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者張國威晨練歸來,在傳達室收到期盼和等待了很久的《朋友》。
回家后拆開一看,卻發現是終刊號,一下子感到說不出的難受,幾乎要掉眼淚。“當時,就像一個真的朋友要永遠離我而去一樣。”張國威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情。
讓他如此難舍的《朋友》是目前中國唯一一份為同性戀群體提供心理支持和艾滋病預防意見的中文雜志。因為其主要贊助商福特基金會停止了資金支持,這個雙月刊遭遇停刊的命運。
張國威從2001年開始成為這份雜志的忠實讀者。他說,9年來,這份雜志打開了他的眼界,幫助他和伴侶保持健康,贏得身邊人們的接納和認可。
1996年,時任福特基金會中國辦事處生殖健康項目官員瓊·高芙曼首次來中國時發現,在當時的中國同性戀行為遭受很大的歧視,不被社會認可,而且很少有公開的機構為同性戀者提供幫助。
當1998年瓊·高芙曼聽說了中國同性戀問題專家張北川和他創立的在同性戀群體中傳閱的《朋友》雜志后,決定提供資金支持。
但如今,哈弗大學醫學院學者高芙曼已離開福特基金會,而基金會也把在中國的工作重心轉向青少年性教育,不再為《朋友》提供資金支持。
“最后一期的《朋友》已經送抵它的讀者手中,包括MSM(男男性接觸者)群體成員、艾滋病患者、專家、記者、官員和社會活動家。”張北川說。
《朋友》每期印刷1.5萬冊需要50萬元人民幣經費。“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份雜志,尤其是它所起的中立作用,以及它發出的來自MSM群體的聲音,中國的艾滋病預防和MSM社區發展會是什么樣。”瓊·高芙曼說。
她說,在中國,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機構,從2002年以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處理了許多有關艾滋病的敏感問題,著實令人欽佩。
“然而,政府的努力雖然很有必要,但遺憾的是它不能完全阻止人們對艾滋病感染者的排斥和歧視。”她說。
來自中國衛生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約有74萬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然而,新發感染者由2005年7萬人下降2009年的4.8萬人,其主要原因是近兩年中國政府貫徹落實一系列有效的預防干預政策和措施。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潘綏銘表示,《朋友》成功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它給同性戀者帶去鼓勵,并幫助社會大眾了解了這一群體。
中國男同健康論壇主席童戈說,在當今的中國,男同性戀者逐漸被社會和政府認可,在很多城市,同性戀群體已經走出地下世界。
但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倫理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邱仁宗教授認為,“《朋友》應該后繼有人”。他說,在性傳播已經成為艾滋病主要傳染途徑的今天,我們一方面要大力進行性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要防止對不同性取向和性行為的污名化和歧視。(記者勿日汗、曹國廠、楊定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