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生命禁區”的綠色動脈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8月初的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正是最炎熱的時候,記者隨中國科學院第三次新疆綜合科考考察團在被譽為“工程奇跡”的沙漠公路上穿行。
圖為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謝震霖攝
一片黃沙
塔克拉瑪干沙漠地處中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心,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約400千米,整體面積達33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平均年降水約50毫米,最低僅有數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極端干旱的氣候條件,以及劇烈的風沙活動嚴重影響著區域內生態環境。塔克拉瑪干沙漠也被稱為“死亡之海”“生命禁區”,占新疆總面積的近20%,在“生命禁區”建公路,初衷是什么呢?
圖為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國網 王振紅攝
記者在考察中了解到,在這片沙漠腹地蘊藏著海量的油氣資源。30多年來,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在這里發現了克拉2、迪那2、哈得、塔中等32個大中型油氣田,年油氣產量當量達3182余萬噸。為方便油氣勘探、開發和運輸等,1995年9月,輪臺至民豐的首條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通車。此后,“綠色動脈”在沙漠中延伸,目前,新疆已陸續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建成六條沙漠公路,總里程達1770公里,“死亡之海”里公路已經連接成網。
一條綠帶
公路會被流動的“沙海”淹沒嗎?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常青解答了記者的疑問。
圖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常青。中國網 王振紅攝
沙漠筑路難,養護更難。“公路保護就存在防沙阻沙問題,”常青介紹說,通過觀測掌握風沙運動規律,在沙漠公路旁使用碾壓蘆葦栽植草方格,扎設高立式沙障等機械防沙措施,可有效防止風沙掩埋公路。“但是這些防沙措施基本上幾年之后就失去了防護作用。因為風沙的掩埋、沙丘的前移以及沙塵將扎設的蘆葦吹走,都是造成機械防沙失去功能的原因。最后經過多年研究,決定采用生物防沙的措施來保護這條公路。”從2003年開始,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實施防護林生態工程——在主公路兩側種植70余米寬的林木帶,總面積達到3500多公頃,種植2000余萬株抗逆性強的檉柳、沙拐棗、梭梭等防風固沙優良植物,有效減緩了公路兩側沙漠的流動速度,阻隔了流沙對公路的反復襲擾。常青解釋說,“塔克拉瑪干沙漠是非易林區,選種什么植物、采取什么防護模式都是個問題,因為不同的地形,沙丘前移的形式不一樣,像沙丘的頂端,它是以風蝕及沙丘前移壓埋為主;在隴間的平地,風沙流流速非常快,以風沙前移為主;平地跟隴間的過渡段,兩種形式都有,所以說我們的防沙林帶,不同的地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林木帶寬度大概七八十米,但有的林帶就分了幾條,既要阻沙,又要固沙,又要有一定的積沙帶。”
圖為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 謝震霖攝
為了公路的暢通,檉柳、沙拐棗、梭梭等植物如何選擇呢?常青介紹說,“梭梭抗沙埋、耐鹽、耐旱,但是不耐澇。所以在沙漠公路上使用最多,但是在隴間有黏土層的地方,如果灌溉出現積水就表現較差,嚴重時會出現死亡現象。沙拐棗由于水平根系發達,抗沙埋,是防風固沙的先鋒植物,主要設置在防護林帶的外圍,當被風沙壓埋后,壓埋的枝干會生出新的根系,使沙拐棗很快從壓埋的地方長起來,是阻止風沙危害的第一道屏障。但是沙拐棗不如梭梭、檉柳耐鹽,在地下水含鹽量較高的地方就不能配置沙拐棗。所以種植的植物各有特點。”
圖為沙漠公路旁種植植物。中國網 王振紅攝
109個紅點
為灌溉防護林,每隔4公里建一口水井,以實現滴灌澆注。截至目前,沙漠公路沿途共打了109口水井。“沙漠中的太陽能供水站為綠化工程提供了水源,早期使用柴油機發電成本高,使用太陽能每年能節約成本768萬元。”常青介紹說,“公路需要人工長期值守,207個養護工人分散在562公里道路旁,守護436公里的防護林。養護工人全國招募,除了新疆本地,還有來自山西、甘肅、河南等地,一般是夫妻或者一個人一組,人員構成都屬于年紀較大的。”
圖為049號水井房所在地。 中國網 王振紅攝
若干年之后植物是不是可以使用無人值守電磁閥遙控技術,或者不用人工澆灌了呢?面對這個疑問,常青認為目前來看做不到,她解釋說,“植物也有惰性,人工灌溉保證了一次灌溉在10小時左右,經常澆水,能夠浸潤一定的面積,植物根須沒有到沙漠深處去找水的主動性。它不像自然環境下生長的植物,為了生存,根系可以深入10多米、20米甚至30米找水,人工澆灌的植物沒有深處找水的能力,而且沙漠地區普遍地下水位在50-100多米深,只有個別地方地下水位淺在幾米范圍內,所以從整體上來看,脫離了人工灌溉防護林就有死亡的危險。此外,沙漠地區有半年的風沙期,采用電磁閥技術無人值守雖然比較先進,但是風沙一進去,電磁閥容易壞,而且沙漠沿途的水都是咸水,對電磁閥銹蝕嚴重,最后也會導致它失去功能,所以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
圖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常青。謝震霖攝
“我們沙漠公路的防風固沙模式,現在已經推廣到蒙古國、非洲和中亞等國家和地區。”常青表示。
記者手記:
“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眼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宛若金色的海洋,無數科研工作者和建設者們用心血在沙漠中鋪就著條條希望之路,這個曾經“進得去出不來的地方”不再荒涼,將有效推動新疆社會經濟發展、農產品運輸以及旅游產業的發展。
小貼示:新疆六條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漠公路
1995年9月,第一條沙漠公路輪臺至民豐線建成通車,全長522千米。
2001年10月,第二條沙漠公路塔中至且末線建成通車,全長216千米。
2007年10月,第三條沙漠公路阿拉爾至和田線建成通車,全長422千米。
2019年10月,第四條沙漠公路阿拉爾市至塔中鎮線建成通車,全長136千米。
2021年10月,第五條沙漠公路圖木舒克市到皮山縣線路建成通車,全長148.8千米。
2023年6月,第六條沙漠公路尉犁至且末線建成通車,全長33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