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瘡痍的汶川大地震災區,是我國大熊貓主要棲息地和大熊貓野生種群的分布區。記者昨日獲悉,我省本有大熊貓棲息地144萬公頃,地震后通過衛星圖片初步判斷,其中約有12萬公頃“過去森林茂密、現在全部裸露”。野生大熊貓的生存狀況堪憂,可目前野外條件還不允許巡護人員直接到達現場……
個案
小河溝自然保護區受災
今年4月23日與大熊貓的親密接觸,是四川小河溝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與大熊貓最近的邂逅。“地震時,我們都在平武縣城的辦公樓,慶幸的是,整個保護區沒有人員傷亡。”保護區副主任鄢蜀歧說,地震后他們被分成了兩撥,輪流支援受災嚴重的南壩鎮,同時完成保護區內部的重建工作。保護區離縣城很遠,山垮得很厲害很難進入,主任薛才喜冒險去了一趟,拍下了一些觸目驚心的照片:本來平整的柏油路,拱了兩三米高;看似不可動搖的威嚴大山,成了一盤散沙,曾經的綠色濃蔭被黃色的裸露山體所替代,還有的山,如同被硬生生劈了一圈……根據省林業廳提供的數據,整個小河溝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為28277公頃,在全國第三次調查中,統計到了28只大熊貓。地震讓該保護區的森林覆蓋率下降了5%,至于震后大熊貓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的災后調查。
數據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損毀12萬公頃
昨日,國家林業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地震災區大熊貓棲息地面積2850萬畝,占到全國大熊貓保護棲息地的83%,野外大熊貓數量1400只,占全國大熊貓種群88%。地震中有49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不同程度受損,80萬畝大熊貓棲息地徹底損壞,占重災區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的8.3%。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總工程師嚴旬特別提及了四川,“通過我們對衛星圖片的初步判斷,預計嚴重受損、毀壞的大熊貓棲息地在12萬公頃左右,基本上全部沒有了。過去是森林茂密,這次地震后,全部裸露。”
影響
大熊貓食物和健康受威脅
這些數字的背后,對大熊貓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野生動物在野生狀態下,如果不是被直接砸死,應該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在于它的棲息地的變化。”嚴旬分析說,特大地震災害引起的山體滑坡和森林大面積的損毀,對大熊貓野生的種群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首先是破壞和影響當地生態和大熊貓的棲息地。植被破壞后,會形成荒蕪的跡地,導致該區域內的部分動植物生境將喪失,威脅當地動植物特別是珍稀動植物資源的生存和生長。造成大熊貓住宿的洞穴受損或坍塌,或造成大熊貓喜于居住樹洞的干樹可能斜倒,還使大熊貓活動路線遭到不同程度阻隔或破壞。其次影響了大熊貓的食源。保護區內水體污染,一部分大熊貓賴以生存的箭竹被埋沒和砸毀,威脅到大熊貓的健康和食物安全。三是干擾了大熊貓的正常生活。大面積、大區域的山體垮塌,給大熊貓的遷移造成自然阻隔,也使很多地方的大熊貓個體之間失去相互聯系的通道,形成“生殖孤島”,進一步加劇了大熊貓的瀕危。
不過,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還是持樂觀態度。該負責人表示,我省的大熊貓棲息地一共有144萬公頃,被完全損毀的不到總數10%。此外,大熊貓經過幾萬年的進化,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生存能力也很強。雖然森林被損毀對大熊貓有影響,但不是致命的。
應對
嚴密監控大熊貓棲息地的竹子
國家林業局表示,在山體垮塌的地區,第一手資料還拿不出來。而一旦條件允許,要求在第一時間了解野生大熊貓有沒有野外死亡或受傷,一旦發現受傷,會采取緊急的救護措施。 同時對大熊貓的棲息地和受損情況做出評估和監測,對大熊貓設施損毀給予修復,下一步還要對大熊貓棲息地的竹子進行嚴密監控。據悉,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地震后,國家林業局曾監測到局部地區出現大面積竹子開花枯損。本報記者 張歐
○相關新聞
地震對我省生態環境影響深遠
本報訊(記者 張歐)近日,四川省林業廳組織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等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采用衛星遙感影像資料、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等科技手段,對我省林業地震災害損失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地震區域是我省生物多樣性富集區,生活或分布的陸棲脊椎動物有419種,其中大熊貓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7種,國家級珍稀瀕危植物24種,共建有37個自然保護區,保護面積2498.1萬畝。地震造成植被大量破壞、地貌分割,每個保護區不同程度受到損傷,形成大量“島嶼式”斑塊,“孤島效應”對10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2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影響較大,地震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十分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