣和西南季風等有利因素的影響作用下,“鲇魚”體積變大的可能性較大。
從影響地區來看,根據目前的數據資料分析預測,“鲇魚”有可能于22日下午至23日在海南東部到廣東中部沿海一帶登陸。隨后可能會影響到海南、廣東、廣西等地。中央氣象臺和相關省區氣象臺將會密切關注“鲇魚”的“游動”路徑和強度變化等情況。
此外,許映龍還說,在繼10月1日至9日、14日至17日兩輪強降水過程的襲擊海南之后,此次“鲇魚”正面襲擊海南的可能性很大,它帶來的風雨影響將再次考驗海南水利、航運、交通、農業、旅游等行業的防范應對能力,各級有關部門須注意建筑物、農作物的防倒、水庫蓄水調整以及洪澇及地質災害的發生。公眾出行也要及時關注天氣信息,游客也盡量避免去海邊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