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對話會交鋒激烈,折射各國不同安全觀
付宇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6月4日,第二十屆香格里拉對話會在新加坡落幕。作為亞太安全對話機制中規模最大、層級最高的“一軌半”磋商機制,本屆對話會吸引40多個國家的600多名代表參會,各方圍繞亞太安全形勢、國際熱點、核安全問題尤其是中美軍事關系展開討論,凸顯不同安全觀的激烈交鋒、碰撞。
中美彰顯不同安全觀
本次香格里拉對話會先后舉行七場討論會,最引人關注的是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分別應邀就亞太及全球安全議題進行重點闡述。6月3日上午,奧斯汀率先就美國的“印太戰略”進行闡釋,他再次以烏克蘭危機為例,強調保持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對美國“核心利益”的重要性,表示美國正加緊推進實施“太平洋威懾倡議”(PDI),升級美日澳、美日韓與美日印澳等多邊軍事合作,炒作所謂中國艦機在南海和臺灣海峽等“國際水域和空域”對美及其盟友的“危險性舉動”。并且,他還公然對臺灣問題指手畫腳,聲稱若臺灣海峽發生軍事沖突,美將插手干涉,同時再度施壓要求盡快舉行中美軍事對話。
而新加坡《聯合早報》就此發表評論指出,盡管奧斯汀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重申希望與中方進行對話,但就在其演講的當天,美加軍艦繼2022年9月后又一次公開穿越臺灣海峽,并宣稱臺灣海峽適用國際法“公海航行和飛行自由”,以進一步展示美在“印太”地區的“安全存在”。分析援引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胡逸山的話稱,面對中國地區影響力的提升,美國試圖通過強化同盟友及伙伴的合作加以牽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陣營對峙風險。
而與奧斯汀講話形成對比的是,李尚福在6月4日的講話中以“中國的新安全倡議”為主題,強調要以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促進地區與全球安全,推動構建開放、包容、透明、平等的地區安全合作架構。同時,他再次就臺灣問題劃下紅線,指出外部勢力“以臺制華”、臺灣當局“挾洋謀獨”是改變臺海與地區現狀的最大麻煩制造者。
中國臺灣地區的《中國時報》在分析中認為,美中是當今地區和全球最重要的兩個大國,兩國關系穩定越來越關系到國際社會的整體安全與和平。但與此同時,美國仍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因此,在雙邊關系上,往往擁有“更大的主動權和主導權”,有意在亞太打造其主導下的安全與經濟多邊合作框架,甚至試圖將中國排除在外,這就與中國積極倡導的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形成鮮明對比,乃至交鋒、碰撞。未來,若美方不調整現行的“居高臨下”的安全理念,中美間的對抗還可能持續發酵和加劇。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在此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交鋒互動,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未來中美關系可能的走向,也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參加本次對話會的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認為,盡管會議再次顯示出美中在安全領域的巨大分歧,但奧斯汀今年的演講卻有意降低了對華強硬的調門,雖然中方拒絕了在香格里拉對話會的場域舉行雙方防長會的提議,但近期美中高層官員互動明顯增多,顯示拜登政府或許正在檢討、評估乃至重新設定美中關系議程,防止美中競爭失控發生擦槍走火乃至軍事沖突,正成為拜登對外政策調整的最優先選項之一。
可以看到,面對地區和國際的種種壓力和挑戰,中美關系的重要性不斷上升,但如何校準、設定中美關系的未來航向也成為擺在兩國面前的重要課題。能否超越零和博弈、陣營對抗乃至軍事爭霸的歷史教訓和周期性反復,就成為中美關系尤其是兩軍關系今后能否實現穩定、持續發展的關鍵。
國際熱點升溫凸顯協商合作的重要性
除了中美關系、臺灣和南海問題引發關注外,烏克蘭危機與近期東北亞局勢變化是本次香格里拉對話會的另外兩個熱點。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繼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出訪俄烏德法波五國后,中烏兩國防長6月3日在香格里拉對話會場邊舉行會晤,李尚福明確指出,將持續推動解決烏克蘭危機,并承諾強化中烏軍事溝通。烏防長雷茲尼科夫則表示,歡迎中方對烏克蘭危機的解決施加影響,聲稱烏方愿同中方加強磋商。
對此,《聯合早報》等新加坡主流媒體分析認為,盡管近期中俄深化合作引發一些西方國家“擔憂”,但其實他們并未真正讀懂當前的中俄關系,雖然中俄都受到美西方國家的壓制和圍堵,但兩國合作是在合作共贏與“不結盟、不對抗”基礎上的長期發展戰略;未來,烏克蘭危機調解甚至烏克蘭的戰后重建恐怕都“難以離開中國的參與”。
在東北亞局勢上,朝鮮近期試射衛星,并聲稱將“盡快舉行第二次發射”,亦引發熱議。韓國防長李鐘燮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演講,對朝鮮加快發展核導能力表示擔憂,同時呼吁有關地區國家加強干預。“共同社”等日韓媒體對此認為,朝鮮核導能力提升,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日韓走近,甚至在中美博弈中“選邊站隊”。然而,正如中方反復指出的那樣,東北亞長期存在的安全困境才是朝核問題長期延宕的深層原因,只有真正丟掉冷戰思維,正視各方合理安全關切,摒棄搞地區安全對抗的迷思,乃至重回磋商解決的軌道,才能真正逐步化解這一問題。
(編審:安然 華章 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