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起來,“嫁給誰”是個人的婚姻自由;但“愿嫁誰”這個現象折射的是一個社會的潛在共識——價值判斷。
也許我們可以理解女大學生愿嫁“富二代”的個人選擇,但能否認同婚戀選擇“趨利”的社會“共識”?這背后反映了婚姻觀念的進步還是退化?
針對前不久公布的一份《廣州女大學生價值觀調查紅皮書》,學者李銀河日前在與大學生交流時,對于那些想要嫁給“富二代”走捷徑,放棄自我實現的女生表示,“我是比較失望的”。那份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女生愿嫁“富二代”,理由是可以少奮斗很多年。
由于學者李銀河的焦慮糾結,立刻引起網上見仁見智的議論。
有人說,“愿嫁"富二代"不是"非富二代不嫁"。輿論不能將女大學生傍大款的現象人為渲染和放大,甚至將之"妖魔化"成一種群體標簽;況且,"富二代"不是罪惡的同義詞。”呵呵,我很想贊同,但又不得不承認,在物欲橫流的當下,別說柏拉圖式的愛情早已蕩然無存,就是曾經啟蒙了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不愿做玩偶的娜拉式的女性主體意識的自覺,也變身成為被遺忘角落里的古董,淡出人們的記憶……今天真正能跳出金錢物欲的人的確也不會很多。再說了,走在“奔小康”的路上,誰敢“仇富”哦?更不敢“妖魔”愿嫁“先富起來的人”的女大學生們。
也有人說,婚戀應以感情為重,婚姻的幸福遠不是可以單純用金錢來衡量的。然而,我想到的是:愛情這個話題,除了詩詞歌賦的千古傳唱,在現實生活中,愛情對象的選擇在不同的時代總是被附加上一些標志性的“符號”,遠的不說,就看咱們身邊的變遷,它也在不斷豐富啊——從1950年代的找勞模到1960年代的嫁工農;從1970年代的挑軍人到1980年代的看學歷,再到如今的傍大款嫁富豪。若一個社會的擇偶風氣從“政治化”的考量變換為“趨利化”的考量,這種婚戀價值觀似乎也扯不上什么“與時俱進”吧?當一個社會里缺失了對正義與高尚的崇拜,淡漠了對自尊與尊嚴的訴求,何談還有追求真正愛情的精神底蘊、文化氛圍?所以,如此強大的富豪氣場,震懾的恐怕就不只是女大學生了,就草民所知,貪官們也有傍大款的,大學校長也有愛大款的,法官律師也有看大款臉色辦事的……所以,表面看起來,“嫁給誰”是個體的婚姻自由;但“愿嫁誰”這個現象折射的是一個社會的潛在共識——價值觀。
在這場爭論中,一方面,有年輕一代直白地表示“愿嫁富豪”而對奮斗毫無興趣;另一方面,亦有某些過來人高調地表示“愿嫁誰”都“合情合法”。當人們回避對一種有爭議的社會現象做出合理的道德評價的時候,當一個社會的潛意識拒絕激烈而精彩的思想碰撞的時候,當心憂天下的人越來越少的時候……那么,道德的灰色崇拜彌漫之時,精神退化之日則近在咫尺。
因此,對學者李銀河的焦慮,草民由衷敬佩。對女大學生想要嫁給“富二代”走捷徑,這個過去被人所不齒而如今正悄然被人們接受的事實,筆者小聲問一句:這背后反映了婚姻觀念的進步還是退化?我倒以為,這是我們這個浮夸浮躁浮華時代的必然現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嘛!當一夜暴富的神話在地球村里不斷上演的時候,當豪車、豪宅以金錢和品位的名義奪人眼球的時候,當男女明星們紛紛投入富豪懷抱的時候,誰不想找一條不勞而獲,少勞多獲的捷徑?不是嗎,放眼世界,只要能夠“獲利”,就一定有人趨之若鶩,教授頻頻抄襲,商人熱衷于造假,官員大搞形象工程……
然而,筆者以為,我們更該反思的是:盡管世界變小了,但中國社會畢竟剛剛踏上富裕之路,我們是不是過早地染上了“富貴病”?也許我們可以寬容女大學生“嫁給誰”的個人選擇,但中國的崛起終歸還需要很長時間的艱苦奮斗,更需要的恐怕是年輕一代包括女大學生在內的奮斗精神。
難以實現的夢
女大學生想嫁“富二代”,本無可非議。借助婚姻獲取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大的財富、更多的幸福,想必是大多數出身平民的“草根女”的共同愿望吧。
但如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事情就會變得很復雜。在任何社會,婚姻都不僅僅是一種個人行為,而且是特定社會關系的產物;在任何社會,富人和普通人之間都存在一定的階層鴻溝?;橐鏊哂械纳鐣饬x,因社會階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對于富人階層來說,婚姻首先被當做保全富有地位的一種手段,而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婚姻只是生活中難以回避的現實。
美國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機會平等的社會,林肯就說:“我們期望哪怕最卑微的人也能像其他人一樣有機會去致富?!钡珜嶋H上,平民要想躋身精英階層,也著實不易;富家白馬王子愛上灰姑娘的事兒,不是沒有,但多發生在童話世界和藝術作品之中。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就曾指出:美國的富人階層通常又稱“上流階層”,主要由極有權力的企業領導人、政治家和軍事領袖三部分人構成。他們享有高度集中的權力、財富與聲望。這些權力精英一般來自至少具有兩代發家史的富裕家庭;父母出生在美國;白人男性;來自城市社區;上過著名的大學;等等。在這些處于權力結構最高層的人與不分享這種權力結構的人之間,存在的那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遠非通過婚姻就可以得到填補。
日本的階層結構也早已固定化,在婚姻關系中形成較為牢固的“階層保護的屏障”,所謂的“精英閨閥”,就是指以舊貴族為中心的名門望族,作為戰后新興勢力的財界望族以及政治權力者家族之間構成一種封閉而穩定的婚姻網絡。在這個世界中,除了他們在政治方面和經濟方面的實力之外,他們在財界、政界、學界布下的層層婚姻親緣的關系網,顯赫地標明著他們在各界作為實力者的存在。財富和政治權力就是這樣作為上層社會鞏固其地位不可缺少的兩大要素;而作為長期確保其地位的有效手段,他們利用婚姻,并促使其最終形成有力的家系閨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