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報告的幾名學生正在探討第二期的研究工作。本報記者夏永 攝
7名人民大學的學生,看到汶川大地震的災情后,歷時15天完成了一份長達4萬字的“震后恢復建議”,并送達了國務院。很快,國務院應急辦要求幾名學生加送幾份,并請他們到中南海會談。6月15日,學生們收到了一封來自四川省副省長李成云的信,對方表達了感謝之情以及進一步探討的期望。
災區學子心系家鄉
動機
羅杰是人大行政管理系2007級的碩士生。他戴著一副眼鏡,習慣穿襯衣、牛仔褲,個子不高,有些瘦弱。來北京上學已經5年了,言語間他依然難改四川口音:“這輩子恐怕都改不掉了?!?/p>
羅杰出生于四川巴中的一個小鎮,緊鄰重災區廣元。5月12日汶川地震時,羅杰的家鄉也震感強烈。震后整整1個小時,他都無法跟家里取得聯系,心急如焚?!笆謾C,固話,固話,手機……全都是一片令人絕望的盲音。當時急得都忘了還可以試試發短信?!?/p>
16點,揪心的電話終于撥通了。電話那頭的媽媽依然心有余悸:房子晃得特別厲害,墻都裂了。所幸的是,家人都平安無事。但羅杰還是放心不下,想趕緊回家去看看。
災區的消息開始接連不斷地傳來,一個比一個慘烈。很多地方的受災情況都比巴中嚴重得多。羅杰看得坐立難安,萌發出回四川當志愿者的念頭。
就在這時,5月13日,羅杰所在的公共管理學院召集學院所有的四川籍學生召開會議。會上,該院書記秦惠民教授一邊安撫學生焦慮的情緒,一邊教育學生不要盲目行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聽了秦惠民的話,羅杰冷靜了許多,看看自己單薄的身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去災區救援恐怕也出不了多少力。
不上前線只做報告
方向
捐了款、獻了血之后,羅杰開始思考如何能發揮自己的所長,為災區再做點事。他當時正跟導師唐鈞教授主攻政府危機管理這個方向,正好可以學以致用。
有了這個想法之后,羅杰立即跟自己的兩個老鄉聯系。他們是行政管理系07級碩士生譚毅和法學系07級碩士生何耀。羅杰告訴他們自己想做一份災后重建的研究報告,三個人一拍即合。
這時羅杰又碰到了一個滿臉焦慮的老鄉——德語系04級的本科生雷柳倩。她是成都女孩,正忙著為災區四處搜羅帳篷,但收效甚微。一聽羅杰的想法,她眼鏡一亮,說:“我也要參加!”
隨后,社會學系04級的本科生張冬凱、行政管理系05級的博士生劉伯志、行政管理系07級的碩士生劉承丞也積極加入。作為其中唯一非巴渝人士,天津人張冬凱說:“我們現在都是四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