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上提出:中央財政將設立專項資金,今年安排100億元,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行“以獎代補”。制定重點行業能效、排污強度“領跑者”標準,對達標企業予以激勵。 |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2月19日訊 (記者焦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上提出:中央財政將設立專項資金,今年安排100億元,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行“以獎代補”。制定重點行業能效、排污強度“領跑者”標準,對達標企業予以激勵。
這并非中央財政首次安排大氣污染防治“以獎代補”資金,去年10月,財政部發布消息,稱中央財政安排50億元資金,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財政部表示,該項資金以“以獎代補”的方式,按上述地區預期污染物減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濃度下降比例三項因素分配。
針對此次中央財政100億元的專項資金,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教授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這筆治霾資金應該針對不同大氣污染源,采取不同的政策區別對待,把錢花在刀刃上,杜絕浪費。
宋國君首先肯定了設立專項資金治理大氣污染的積極意義。鼓勵地方政府重視空氣污染問題,國家出資“以獎代補”,這表明了國家希望空氣污染盡快得到控制的堅定決心。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做污染源解析,宋國君教授認為,知道污染從哪兒來后,還需要嚴格控制污染源。排污許可證制度是控制污染源的有效途徑,單純解析污染來源并沒有多少價值。
宋國君教授建議,針對不同大氣污染源要采取不同的政策區別對待,將有限的資金有效利用。在工業污染方面,他強調污染治理主要是企業的責任,而政府的責任在于監管。他認為,對企業而言,達標排放是企業的責任,不應有任何獎勵。
他認為,移動源污染方面,如果國家有補貼的話,這將是個復雜的問題,需要一項項細化。比如老舊車輛補貼,為什么要補貼,補貼多少,怎么補貼,都應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面源污染控制的主要責任者是地方政府,政府應對建筑工地、馬路等負起責任。他認為控制面源污染國家不適宜補貼,原因在于國家財政用于污染治理是在有限的領域,而不是隨便撒錢,容易造成不公平。
宋國君指出,大氣污染治理是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不是投巨資就能馬上見奇效。如何將這一利國利民的舉措落在實處,還需要謹慎的論證和詳細的實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