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全球金融危機再次證實了中國模式的生命力,提高了它的威望。中國模式從西方思想中吸取了與建設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有關的東西,這使中國模式具有吸引力。世界是否準備應對中國的挑戰,并利用中國的經驗造福人類,世界能否與中國一道建立平等、互利和有效的戰略伙伴關系?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類的未來。
俄羅斯《新聞時報》近日刊登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雅科夫·別爾格爾的一篇文章,題為《新的領導者》,副題《世界準備好迎接中國挑戰了嗎》,摘要如下:
中國不會西方化,而世界將會中國化
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國家,能夠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完成兩次全面變革。更何況,在世界數千年的歷史中這只是一個短暫的瞬間。
中國第一次極為深刻的變革是在60年前發生的,它擺脫了封建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壓迫。中國在共產主義、集體主義和全面統一的旗幟下努力建設新生活。第二次是在30年前,中國開始了改革。主要方向是向世界開放,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實現多種生活方式。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其歷史發展中實現了史無前例的飛躍,同時保持了政治及社會穩定,沒有損害民族團結和國家的領土完整。
在借鑒了許多外國東西的同時,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它的經濟迅速發展,許多專家早在本世紀初就預見到中國將變成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世界金融危機加快了中國的這一進程。順利地實施完善國家經濟的規劃,中國正引領整個亞洲走出危機,促進全球狀況的好轉。
世界舞臺上正在出現一批新領袖的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其中首先是中國。但是愿意追隨美國的國家和人民會減少嗎?北京在地緣政治、經濟以及文明方面的作用會提高嗎?
今年夏天英國人馬丁·雅克寫了一本書《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央帝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終結》。他回答了上述問題。
雅克認為,當代中國正在重返儒學,中國不會西方化,而世界將會中國化。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上海將取代倫敦和紐約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人民幣將取代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漢語將與英語競爭。儒學將在世界盛行。但這種預測與現實相差太遠。
中國大概會在GDP總量上趕超美國,但這不會發生在今后10年—20年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