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證監會:券商須讓投資者理解"買者自負"原則 加強投資者教育 -北京:企業拖欠工資最高罰款3倍 出口企業調查:與人民幣升值賽跑 -民政部加緊慈善立法 將改變管理缺位現狀 將簡化捐贈免稅手續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來 粵年產一個百萬人口縣 06年200萬夫妻離婚 -滬深總市值首破18萬億 股市收盤下跌 B股持續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動人員檔案新規:不入社保不能存檔 滬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四大鋼廠聯手開發海外礦產資源 中鋼協駁斥"中國鋼鐵威脅論" -新企業破產法將推出 政策性破產明年終結 鼓勵銀行向小企業貸款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中國明確義務教育政府負全責 經費須報人大批準 部分高校擬改名
“煤老板家鄉”為何難留錢?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0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記者 王炤坤 葉健

山西煤老板在省外有財大氣粗、大把花錢的名聲,他們的家鄉近年來卻出現了投資“貧血”。山西省多名政協委員提出,近年來山西經濟總體發展良好,但由于煤老板大量轉移財富、區域經濟結構單一、投資環境欠佳等原因,山西資金外流現象十分嚴重,使得經濟結構調整中重點發展的高新行業、中小企業遭遇“貧血”危機,嚴重影響山西的可持續發展。有學者指出,給山西進行“止血”和“補血”刻不容緩。

深陷“失血”困境

近年來,山西“煤老板”在全國火爆的樓市、車市中的“火爆表現”,大大提升了山西的“社會知名度”。歷史上山西人有錢,現在也不少,這就是煤老板展示給我們的“山西印象”。

中國社科院近期發布的《2006年:我國中部地區發展報告》顯示,2005年山西全省GDP為4142.2億元,人均GDP為12283元,在中部六省中居第1位;財政總收入757.9億元,增長4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914元,在中部排第2位。

尤其是自2002年煤炭價格走高以來,山西人、尤其是煤老板們的腰包日漸豐盈。據統計,2005年山西人均儲蓄存款12萬元,比全國平均值高出1200元。

然而,山西由資源產業積累起來的大量資本,并沒有在山西進行大規模的再投資,相反,“資本肥水”外流甚至外逃現象正日益加劇,成為了山西全省上下一塊無法釋懷的心病。記者從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了解到,2006年山西存款8000余億,本地企業從銀行貸款4868億,中間存貸差達到3500億左右,存貸差占存款總額的比重為40%左右,高出中部6省第二高的河南9.9個百分點。

“換言之,這3500億,銀行都投到其他地方去了,等于山西變相支援了其他地方的建設。” 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的有關負責人說。

煤炭是山西人的“財源”,但專家預測,山西的煤最多還可挖70年左右。因此盡快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非煤產業勢在必行。然而,作為結構調整中重要內容的中小民營企業、高新技術行業,卻因山西經濟“失血”過度而遭遇了投資“貧血”。山西省政協經濟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在此次政協會議上稱: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問題突出,主要體現在獲取銀行貸款的小企業比例低和戶均貸款數額的下降上。

緣何“肥水”難留?

人們對山西資金外流最直觀的認識來自于聲勢浩大的煤老板購房團。近年來,山西大批煤炭富翁在北京、上海等地四處出擊,出手闊綽,一擲千金,動輒祭出“團購”十幾套,甚至幾十套別墅等高檔住宅的“壯舉”。坊間流傳,在北京,來自山西的購房者大約占到了外地進京購房者的40%。“山西煤老板購房團”與“溫州炒房團”南北呼應,成為近年中國樓市的兩大別樣景觀。

因煤老板外地置業舉家外遷而導致了多少資金流失,目前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數據,但山西多家研究機構稱,這一數字保守估計在100億以上,是山西資本外流的一個重要通道。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大批山西煤老板們攜資外遷呢?記者接觸了部分煤老板了解到,山西地處內陸,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促使煤老板們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是原因之一。此外,煤炭開采是高風險行業,煤老板們更愿意將自己的家安在遙遠的異地,如此一旦出事可以避免很多麻煩。而一旦獲利,異地消費可以避免更多的非議。

然而,還有學者尖銳指出,煤老板們“攜資外遷”還在于他們試圖逃避自己的社會責任。私挖濫采、礦難頻繁、污染嚴重、地下水系遭到破壞……經過多年的開采,山西的生態環境極度惡化,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部分煤老板在外地購豪宅買名車,賺足錢后一走了之,留下爛攤子讓無力舉遷的普通百姓生活其間,成為“生態難民”,其實質是不愿意為自己所破壞的公共環境承擔應負的修復責任。

除了高消費,山西不夠完善的投資環境和投資渠道是導致資金外流的另一重要原因。多年以來,國家對山西“能源基地”的定位,造就了山西省畸形單一的產業體系,后果之一就是除了煤炭及其關聯產業之外,山西沒有更多的產業能提供好的投資機會。一位銀行業內人士指出,不是銀行嫌貧愛富,只因山西確實沒有好項目,而煤焦行業的中小企業發展風險大,銀行一般很難放心放貸。

有學者認為,山西投資環境不好表面上是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癥結則在于“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地方官員沒意識到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這導致了他們往往違背市場經濟客觀規律行事。

“止血”和“輸血”綜合治療

有學者認為,山西付出環保、生態等極大代價掙下來的一大筆資金,通過各種形式大量流失,這使山西經濟結構正成為一種在再生產過程中損耗與補償極不對稱的衰竭性經濟結構。因此,吸引和留住這些資金使之服務于山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迫切。

如何才能讓本地資本“落地生根”?山西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馮子標教授簡要開出藥方:一是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主要是引導民間資本充分進入競爭行業,國有重點企業也要引入民營資本,發展混合經濟;二是培育新興支柱產業,如新型煤化工、裝備制造業、新型材料業等資本密集行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旅游業,讓逐利的資本找到增值的“生長點”;三是要優化資源城市的消費環境,提高休閑、消費和文化娛樂的綜合承載功能。

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局長劉元認為,像山西這樣的中部資源經濟大省,應當通過金融創新解決“錢留不住”和“資本、項目不對接”的問題。他建議應當建立政府、企業和銀行的三方經常性對接機制,同時在法規和政策的范圍內鼓勵地方金融機構延伸服務,發展區域銀行,盡快啟動“晉商銀行”,促進本地資金再投資。

留住本地錢,廣招四方財,大力引進外資進行“補血”。實際上,山西省已經邁開了“引進來”的步伐。山西省在“十一五”規劃中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5年內全省至少要完成1.6萬億的固定資產投資,這比“十五”期間的5900億增加了1萬多億元。為此山西省先后赴上海、香港等地舉行了大規模的招商引資活動。

同時,國家正在山西實施全國“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試點”,通過建立煤炭開采的補償機制,如資源有償化使用、征收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基金,從機制上解決煤炭工業和煤炭主產區的“經濟貧血”問題。

來源: 新華社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