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地質災害高風險區移民是趨勢
據了解,今年因洪災引起的主要災害大多發生在中小河流;與此相對應,因災死亡的人數有70%~80%也都在中小河流。
“相對于大江大河,山區、中小河流的防洪標準確實比較低,但要讓所有中小河流的防洪標準都向大江大河的防洪標準看齊,也是不現實、不科學的。”向立云認為,“山洪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偏遠山區的移民是一種趨勢。”
向立云分析說,“一方面,移民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在國家總體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建立在城鎮化發展基礎上。同時要對一些特殊地區有一些政策扶持或鼓勵、傾斜政策,長期堅持、循序漸進。”
他告訴本刊記者,1998年洪水之后,國家出臺了災后重建的“32字方針”,其中就包括“移民建鎮”,但實際上移民并未脫離對土地的依賴,成為城鎮居民。“其實,現在有很多人從農村來到城市并有在城市謀生立足的能力和手段,就是因為戶籍問題而解決不了升學、就醫等問題,這就需要從政策上入手。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承載能力確實有限,不適宜過多人口居住,高風險區、高邊坡區不適宜人口居住就應該考慮移民,這還僅僅是從防洪減災方面考慮,有些地方還應該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因為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實現全面小康,從這個角度講,政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向立云強調,科學、合理的發展是最重要的。“國家正在做主體功能區規劃,我覺得,開展洪水風險區劃同樣必要”。他介紹說,根據洪水的風險情況對土地進行分區,這是一種比較好的防洪措施。洪水風險區劃通常將洪水風險區劃分為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一般開發區,以此引導洪水風險區土地的合理利用,減輕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防洪的非工程措施。
向立云透露,目前水利部正在開展《全國洪水風險圖》編制工作,主要是針對各地洪水風險程度進行分析,若能在此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程序對社會公示,則可引導洪水風險區域在建設和開發過程中,科學使用土地,有效規避風險。另外,它也是區域規劃的基礎,對未來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這項工作是2007年底由水利部正式立項的,”向立云說,“今年底第一期工作將結束。我們希望在15年之內把全國的大江大河流域的洪水風險圖都做出來,我們也希望各地方能把轄區內的洪水風險圖做出來。做出來之后,就可以以此為依據劃分各地的風險等級,通過風險區劃來管理人們的開發行為。這項工作完成后,國家防洪和減災的能力將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