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千鎮一面”,古鎮煥發新生
近期,全國旅游市場持續回暖,各地古鎮迎來踏春熱潮——
告別“千鎮一面”,古鎮煥發新生
春和景明,文旅升溫,古色古香的古鎮正成為熱門打卡地。然而當人們滿懷興致準備體驗古鎮文化、領略古鎮之美時,卻發現不少古鎮開發建設存在同質化現象,越“長”越像。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廣大游客游古鎮的體驗。
事實上,每個古鎮歷經歲月洗禮,都有獨特的人文內涵、美學特質。受訪專家表示,要認真梳理歷史源流,充分挖掘每個古鎮獨特的文化符號,并做好商業化與文化保護傳承之間的平衡。唯有如此,古鎮發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古鎮中也有“詩與遠方”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龔灘古鎮,地處烏江之畔。它既是著名畫家吳冠中名畫中的《烏江老街》《烏江小鎮》,也是不少游客心向神往的“世外桃源”。
在龔灘古鎮,有保存完好且頗具規模的明清建筑群。其中就包括清代建筑西秦會館的一座雕花戲臺。“過去這里供商人匯聚、議事、休閑聽戲之用,如今成了游客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舞臺’。”古鎮講解員介紹,每到旅游旺季,戲臺上就有酉陽民歌、酉陽古歌、酉陽擺手舞、土家面具陽戲等非遺表演。
“很多游客都覺得龔灘古鎮有魅力,因為這兒不僅有美景,還有美食。”古鎮吳冠中紀念館館長戚玉龍舉例說,綠豆粉、土家釀豆腐、土家臘肉等,可以擺齊一桌菜。
在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磧口古鎮成了打卡地,慕名而來的游客日益增多。95后劉倩倩在此注冊了一家旅游公司,著重培養專業導游和主播。她自己也經常在平臺直播,通過鏡頭,讓各地觀眾都能欣賞古渡風光。
磧口,曾是黃河上的重要商貿渡口,鼎盛時期每天往來船只就達150多艘。然而,隨著陸路交通的發展,磧口商貿凋落,大批古建筑年久失修。
經過當地的保護開發,現在的磧口被譽為“活著的古鎮”:鏢局、當鋪、貨棧等古建在西市街邊訴說著古鎮往昔的繁榮,駝幫文化在東市街全景展示。
近期,全國旅游市場持續回暖,各地古鎮迎來踏春熱潮。何為“古鎮”?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化旅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孫小榮表示,古鎮一般是指擁有百年以上歷史、從古代一直續存到現在的集鎮,往往具有建筑風貌保存相對完好、歷史人文底蘊相對獨特、生活方式傳承相對完整等特點。
我國歷史悠久,廣闊土地上現存古鎮數量可觀。“這些古鎮不僅是中國的建筑遺產,有些還進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說。
古鎮游緣何興起?孫小榮認為,相較于城市生活節奏的“快”,古鎮生活“慢”;和城市空間的“新”不同,古鎮保留了“舊”;與城市設計管理的“標準化”“國際化”相比,古鎮則呈現“個性化”“地域化”特性,煙火氣更足。“古鎮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回歸傳統生活’和‘懷念舊時光’的氛圍與場景,滿足了眾多游客的現實需求。”
游客找到了“詩與遠方”,百姓借助古鎮游增收致富。依托附近村落的自然和歷史資源,磧口古鎮打造了民俗文化村、攝影寫生藝術村和紅色文化村。“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古鎮景區規劃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古鎮得到保護后,更多人認識到歷史文化的價值,也讓當地百姓吃上了“旅游飯”。
古鎮應有文化之魂、獨特之美
“逛了那么多古鎮,不少地方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王女士是一位旅游達人,上學時就開始游覽古鎮,如今工作后依舊熱愛。在她眼中,不同古鎮因循各自水土,因而呈現不同風土人情。然而這幾年,在各地新開發的古鎮觀光后,王女士坦言各古鎮間并無太大差異。
游逛古鎮,人們看重的是古建筑、自然景觀以及當地的文化氛圍。“如果到了一個古鎮,看不到原住居民的生活狀態和風貌,品嘗不了當地特有的美味小吃,走過后留不下關于此地的獨有記憶,心中難免會有一些失落。”王女士說。
持類似觀點的人不在少數。有游客作了總結:很多古鎮基本都是青磚、紅燈籠,商鋪里擺滿了民族服飾、手工銀飾、絲綢制品等,就連小吃都是臭豆腐、烤魷魚、烤腸等,毫無特色可言。有網友調侃道:“自己去的是一個披著古鎮外衣的小商品城。”
孫小榮指出,當前古鎮開發建設“地產化”明顯,跟風、仿制的情形較多,致使不同古鎮從建筑風貌到業態內容千篇一律,漸漸喪失了獨特性。有的古鎮為了營造“游客空間”,讓古鎮原住居民全部搬離,濃郁的生活氣息隨之飄走,古鎮游變成了逛街購物、喝茶吃飯、參觀表演的“復制+粘貼”模式。
專家表示,這種復制粘貼的思維,短期看可能會帶來一些蠅頭小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最終會被游客用腳投票,淘汰出局。
千鎮一面,從何而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過度商業化,很多古鎮由此“褪色”,丟掉了文化之魂、獨特之美。“過分強調古鎮商業功能,使游客滿眼看到的是各式店鋪和同質化的旅游商品,而無法領略古鎮的歷史魅力與文化內涵。”貴州省旅游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進源說。
業內人士指出,商業化確實給古鎮開發帶來較大壓力。一方面,古鎮只有通過商業開發,才能讓沉睡的傳統文化“活起來”,使之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并適應滿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商業開發或多或少會改變古鎮環境,而過度商業化必然破壞古鎮原有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氛圍,致使其吸引力下降。因此,古鎮開發如何在文化和商業化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需要進一步思考與探索。
“不少古鎮的運營存在短板,影響了游客消費體驗和重游率。”孫小榮說,真正的集鎮是開放式的生活空間,一旦變為文旅消費空間,就要加入更豐富的業態、產品和服務。但有的古鎮目前仍保持傳統運營思路,創新性不足,“交互式、體驗式、沉浸式”場景缺乏,“二次消費”供給不夠,加劇了古鎮類景區的“空殼效應”,即看上去很美,但不好玩。
挖掘特色文化是重要突破口
古鎮開發,貴在獨特。告別“千鎮一面”,古鎮才能煥發新生。
怎樣打造自身特色?古鎮,首要“講古”。在古鎮保護工作中,阮儀三主張對舊建筑進行修繕或復原舊建筑,而非以旅游商業為目的,使用快捷的現代材料、現代工藝另起爐灶。以周莊為例,在整修中使用許多舊木梁、舊木柱、舊門窗、舊石板等,修出了原汁原味的房子。
有專家還提出,對于尚未完全開發的古鎮,應在保持原始風貌的同時,盡可能提升旅游設施與旅游服務的質量;對于已充分開發的古鎮,如何保留住真正的古色古香,則是凸顯差異化旅游魅力的重點。
挖掘特色文化是重要突破口,古鎮要從自身的歷史文化中找到獨有的文化符號。這一點,各地已有不少探索,如位于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的關圣古鎮,以關公文化為特色,處處可見三國文化的印記;在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的溱潼古鎮,每年清明節第二天,四鄉八鎮的數百只會船云集十里溱湖,參加一年一度的溱潼會船節……
專家建議,古鎮開發者、管理者應對當地歷史文化進行完整、詳細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制定長遠統籌規劃。通過保護和傳承本地文化,保存古鎮本地特色的習俗、產品,使古鎮保持獨特的文化特色和歷史記憶。
讓古鎮游走出同質化誤區,應不斷提升游客體驗。“不僅要‘講古’,也要‘上新’。”孫小榮表示,古鎮要在精致化產品、精細化服務、精彩性活動和精益化運營上下功夫,要常變常新、常新常變。比如烏鎮戲劇節,每屆劇目都不一樣,吸引人們年年如約而至。要鼓勵商家推出獨特商業創意,豐富體驗場景,增加游客對古鎮的興趣與了解。
“古鎮保護,離不開當地居民。”阮儀三指出,民居是城鎮歷史文化遺存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體現著不同地區的建筑風格和風土人情。只有把原住居民留住、把那里傳統的生活方式留下來,城鎮歷史文化保護才能永葆生命力。
有居民,古鎮才有生活氣息,這是商業化無論如何都無法替代的。對此,不少業內人士深有體會。他們認為,在古鎮開發方面,“烏鎮模式”值得借鑒。烏鎮能取得商業成功,除了古鎮本身景致優美之外,還把特有的民居水閣、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間作坊當作重要的財富精心呵護,并對民間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層次挖掘。(記者 史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