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名華為員工被要求在明年元旦前主動辭職。近日,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對這些工作滿8年的員工提出以上要求,他們辭職后可再與華為公司簽訂1~3年的勞動合同。由于華為是著名的標桿企業,因此,這一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馬上引起轟動。
對此,更多業內人士擔心的是,華為的這種做法,將很可能讓更多企業效仿。
華為調整是受新勞動法影響
據了解,華為的這一非常舉動,主要是為了應對即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勞動合同法》。該法規定:勞動者在滿足“已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的條件后,可以與用人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成為永久員工。
中山大學特聘客座教授、廣州亞洲國際大酒店人力資源部總監藍國慶分析認為,華為此舉主要是為了避免與部分員工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據介紹,《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的用工制度從法律的高度加以規范,確實為中國企業未來的勞動用工與工資總額增加了不少“限制”。
藍國慶表示,華為采取這種做法,不外乎就是因為《勞動合同法》規定在“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的”這一情形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此,華為這一做法,很可能是為了避免與工作了近10年的員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華為此舉被指“逃避社會責任”
華為近萬名員工“主動辭職”事件經媒體報道之后,不少人指責此舉存在“逃避社會責任”之嫌。廣州一位人力資源專家認為,華為這樣的做法是不妥當的,“從道義和企業的社會責任來講,這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為,不但有損企業的良好形象,更會傷了員工的心,叢而必將降低了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而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種規避法律責任,是帶有一定的‘故意’成分的行為”。
一位網友表示,“華為應對新勞動法,開了個惡劣的先例。他們以企業強勢的權力,威脅利誘萬名員工‘主動辭職’、自選去留,實際上就是老員工的工齡一次性買掉,進而化被動為主動,變相清洗和裁員”。還有一些網友認為,華為這一舉動,“為一些企業名正言順地清理老員工指明了方向,炒掉員工可以美其名曰為‘自動辭職’”。但對于處于弱勢地位的員工來說,“主動辭職”卻實為無奈之舉。
人力資源業內人士擔心更多企業會效仿
據了解,雖然《勞動合同法》給很多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沖擊,但企業頒布實施之前大規模辭退、清理員工的現象并不普遍。
近日記者隨機采訪了近10位大型國企、外企的人力資源部門經理和員工,受訪者均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并沒有發生類似現象,但都表示自己“多多少少地聽說過一些企業在趁著新勞動法生效之前這段時間炒掉部分員工”。
而對于華為要求近萬名員工“主動辭職”一事,業內人士則擔心這有可能會引發一些企業進行仿效。
“華為的這一舉動,確實讓人感到匪夷所思”。而廣州市銳旗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希宏表示,華為讓部分員工“主動辭職”再簽訂新的勞動合同的做法“是值得理解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希望通過此舉來保證企業的競爭力”,但這一舉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他擔心“企業對勞動法的誤讀可能會被因此而放大”。
據介紹,由于《勞動合同法》偏重于維護勞動者的利益,因此,在很多人看來這部法律就是一部“員工保護法”。
很多企業都擔心隨著《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后,企業的用人成本會大幅增加、在招聘員工時會遭遇“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困境。
楊希宏認為,很多企業對《勞動合法法》感到不適應甚至是恐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勞動合同法》存在著誤讀。
據介紹,這些企業擔心新法實施后會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已經有一些企業在《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之前有所動作。
“因為華為是標桿企業,如果連華為這樣的企業都如此理解勞動法并且采取這種做法,那么最好的選擇就是跟隨”。楊希宏說。
東莞智通人才大市場副總經理竇常忠也認為,華為的這種做法,將很可能讓更多企業效仿。
事件回放 華為10億元調整人力資源
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制造商——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近期啟動自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力資源調整計劃,在適應即將實行的新勞動法的同時,也成為其管理層痛下決心根除公司內部“工號文化”、提升新進員工士氣的一劑“猛藥”。
10多年前華為“先辭職再競業”的風暴再度襲來,工作滿8年的員工需提交辭職申請再競爭上崗。所有自愿離職員工將獲得相應補償,工作10年的大約可以拿到20萬元的補償金。
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調整可能涉及7000人,華為可能付出超10億補償金,此舉是人力資源的正向淘汰。
據悉,華為某地研究所約有30人需遞交辭職申請,“沒有聽說有人因為這個要離職的”。大部分員工依然保留公司虛擬受限股資格——華為2002年公布的虛擬受限股執行價每股凈資產2.62元,2006年已達3.94元。
“公司希望通過這次人力資源變革破除工號文化積習。”華為公關部人士承認,此前公司這積習影響了新老員工的和諧。
華為6萬多名員工中,工作8年以上的工號基本都在20000號內,未來這些代表資歷、地位的原工號將取消并重新排序。華為總裁任正非的工號或許也不再是可畏的“001”。有老員工稱這是一記“一次了斷”的兇猛出手。
“華為在新老員工之間收入分配不公一直為外界詬病,也成為內部分裂的隱患。華為這么做是為后續人事改革做鋪墊。”有內部人士指出,華為老員工看不起新員工,事實上影響了士氣。綜合
“華為員工“自動辭職”事件發生以后,與此有關的新《勞動合同法》聚焦了公眾的視線。
對于該法律,有很多企業擔心,用工成本會因此提高,削弱產品的競爭力;也有一些地方政府擔心,執行新《勞動合同法》會對地方招商引資造成打擊,失去原有的“低成本”優勢;還有人擔心,我國勞動力嚴重供過于求,提高了用人成本可能減少就業,反倒不利于勞動者。
那么,新《勞動合同法》對于企業來說究竟是禍還是福呢?有關學者、人力資源專家和企業HR總監應邀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