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深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的戰略思考

發布時間:2022-01-20 09:44:40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穆榮平 陳凱華等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基礎研究,科學研究基金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國際科技合作是新形勢下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重要路徑,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支撐國家外交戰略實施的有效途徑。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2021?中關村論壇視頻致賀中指出,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國際科技交流,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絡,共同推進基礎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新時期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的獨特作用,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全球學者共創共享科學價值,深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對我國科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國際合作管理日趨完善,經歷了開拓合作渠道、構建資助體系、提升合作層次等發展階段,形成了以合作交流為基礎、合作研究為主體的資助格局,有效支撐了科學基金和國家科技國際合作的發展。針對新時代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對深化科學基金國際化發展的戰略需求,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國際科技競爭格局變化的挑戰和機遇,需要深入思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的定位和職能,進一步優化國際合作資助體系,提升國際合作戰略管理能力。

本文系統地分析了過去?10?年(2011—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的資助特征、成效和創新舉措,結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英國國家科研與創新署(UKRI)和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的國際合作經驗,立足新時期我國科技發展新形勢和新需求,從功能定位、項目設置、管理機制等方面對新時期深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提出了若干具體建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交流與合作快速發展成效顯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在國際科技合作活動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二五”期間首次確立了“開放合作戰略”,“十三五”期間提出“深化開放合作,推進新型國際化”發展任務,以全面提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與管理的國際化水平。2011—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快速發展,項目資助總經費達到?78.9?億元,超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成立的最初?25?年總經費的?5?倍,年度國際合作項目資助規模從?2011?年的?4.8?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9.75?億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總體布局不斷完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已經形成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以下簡稱“合作研究項目”)、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以下簡稱“合作交流項目”)、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以下簡稱“外青項目”)3?類項目資助總體布局。合作研究項目是國際合作的主要形式,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的比重最大,超過?85%,合作對象主要來自發達國家。其中,2016—2020?年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近?5?年年均經費約為?6.03?億元,而重點合作研究項目的年均經費數量低于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一半;2020?年,獲資助組織間合作研究項目的合作對象主要來自德國、以色列、英國和俄羅斯,獲資助重點合作研究項目的合作對象?72%?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合作交流項目為進一步開展實質性國際合作研究奠定良好基礎。2019?年合作交流項目經費?0.75?億元,其中?81%?的經費用于支持以人員互訪為主的合作交流。盡管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際合作活動,但?2020?年合作交流項目經費比?2019?年增加了?38.1%。受疫情影響,會議交流大幅減少,而人員交流比?2019?年增加了?54.8%,驟增至?0.93億元。外青項目對外國青年學者的吸引力逐年增強。外青項目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年度經費占比維持在?4.5%?左右,同時在持續探索外國青年學者來華合作模式。外青項目受到越來越多依托單位和外國青年學者的關注,近?10?年的年度申請項目數增加了近?6?倍,2020?年的平均資助強度是?10?年前的?1.6?倍。外青項目為外國青年學者在華開展研究提供更強的經費支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深度與廣度不斷拓展。合作國家范圍不斷拓展,成效不斷提升。截至?2020?年?12?月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已與?51?個國家(地區)的?98?個科研資助機構或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合作網絡覆蓋世界五大洲,合作科技成果產出成效顯著。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統計發現,國際合作研究項目所資助研究產出的論文數量一直處于穩步上升的趨勢,合作網絡具有高度的連通性和集團化特征。合作鏈條不斷延伸,影響不斷深化。例如,2020?年中德科學中心特設立中德雙邊研討會會后青年學者學術訪問項目和德國優秀青年學者基金項目,初步形成了對德國從博士生到優秀青年學者再到資深優秀青年學者的全鏈條資助格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充分利用組織間渠道,與境外合作伙伴吸納、遴選、推送和成就人才。例如,外青項目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青年人才提供了支撐,“中-加-古認知老化國際聯合研究”促成了中國和加拿大兩國高校合辦“生物醫學工程-神經科學”雙碩士項目(已獲教育部批準開始招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科技合作模式不斷優化。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積極開拓科技國際合作網絡,通過拓展合作渠道和不斷完善資助體系,已形成了以合作交流和人才項目為基礎、合作研究為主體的國際合作資助體系,不斷優化外國學者的資助模式。2020?年?4?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合作局與科學技術部外國專家服務司簽署了備忘錄,發揮各自優勢、整合資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繼續向外青項目負責人提供科研經費資助,科學技術部外國專家服務司則資助工薪補貼和生活費用,從而為外國優秀青年學者來華從事科學研究提供更為完善的條件支撐。2021?年?3?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新修訂了外青項目的管理辦法;同年?4?月,又進一步拓展升級外青項目的功能,設立了外國學者研究基金,分層次、全方位資助優秀外國學者,以促進中國和國際科學家之間長期、可持續的學術合作與交流。 

新形勢和新目標需要深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

新時期賦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使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迫切需要深化國際合作,以使命為導向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總體戰略目標,聚焦戰略需求,引領全球科學研究合作網絡,提高我國基礎研究水平,發揮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戰略作用。

深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是適應全球化趨勢和構建全球化創新網絡的需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日益深入,科研資金、技術和研究人員的國際流動日益加快,新興經濟體成為全球科技創新合作中不可忽視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更加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作為“十四五”時期的重要任務。這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揮獨特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積極融入和主動布局全球創新網絡,集聚和有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推動基礎研究多層次、全方位和高水平的國際合作服務國家戰略。

深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是拓展國際發展空間和適應科研范式轉變的需要。基礎研究是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的基石。傳統國際科技合作機制受挫,對我國國際科技合作和新發展格局構建造成了嚴重威脅,但在基礎研究領域仍可尋找新的合作空間。例如,雖然近?3?年來中美兩國科技合作呈現下降趨勢,但兩國在新冠病毒研究領域仍互為主要國際合作伙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針對新冠病毒研究的國際合作也顯示出新趨勢;同時,科學研究范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開放科學和交叉學科成為基礎研究突破的重要途徑,負責任的研究也逐漸成為全球共識。因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迫切需要通過深化科技合作適應新的科研范式變革。

深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是應對全球挑戰和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需要。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國際科技合作、科學信息和知識開放共享,新時期我國科學研究正在面臨轉折。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碳中和、碳達峰等重要全球性問題日益凸顯的背景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展必須具有全球視野,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全球學者共創和共享科學價值。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科學家積極共享新冠病毒科學信息和知識,創造并向全球分享科學價值,該領域學術論文的全球影響力顯著提高;“雙碳”目標展示了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要抓住衛生健康、綠色低碳、氣候變化等全球共同關注的科研問題展開深入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國外典型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基本經驗

世界主要科技強國科學基金都建立了多層次、多樣化的國際合作資助體系。在資助目標、資助方式、資助方向及資助對象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資助體系,在國家科技國際合作與交流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使命導向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戰略。世界主要科技強國科學研究資助工作都確立了使命導向的國際合作戰略,在時代背景下通過具體措施落實。NSF?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與蘇聯合作,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與中國開展合作,以配合美國相應歷史時期的重大外交戰略。UKRI?資助了全球挑戰研究基金、牛頓基金等,以促進英國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并設立了?1.6?億歐元規模的國際合作基金,建立和(或)加強英國與科技創新國家合作;在?UKRI 2020—2021?年綱領中,將國際合作交流作為其優先目標。JSPS?作為日本唯一以學術振興為目標的獨立資金分配機構,將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支援大學全球化等作為其機構定位的重要內容。

全球布局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網絡站點。重視資助部門管理機制與國際接軌,對管理層和國際合作工作人員的國際化作戰略部署。NSF?于?2002?年?1?月成立國際科學與工程辦公室(OISE),以作為?NSF?內外國際科學與工程活動的協調中心。OISE?從國家層面在英國、中國等國家設立了?28?個項目官員,并在非洲、美洲等?5?個區域設有專門聯系人。UKRI?在美國、加拿大、布魯塞爾、中國和印度等地設立辦事處。JSPS?在?10?個國家建立了?11?個聯絡處,為日本的大學提供海外立足點,培訓國際交流專家,并與曾參與過?JSPS?項目的學者建立網絡。

依托重大科技平臺與計劃高水平實施。建設大科學裝置和科研平臺,加強國際影響力和國際伙伴關系。NSF?將參與國際規模研究項目、支持海外設施作為其國際合作活動的重要內容。2020?財年,美國南極后勤支援活動獲批?7?100?萬美元經費,美國北極研究委員會獲批?152?萬美元經費。UKRI?正在制定管理其基礎設施投資組合的方法,并將考慮國際合作和伙伴關系的潛力作為重要原則。JSPS?通過與對口機構建立可持續的合作關系,在亞洲和非洲的目標區域建立了中等規模的研究合作中心,為該區域培養未來科技進步的主力軍。

重視國際人才項目尋求持續合作與交流。采用基金資助方式促進國際人才引進與交流合作。典型國家的國際人才項目具有共同特點:從“科技創新人才職業全生命周期”系統設計,構建了多層次、多種類的資助體系,對國際科技創新人才的虹吸效應顯著;通常設有國際認可的項目獎,來激勵項目研究質量改善和提升項目承擔者的榮譽感。歐盟的“瑪麗·居里國際智力引進行動計劃”、英國牛頓基金、德國洪堡基金等已形成國際品牌效應,在成就全球中青年人才、促進全球科技創新交流與合作、構建全球科技創新合作網絡和開展科技外交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深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總體思路與政策建議

新時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立足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全球學者共創和共享科學價值,發揮基礎研究國際合作的紐帶作用,為國家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營造更好的開放合作環境。

強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國際科技合作中的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把科學價值創造作為出發點和立腳點,發揮在國家創新體系、科技人才、科技外交中不可或缺的基礎作用,理清與其他國家科技計劃的關系,引導和支持我國科學家積極參與關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拓展和深化多邊合作。

設立“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研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發揮在國家基礎研究國際合作戰略中的主導作用,探索與地方政府、企業聯合資助模式,擴大國際合作資助規模,加強技術科學和工程科學合作的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重點培育和支持中國科學家發起和參與的國際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設立“全球卓越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項目”。依托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頂尖科研機構等科研平臺和基地,設立“全球卓越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項目”,支持與國外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主體開展合作,建設開放型科研和創新體系,強化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前沿引領技術研發能力,探索長期穩定支持和績效考核機制。

設立“一帶一路”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專項。圍繞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大需求,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多邊合作,與新興研究和創新資助機構保持和發展關鍵的雙、多邊關系,布局共建“發展中國家聯合科技教育中心(聯盟)”,提升發展中國家科技教育能力和水平,培育和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健全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的體制機制。從強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通世界、成就英才、密織網絡、強化能力”的功能出發,建議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加強戰略研究,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加快實施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構建覆蓋海外人才各個發展階段的杰出人才資助體系。同時,強化與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和國家留學基金合作,形成多層聯動、功能互補的科技人才國際化資助體系。

提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專業管理和支撐能力。加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管理隊伍建設、加強人員培訓,提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管理隊伍專業化、國際化水平。借鑒典型國際經驗,設立海外辦事處,加強與當地科技資助機構的交流合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項目參與人在海外開展研究提供支撐,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人才項目結題回國國外學者保持長期穩定聯系。


(作者:穆榮平、陳凱華,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馬雙,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劉云,中國科學院大學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