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碳中和目標下中國新能源使命

發布時間:2023-01-28 15:59:12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鄒才能、陳艷鵬、熊波、劉翰林  |  責任編輯:楊霄霄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全球氣候問題正在對地球生態環境產生深刻影響,氣候變化所涉及的政治、經濟、環境、科學和外交等綜合性戰略問題,目前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巨大歷史挑戰。在人類出現之前的地質歷史時期,發生過不計其數的重大地質事件,如超級火山爆發、超大陸聚合、造山運動、天體撞擊地球、“雪球地球”事件等,它們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古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的突變,從而影響某一地質歷史時期的地球表面溫度,進而可能產生極冰面積變化、全球性海平面變化、凈初級生產量變化以及生物大滅絕等多重連鎖效應。隨著工業化時代大門的開啟,人類大規模的化石燃料利用和森林砍伐所導致的綠植數目銳減,促使全球大氣中CO2平均濃度達到了近百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以至“熱島效應”“溫室效應”對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發展均構成了嚴重威脅。2021年,全球極端高溫天氣頻發,15個“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9個,由自然災害引起的災難性事故造成了2521億美元的損失。到21世紀末,假如全球平均溫度提升高達2℃,氣候方面:颶風風暴將更加頻繁、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劇,海平面水位上升高度可達36—87厘米,旱季延長,同時降水量可能下降14%;生態系統方面:全球珊瑚礁數量下降99%,全球約13%的陸地生態系統失去生態系統完整性,許多現存的動、植物種類和數量均會受到嚴重威脅。因此,減少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乃至實現負排放,控制全球氣溫上升幅度,已然成為全人類“綠色地球,綠色家園”建設的共同目標。2021年,全球能源燃燒和工業過程產生的CO2排放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63億噸,能源相關CO2排放增量超過20億噸,超過2010年成為絕對值同比增幅最大的一年。能源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物質基礎,同時也成為全球CO2減排過程中無法規避的重要領域。

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發展要求

氣候變化不斷為人類社會敲響警鐘,實現碳中和對全球氣溫快速提升發揮著重要控制作用,同時碳中和目標將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碳中和目標符合能源學研究主旨,從資源角度揭示地球系統內化石能源與非化石新能源共生分布關系、碳系能源與氫系能源有序接替轉型、能源體系與綠色地球和諧發展的自然變化規律。完成能源消費結構從化石能源為主體向零碳新能源為主體的轉型,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首要任務。

碳中和對能源發展的指導意義

為應對全球氣候極端變化趨勢,碳中和已經成為共識性目標,其既是人類維護生態環境的基本舉措,也是全人類去碳化能源革命和生態化科技革命,它必將給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場全新的改革。從能源革命的角度來看,碳中和必然會加速世界能源體系向著“低碳化”和“無碳化”的方向轉型;與此同時,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也將從根本上由“四分天下”格局(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新能源)轉變為“三小一大”格局(以新能源為主)。從科技革命的角度來看,目前世界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進程中,生物工程技術、空間技術、智能化技術和原子能技術等成為主要技術標志,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術等成為主要技術領域。實現碳中和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將大幅提升人類幸福感,為建設人類生態文明與宜居地球作出重要貢獻。在碳中和目標下,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將受到深遠影響和重大變革。

當前,世界各國對能源系統的投入正在逐步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發布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實現凈零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將占能源系統總投資的29%,而化石能源僅占17%。在碳中和目標下,人類能源消費結構必將由“一次能源”占絕對優勢向“二次能源”占絕對優勢過渡,電能也必將成為能源的主要載體。到2050年,我國建筑行業的直接電氣化率、交通運輸產業電氣化率、電動汽車銷售量與保有量,以及其他產業電氣化水平持續提高,這些都會對人類生活產生根本性改變和深層影響。碳中和將促使能源從資源依賴轉向技術依賴,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人類的綠色宜居地球。

碳中和為人類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新動力,可再生能源的加速利用及能源轉型將推動能源復蘇。預計到2050年,碳中和將貢獻全球2.4%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其中,世界范圍內與可再生能源有關的就業崗位將會增加3倍,高達4200萬個;與能源有關的工作崗位也將增長到1億個,與目前的就業崗位相比,增幅達72%。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問題,碳中和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已超越傳統地緣政治范疇,從而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議題。全球有必要構建一個基于共贏、生態化、互信、合作、協同、參與和分享的科技創新、國際合作新格局,更有必要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建立在碳中和目標基礎上,并得到保證的生態文明,將使人類物質文明和地球生態系統達到和諧統一。

 碳中和的歷程

1992年5月,全球首個控制CO2排放和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國際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公約》)是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通過的。1994年3月21日,《公約》生效,其目標是人為控制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防止氣候系統受到溫室氣體的危害。

1997年12月,《公約》第3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第1部限制各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法案——《京都議定書》,其目的是限制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從而遏制全球氣候變暖。

2015年12月,《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暨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最終達成《巴黎協定》。為實現《巴黎協定》確定的溫控目標,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要求到2030年前削減一半,2050年前后實現“凈零排放”,即“碳中和”。

《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于2018年10月發布,該報告厘清了全球升溫1.5℃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可能采取的減排路徑,為可持續發展與努力消除貧困的同時強化全球響應建言獻策。

 實現碳中和面臨問題和挑戰

碳中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但各個國家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面臨環境、政治、資源、技術、市場、能源結構等多方面挑戰。

環境層面。美國夏威夷的冒納羅亞太陽天文臺(MLSO)作為全世界CO2濃度連續觀測站,2021年4月檢測值高達421.21×10?6,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的極值,且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50%。全球大氣中CO2含量的持續增加,對海洋生態系統中非鈣化自養生物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從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體初級生產力,并有效增加海洋生物固碳能力。但是,海洋中CO2含量的持續高水平必然會對水體酸化程度及生物種群分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在陸地生態系統方面,盡管高CO2濃度促進陸地碳匯,但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匯功能將隨著各國碳中和戰略的持續發力,由持續上升轉為持續下降并最終趨于零。因此,全球CO2濃度的持續增加對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的影響是極其復雜的,仍有大量未知有待解決。

政治層面。截至2021年10月,全球137個國家對實現碳中和的時間作出明確承諾;其中已立法國家只包括德國、日本、丹麥、法國、愛爾蘭、西班牙等在內的18個國家,占比僅13%。在碳中和立法國家中,丹麥議會在2019年通過了首部《氣候法案》,制定了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明確目標;但2022年哥本哈根市阿邁厄島資源中心(Amager Resource Centre)的碳捕集和封存計劃未能如期推進,該市市長索菲·安諾生在同年8月宣布哥本哈根暫時放棄2025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德國在2021年通過了《聯邦氣候保護法》修訂案,不僅將該國碳中和時間提前到2045年,還明確了不同行業的減排目標;但在國際地緣沖突和歐洲能源形勢等多因素影響下,2022年7月德國聯邦議院(下議院)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修訂案——燃煤和燃油發電機組可能重返電力市場,進而推遲了原計劃2035年前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

能源結構層面。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新能源增長速度雖已超過整體能源增長速度,但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但是,煤炭、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四分天下”格局短時間內難以打破,其中17%的新能源占比仍處于較低水平,新能源占比的提升為能源轉型帶來巨大的挑戰。

資源層面。由于全球近地層風速和地表太陽輻射存在顯著的年代際變化和區域差異,且全球氣候變化也會相應影響太陽能和風能資源的分布: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南半球和熱帶地區的平均近地風能將有所增大,而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則與之相反;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以歐洲地表太陽輻射變化趨勢為例,其中部和南部的太陽輻射整體增幅5%—10%,而東部和北部最大下降可達15%。因此,全球陸地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分布極不均勻,具有間歇性,同時這些間歇性能源還具有時空互補性差異較大的特點,這給新能源的規模化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技術層面。電氣結構、支架結構及人工成本的變化空間較大使得光伏太陽能發電成本具有較高單價跨度;風力發電初始投資成本構成中的風機購置、工程安裝及建筑工程等費用仍處于較高水平。因此,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總體的價格整體仍然高于煤發電,其峰谷穩定性和調峰技術均需要進一步改革、創新。氫燃料電池是長途運輸和重工業等領域電氣化的最佳選擇,但膜電極組件(質子交換膜、催化劑、氣體擴散膜等)、雙極板和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技術成熟度仍需要重點攻關。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碳捕集和封存(CCUS/CCS)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會受到應用場景和地質條件等情況的約束,加之CCUS/CCS技術目前表現出的高成本、高能耗特點,其技術研發仍需加強,成本能耗亟須降低。儲能技術無論從規模、成本還是壽命上都不能充分滿足應用的需要,其產品安全標準體系也亟待完善,其部分核心技術還處于原型階段——液流電池儲能、本質安全水系鋅離子電池等新型儲能技術并未完全實現規模化應用。氫能、CCUS/CCS和儲能等技術規模商業化的推廣應用還存在各式各樣的挑戰。

市場層面。新能源市場逐漸由起步萌芽期向快速發展期轉變,這與新能源的成本連年降低及應用便利程度不斷增加密切相關。雖然,目前新能源的技術成本與化石能源相比缺乏顯著競爭力,這與新能源的配套設備不足且使用不便,以及化石能源的成本優勢具有密切關系;但是,伴隨著新能源新興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全球市場機遇的增加與突破性技術創新的涌現將不斷凸顯新能源成本優勢。

碳中和學概念及理論技術框架

廣義上,碳中和是指人類化石能源利用、土地利用及自然界碳排放等碳源體系與地球碳循環系統、海洋碳溶解、生物圈碳吸收等碳匯體系間形成動態平衡;狹義上,是指一個組織、團體或個人在一段時期內CO2的排放量,通過森林碳匯、人工轉化、地質封存等技術抵消,從而實現CO2“凈零排放”。碳中和學是研究人類活動足跡對自然環境影響最小化的一門學科,研究對象是以CO2為核心的地球、氣候、能源和人類之間有效的協同發展。

 碳中和學的提出

全球自然災害形勢復雜,極端氣候災害事件多發,碳中和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之路和有效措施。碳中和是一項涵蓋節能提效、減碳固碳、科技創新、應急儲備和政策支撐的重大協同工程。這項系統性、革命性、多維度、多領域的協同戰略工程需要統籌協調、明確路徑、綜合施策,重點把握理論基礎的穩固性和指導方法的科學性。2021年,筆者團隊首次提出了“碳中和學”的概念,嘗試建立碳中和學的理論體系,形成碳中和學的技術內涵及框架體系,構建實現碳中和五大戰略工程的科學體系,以期助力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2022年,筆者團隊將地球系統中的“碳”分為3類——黑碳、灰碳和藍碳;3種“碳”在地球系統內部相互轉化,減小黑碳比例、提高灰碳特別是藍碳比例是推動碳中和的關鍵。碳中和學體現碳中和愿景下,建設“綠色地球、宜居家園”的生態文明需求。碳中和學技術框架主要包括碳科學技術和碳經濟技術。

碳中和學的概念、內涵

碳中和學是以碳循環為主線,重點研究宜居地球、能源利用、人類幸福的綠色協同與可持續發展,依托五大理論和技術體系支撐,是實現CO2利用與“凈零排放”的一門學科。理論體系主要包括氣候變化理論、碳平衡理論、能源理論、碳中和經濟理論和戰略理論;技術體系主要包括無碳或減碳關鍵技術、零碳排關鍵技術、負碳排關鍵技術、碳排放評價技術和碳交易。

碳中和學的理論內涵,包含兩個“動態平衡”:第1個“動態平衡”是指一定時期內,全球CO2排放量與吸收量達到動態平衡;第2個“動態平衡”旨在強調,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之間達到動態平衡。

碳中和學的技術內涵,涉及CO2的產生、捕集、輸送、利用、封存等全過程技術體系,主要有4個方面的表現:①減碳技術,以傳統化石能源節能減排技術為主,涵蓋化石能源清潔利用、節能提效、資源回收利用等。②零碳技術,以無碳排放為基本特征的清潔能源技術,涵蓋水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潮汐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時還涵蓋核能、新材料能源以及具備設備智能、信息對稱、系統扁平、多能協調等特征的“智慧能源”。③負碳技術,捕集、利用、封存、轉化CO2的技術,以及濕地、凍土、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態系統固碳技術。④碳經濟技術,主要依賴完善的碳稅制度、體系化的碳交易市場、公平的復合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調控性的碳財政補貼,以及其他有效的碳產業和碳經濟政策等共同構筑。

碳中和學的框架體系

碳中和學的理論框架體系,以CO2的排放和消除為核心,涵蓋了碳中和自然科學和碳中和社會科學。碳中和自然科學,包括三大理論基礎:①氣候變化理論,目標在于抑制全球氣候變暖;②能源理論,目標在于綠色低碳;③碳平衡理論,以CCUS/CCS為核心。碳中和社會科學,包括:以碳排放交易體系為核心的碳中和經濟理論,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與“綠色地球、宜居家園”為目標的碳中和戰略理論等。

碳中和學的技術框架體系,包括碳科學技術和碳經濟技術。碳科學技術,包括:以化石能源清潔利用、重點行業節能提效、能源系統智慧運行為主的減碳技術;以零碳能源規模利用、能源轉化與儲能為主的零碳技術;以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碳匯集為主的負碳技術。碳經濟技術,包括:以碳足跡核算、碳資產評估為主的碳評價技術;以交易制度、交易市場、交易監管為主的碳交易技術。

碳中和學的提出進一步明確“碳中和實施路徑”的主要發展方向,樹立共建“綠色地球、宜居家園”的終極目標,有助于“碳中和系統科學與技術”學科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有助于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的高質量轉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我國新能源發展方向和目標

在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發展目標將以“新能源”+“智能源”體系為主,其具有智能化、清潔化和高效化能源體系特點,同時能源體系的形態、技術、結構、管理等主體要素將發生轉變:①能源形態,將從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向低碳或無碳排放的新能源轉變;②能源技術,將從能源資源型轉變為能源技術型,即技術優勢替代資源優勢成為能源技術的主導;③能源結構,以天然能源為主的一次能源消費將被二次能源消費取代主導地位;④能源管理,傳統式能源管理將逐步被智能化平衡式管理所替代。

碳中和學提出“節能提效”“化石能源低碳化”“清潔能源規模化”“終端用能電氣化”“能源系統智慧化”等減碳路徑,加大新能源利用是實現清潔能源規模化主要手段,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必由之路。我國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更要加大新能源的利用,這對于調整我國能源供給方式,促進能源結構轉型,最終實現我國能源獨立意義重大。

 新能源是實現碳中和的主要途徑

能源作為推動文明發展的基石,在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經歷3次大的轉型:第1次轉型是從薪柴時代向煤炭時代轉型,第2次轉型是煤炭時代向油氣時代轉型,目前全球正在經歷第三次能源轉型——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轉型。前2次能源轉型推動了傳統工業化進程的歷史性躍進,而碳中和驅動的第3次能源轉型具備清潔化、低碳化的發展趨勢,并將在低碳工業化進程的推動中發揮重要角色。

伴隨著世界能源工業中的化石能源消費結構持續調整,新能源消費占比不斷升高。截至2021年,全球能源消費中石油占比31%、天然氣占比24%、煤炭占比27%、新能源占比18%,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全新能源格局。當前,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新能源4種主要能源都進入了各自新的發展時期:煤炭對應“轉型期”;石油對應“穩定期”;天然氣對應“鼎盛期”;新能源的消費量和占比穩步上升,已經跨入了“黃金期”。當前,新能源的市場競爭力逐步穩定上升,且成本具有逐年緩慢降低的發展趨勢。相較于高成本的傳統化石能源,“成本領先”這一關鍵競爭要素從根本上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以及傳統能源的替代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也是第三次能源轉型的重要“內驅力”。

世界主要經濟體均加快以新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調整,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供應體系。目前,以新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調整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能源清潔化進程中正在加速展開。歐盟能源供給不足,消費總量已達峰值;1981—2020年,其能源對外依存度由40%上升到46%,能源總產量由9.9億噸油當量上升到10.0億噸油當量,消費量由16.6億噸油當量上升到18.6億噸油當量。歐盟化石能源匱乏,主要靠大力發展新能源,其新能源消費量在全球新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達28%,為世界最高。美國作為能源高消費、高產量型的發達國家,化石能源資源充足,能源供需均衡,其能源轉型的中長期戰略是減少原煤、穩定原油、加快天然氣上產、做大新能源,始終致力于加大新能源發展。日本和韓國化石能源資源匱乏,能源對外依存度均高達94%。日本制定了三階段建設“氫能社會”發展藍圖,韓國則致力打造“氫經濟”。

 中國以煤炭為主“一大三小”到以新能源為主“三小一大”跨越

中國化石能源較豐富,地下能源稟賦決定了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為主,石油、天然氣和新能源占比較小。2021年,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達56%,石油消費占比18.5%,天然氣消費占比8.9%,新能源消費占比16.6%,形成以煤炭消費為主“一大三小”的能源結構。

在碳中和的目標和愿景下,中國不同能源被賦予了新的戰略定位:煤炭的開發條件可以適應能源需求變化,不僅具備安全“兜底”的保障責任與任務,更扮演了長遠能源戰略“儲備”的角色;石油的消費水平雖然在中、短期仍會維持穩定增長,但將在未來回歸原料屬性,在國家能源安全和民生需求方面,分別發揮保障“急需”和穩定“基石”的作用;天然氣憑借低碳、穩定、經濟的特點,在節能減排過程中不可替代,對國家能源安全發揮“保障”作用,且與新能源具有“共生共榮”的特點,具備最佳“伙伴”作用;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和國家能源戰略層面具有“接替”作用與“主力”作用。

未來在中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時,新能源將在能源消費中占主導——從目前化石能源占比大于80%,努力爭取到2060年形成新能源占比80%以上;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將由現階段“一大三小”(“一大”為煤炭,“三小”為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完成向“三小一大”(“三小”為煤炭、石油、天然氣,“一大”為新能源)的跨越。

 力爭實現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獨立”

當前,全球能源轉型處于重大發展機遇期,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將與傳統化石能源轉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是中國“能源獨立”時代到來的唯一路線和必由之路。中國已經位于全球能源消費國首位,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產國和碳排放國。“總量大、不清潔、不安全”是我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結構特征,因此中國“能源獨立”戰略無法短時間內一蹴而就,而需要系統性、可持續性、穩定性的戰略方針。

中國“能源獨立”以“潔煤穩油增氣、大力發展新能源”為思路,可分“3步走”實現多種能源互補。①2020—2035年,傳統化石能源依然被作為主要能源,與此同時對新能源發展加快提速。依靠化石資源保障能源供應,同時把握新能源技術革命方向,突破新能源快速發展瓶頸實現該階段中國“供給安全”。②2035—2050年,實現新能源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化石能源協同發展、并重發展。該階段工作重點是“調結構、建氫能、爭自主”,加快調整使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趨于合理,依靠“國內生產+海外權益”模式實現“生產自主”。③2050年之后,實施“新能源科技革命和顛覆性技術實現”路徑,力爭全面實現新能源生產和消費占主導。煤炭和油氣等化石能源消費實現全面降低,產量規模和低廉成本支撐新能源成為能源消費主體。該階段工作重點是“穩結構、新能源、爭獨立”,依靠“新能源+智能源”在“能源自主”基礎之上,力爭實現“能源獨立”。

 中國新能源地位與使命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地球作為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需要各國團結合作來應對諸多環境問題和挑戰。中國政府承諾實現碳中和,新能源在實現碳中和發揮主導作用,將推動中國能源消費格局實現“4個80%”的轉變:2021年,我國含碳化石能源消費占比80%以上(占83%)、能源CO2排放占比80%以上(占86%);到2060年,我國非碳新能源占比80%以上、CO2排放減少80%以上(從105億噸下降到20億噸左右)。碳中和下新能源被賦予新定位,代表了世界能源轉型的方向、能源科技創新的前沿、能源強國建設的主力、綠色地球建設的動力。從資源類型的角度,新能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而在中國提出碳中和目標后,新能源成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戰略;同時,新時代還賦予新能源新的使命,即能源轉型的使命、能源安全的使命和能源獨立的使命。

新能源助力碳中和社會建設

人類社會的發展得益于良好的地球環境。當人類的索取超過了地球的承載能力時,地球的生態環境將會崩潰,人類也會因為喪失唯一的家園而走向滅亡。建設碳中和社會就是為了阻止這種可怕后果,并找到恒久維持地球生態的良方。

碳中和學指出,碳中和的終極目標是建設“綠色地球、宜居家園”,實現人類與地球和諧共生,建成碳中和社會。

 碳中和社會

碳中和社會是人類社會歷程中的一個階段。如果人們通過努力實現了地球生態圈的碳中和,那時的人類社會才能被稱為碳中和社會。人類社會的要素中與碳中和直接相關的主要有社會思想、社會行為和社會秩序。

社會思想。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思想也同樣在不斷演變。從最初對自然的敬畏演化到輕視與“肆無忌憚”,再進一步回歸敬畏,這是人類社會思想變化的整體路徑。人類對地球生態的破壞,起初是出于無知,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逐漸演變為傲慢。碳中和也是一種“亡羊補牢”的措施,是人類從傲慢中醒悟之后采取的保護共同家園的現實行動。

社會行為。工業文明社會當中人類的種種行為造成了自然界碳循環失衡,包括過度生產、擴大需求及過度消費等行為。要徹底解決氣候變暖問題,不僅要控制生產過程與社會活動本身的碳排放,還必須改變過度消費與過度生產等社會行為。

社會秩序。循環經濟和有限生產,可以在減少整個社會的勞動總量的前提下,維持社會正常運行;文化傳承、科學研究與體能強化將成為普通民眾的日常必修項目,人們將有限的體力和智慧投入到促進社會發展的文化傳承、科技進步和個體健康當中,使人類文明在有限資源條件下更快向前發展。這些社會秩序的重構,是人類在僅有一個地球家園提供資源的條件下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未來碳中和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

 新能源助力碳中和社會建設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人類社會活動造成的碳排放已對生態圈造成影響,每一個人都對碳排放的增加負有責任,恢復地球清潔大氣構成也需要每一個人都付出努力。建設碳中和社會是人類拯救地球、拯救人類文明的壯舉;建立碳中和社會秩序,彌補以往對地球造成的破壞,需要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國家的認同和付出。

碳中和是保證地球家園擁有清新的空氣、宜人的溫度、旺盛的生機、清潔的空間的基本條件。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點在于能源結構轉型。碳中和目標下,碳基能源向非碳基能源跨越,能源體系將加速向低碳化、零碳化轉型,化石能源逐步由主體能源過渡為保障性能源,新能源將逐步成為主體清潔能源。

碳中和戰略目標加速了新能源時代的到來。發展新能源是實現碳中和社會、建設綠色宜居地球的關鍵,當整個人類社會都被納入碳中和體系,我們將重新獲得并長久擁有一個“綠色地球、宜居家園”。

(作者:鄒才能、陳艷鵬、熊波、劉翰林,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