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十二五期間,北京老齡人口將達到340萬。老齡化社會讓北京的城市發展面臨巨大挑戰。日前,北京市政協召開“促進北京養老體系建設重點提案辦理座談會”,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探索開展養老護理保險試點等方式,繼續提高養老保障水平。
現狀:47萬人需要護理型養老
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戶籍老年人口已達226.6萬人,占戶籍人口的18.2%,預計2015年,本市老年人將增長到340萬人,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調查顯示,全市戶籍老年人口中80歲以下的老年人口為194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85.6%;80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32.6萬,占14.4%;生活不能自理和生活半自理的老年人口約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4%,人數為32萬人,按此比例,十二五期間,將會有47萬老人需要護理型照顧。
近日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等針對本市養老問題,通過視察、研討網調等方式進行調查。調查顯示,99%的80后確定無法贍養父母。這意味著“十二五”時期,本市對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將大幅增長,特別是對專業化機構康復護理服務需求將日益增長。
問題:選擇依托社區居家養老僅占半數
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366所,共有養老服務床位55809張,平均每百位老人擁有床位數2.48張。但因為價格、位置等原因,去年全市養老機構的5萬多張床位中,只有27054張床位收住老人,有兩萬多張床位空置。
市政協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4000多位參與調查的市民中,希望將來入住養老機構的占參與調查總數的24.5%,遠遠高于政府所預期的4%;選擇依托社區居家養老的占53.3%,明顯低于政府所預期的90%。
另外在配套醫療服務方面,大多數養老機構沒有醫療服務,即使有醫務室也難于應對老年病、慢性病的日常治療和康復工作,公費醫療、社會醫療保險等制度尚未完全與養老機構銜接,入住老年人普遍存在醫藥報銷難的問題等等。
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應對老齡化社會的經驗還很有限,需要逐步摸索進行。
建議:改“集體養老”為“就地養老”
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養老問題要由政府、社會和家庭三方聯合解決。
市政協委員建議,發揮社區組織的優勢,改“集體養老”為“就地養老”。 隨著老年福利制度從傳統的救助型向普惠型轉變,政府在財政能力不足的現狀下,應提倡“花錢買服務”的消費理念,逐漸加深民眾對居家養老服務的認同感。建立養老服務培訓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對于一些專門針對老年人建設的新型社區給予政策上的鼓勵與支持,使得養老服務真正落到實處。(記者 王歧豐)
■馬上就訪
探索養老護理
保險試點工作
針對調研報告和市政協委員的建議,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將研究建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福利養老金科學增長機制。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市民統籌。鼓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探索開展養老護理保險試點工作。在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繼續提高本市養老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