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讓鹽堿地不再是“不毛之地”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23年6月4日,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李振聲團隊培育的耐鹽抗旱新品種“小偃155”在河北省黃驊市濱海潮土旱堿麥區大面積示范,通過定點、取樣、測量、計算等步驟,專家組得出“小偃155”的畝產為411公斤以上, 并一致認為:盡管受到2022-2023年度冬季特強寒潮等不利氣候條件影響,“小偃155”仍表現出突出的抗逆高產特性。
“小偃155”專家測產。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供圖
同日,長穗偃麥草濱海草帶示范樣板觀摩會在山東省東營市舉行,在中科院遺傳發育所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農業試驗站的復墾鹽堿地上,一水未澆,春季每畝追施尿素30公斤,機播第二年長穗偃麥草第一茬小區測產折合畝產鮮草2437公斤。建立了200畝長穗偃麥草“濱海草帶”示范樣板,開展了長穗偃麥草栽培,制草與養畜試驗,為中重度鹽堿地利用提供新模式。
長穗偃麥草示范樣板觀摩會。中科院遺傳發育所供圖
以上兩項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鄭琪博士和李宏偉博士是李振聲研究組培養的青年科學家、遺傳發育所“李振聲濱海草帶青年突擊隊”成員。
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培育耐鹽適鹽特色品種,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戰略問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涉農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國家和中科院部署的一系列重大任務中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在李振聲院士推動下,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相繼在鹽堿地資源利用和中低產田產能提升等領域做出開創性貢獻。
繼“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實現對4000多萬畝中低產田改造,成功增糧100億斤的目標后,針對環渤海地區1000多萬畝鹽堿荒地,李振聲院士提出了“濱海草帶”戰略構想,遺傳發育所布局了20余個團隊圍繞抗鹽堿作物種質資源收集、耐鹽分子解析和品種選育、鹽堿地栽培技術、鹽堿地循環農業新模式等開展了系統性科技攻關,同時,結合研究所“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以“鹽堿地適生作物創制與產能提升技術體系”作為主攻方向,于2022年自主部署實施了“黃河三角洲耐鹽堿品種創制與綜合利用技術示范”項目,并成立“李振聲濱海草帶青年突擊隊”,對鹽堿地種業創新進行重點攻關。經過不懈努力,研究所在植物抗鹽堿機制基礎研究、抗鹽堿水稻、小麥、大豆等作物新品種、鹽堿地畜牧業循環發展等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有望在摸清鹽堿地家底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鹽堿地障礙特征形成綜合治理示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