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2020?年我國進口糧食?142.62 Mt,同比增加?31.18 Mt,增幅?28%。其中,進口大豆首次突破?100 Mt,達?100.33 Mt,比?2019年的?88.51 Mt?增長?13.3%。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669.49 Mt,而進口糧食相當于我國糧食總產量的?21.3%。
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國發〔1993〕9?號)精神,我國取消了糧票和油票,實行糧油商品敞開供應。1994?年?8?月,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創始人萊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發表了《誰來養活中國?》(Who will feed China?)一文。1996?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正面回應了“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提出“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是中國解決糧食供需問題的基本方針”,并提出了“糧食自給率不低于?95%”的目標。2008?年?1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再次明確這一目標,要保障糧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給。到“十二五”中期,包括谷物、豆類和薯類等在內的糧食自給率已經不足?90%。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目標貫徹至今。
糧食安全的內涵會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而逐漸演進。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口糧在居民的膳食結構中比例不斷下降,而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的比例不斷增加。因此,口糧消耗占我國糧食消費量的比例下降的同時,飼料糧的消耗占比不斷增加。據統計,我國生產飼料用原糧已達到了糧食總產量的50%。我國口糧(稻谷和小麥)的自給率為?98.7%?以上,而進口的大豆和玉米主要用途是作為飼料原料。可以說,我國面臨的糧食安全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口糧安全,而是逐漸演變為飼料糧安全。因此,我們必須樹立大糧食安全觀。2019?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這是繼?1996?年《中國的糧食問題》后,政府發布的第二部關于糧食安全問題的白皮書,其中提出要“順應飼料用糧需求快速增長趨勢,積極發展飼料加工和轉化,推動畜禽養殖發展,滿足居民對肉蛋奶等的營養需求”。
我國乳肉產品消費需求不斷升級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對膳食要求也越來越高。2010—2019?年,我國人均肉類(只包含豬肉、禽肉、牛肉、羊肉,后同)的年消費量從?27.4 kg?增加到?34.5 kg,增加了?26.1%;其中,豬肉增長比例為?15.6%,而牛羊肉的增長比例為?30.6%,是豬肉消費增長比例的?2?倍。同時期,我國人均奶類的年消費量也從?8.8 kg?增長到?12.5 kg,增長比例為?42.7%(圖?1)。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組織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的奶類攝入量是?300 g,相當于每年?109.5 kg;目前,我國居民的奶類年消費量只有?12.5 kg,只相當于建議攝入量的?11.4%。因此,我國未來奶類消費提升的空間非常巨大。同時,建議我國居民每天的畜禽肉攝入量是?45—75 g,折算每年為?14.6—27.4 kg;目前我國居民的畜禽肉年消費量是?34.5 kg,已高于建議攝入量。
我國乳肉產品消費總量增加的同時,肉類消費結構也在逐漸發生變化,耗糧型的豬肉消費比例下降,牛羊肉等草食家畜的消費比例略有增加。盡管2010—2019?年我國人均牛羊肉消費不斷增加,但在總體肉類消費中的占比僅為?8%—10%,遠低于世界平均值(26.6%),也低于亞洲地區的平均值(19.8%)(圖?2)。研究表明,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居民對動物蛋白營養的需求也會增長,且呈正相關關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對動物性食物的需求呈快速增加趨勢,但是城鄉間差距較大。我國農村居民的動物性食物蛋白攝入量為城市居民的?77.5%,而農村居民的人均奶類消費量僅為城市居民的?35.1%。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未來我國城鄉居民對肉類(特別是牛羊肉)、奶類等優質動物蛋白食物的需求將持續增長。2010—2019?年的?10?年間,我國人均牛羊肉的消費量增加了?30.6%,而我國牛羊肉的產量增長比例為?9.8%;我國人均牛奶的消費量增加了?42.7%,而我國牛奶的產量僅增長了?5.3%,遠低于消費需求的增長。因此,我國進口牛羊肉和液態奶的數量持續增長。2020?年,我國牛羊肉和牛奶進口均大幅增加。其中,進口牛羊肉?2.483 Mt,比上一年增加了?21%,相當于我國牛羊肉產量的?21.3%;進口乳制品折合生鮮乳?18.75 Mt,比上一年增加了?8.3%,相當于我國牛奶產量的?54.5%。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31?號),在發展目標中明確提出“牛羊肉自給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這對我國草牧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草牧業發展促進我國畜產品結構調整
牛、羊是草食性家畜,而豬和禽類養殖則需要消耗大量的飼料糧。隨著我國牛羊肉和牛奶需求的增長,天然草地的供應能力已無法滿足牛羊養殖發展,導致我國牛羊養殖過程中大量依賴飼料糧。通過發展優質人工草地,加快調整養殖結構,加大牛、羊等草食家畜的養殖比例,不僅可以提高牛羊肉、牛奶等畜產品的國內供給,也可以緩解牛羊養殖中對飼料糧的需求,從保障優質畜產品供給和減少飼料糧消耗兩個角度共同服務于保障國家大糧食安全。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對營養健康的新需求,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草食畜牧業發展。特別是?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發展草牧業”以來,作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重要內容,草牧業在全國適宜地區得到了大力發展。
2015?年以來,全國牧草產量、牛羊肉產量、牧草的規模化種植和牛羊的規模化養殖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國牛羊肉產量從?2015?年的?10.57 Mt?增長至?2020?年的?11.64 Mt,增長了?10.1%;牛奶產量從?31.80 Mt?增長至?34.40 Mt,增長了?8.2%;與此同時,豬禽肉的產量從?74.71 Mt?下降至?64.74 Mt,下降了?13.3%——主要是受非洲豬瘟疫情的沖擊,豬肉產量減少了?15.32 Mt(圖?3)。2011—2015?年,我國牛奶產量的平均增速是?1%,2016—2020?年平均增速為?1.7%;2011—2015?年我國牛羊肉產量的平均增速是?0.1%,而2016—2020?年的平均增速達到了?2%。
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資源稟賦,按照《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農農發〔2016〕3號)、《關于促進草牧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農辦牧〔2016〕22號)和《關于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農計發〔2016〕96號)及方精云等、李新一等的研究,我國適宜草牧業發展的區域劃分為北方草原牧區、南方草山草坡、農區和農牧交錯帶四大類區域。2015年以來,各個區域均開展了大量實踐探索和示范推廣,總結了諸多成功經驗。例如,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的“種草—制草—養畜”的生態草牧業模式,青藏高原、朔州的農牧交錯帶模式,貴州、云南山地草牧業的草山草坡模式。在農區,高樹琴等測算了中低產田發展草牧業的潛力。
北方農牧交錯帶對發展生態草牧業的重要意義
農牧交錯帶,又稱半農半牧區或生態脆弱帶(ecotone),是我國北方半濕潤農區與干旱、半干旱牧區接壤的過渡地帶;在南方,這種過渡多表現為垂直分布形態,大致以?400 mm?等雨線為中軸,拓展至?250—500 mm?等雨線,即從內蒙古高原東南緣,經遼西、冀北、晉陜北部和寧夏中部,在甘青交界處轉而南北走向,經川西、滇西北,包括南、北兩段。該地帶農牧鑲嵌分布,區內時而農時而牧,農業制度波動性大。武弘麟通過分析全新世大暖期以來的考古資料和歷史文獻資料,闡述了北方農牧交錯帶土地利用的演變過程,主要與氣候和人文因素(農業民族、游牧民族)有關。農牧交錯帶作為連接我國種植業和畜牧業兩大食物生產系統界面,蘊含著巨大的生產潛力,自古就是農區和牧區進行物資交換的經濟紐帶。同時,農牧交錯帶是遏制荒漠化、沙化東移和南下的生態屏障。農牧交錯帶對農牧業生產、生態環境改善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20?世紀?80?年代至?2000?年,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土地利用發生了復雜的相關轉化:耕地轉化為其他類草地面積?9.5×104 km2,其他類轉化為耕地面積為9.1×104 km2;草地轉化為其他類面積為?1.3×105 km2,其他類轉化為草地面積為?1.1×105 km2。總體來講,北方農牧交錯帶耕地和草地的面積比例約為?1:?3.7,土地利用的變化主要是耕地和草地的相互轉化——減少的耕地主要是撂荒后轉變為草地,增加的耕地主要來源于開墾草地。北方農牧交錯帶由于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和人類活動方式的不穩定性,是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的區域。以土壤侵蝕程度來看,主要表現為東部草地退化,西部沙化嚴重。草地蓋度、草群高度、產草量均表現為下降,部分地區產草量下降為?20%—50%;北方農牧交錯帶的沙漠化土地達到?1.1×105 km2。1999?年國家啟動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以來,北方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的生態經濟效益顯著,主要表現為土壤理化性質改善、水分和光能利用效率提升、單位面積生產力提高。
大量實驗結果表明,北方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后種植牧草可顯著提高土壤有機碳和全氮含量、改良土壤物理性質、減少水土流失;通過發展種養循環,添加有機肥相較于化肥可以顯著提高土壤有機碳。例如,種植黑麥草、檸條相較于傳統向日葵—馬鈴薯—小麥輪作種植,可顯著提高?0—20 cm?耕層的土壤有機碳;種植老芒麥、無芒雀麥、冰草,無論單播和混播,均可顯著提高小麥退耕地的土壤有機質和全氮含量,對于改善小麥退耕地的土壤物理性狀(如土壤容重、含水量、孔隙度和團聚體等)均有顯著作用;種植豆科牧草苜蓿不僅可以通過固氮顯著增加土壤氮含量,且由于其多年生的特點可起到蓄水保土的作用——種植苜蓿的水土流失量僅為種植一年生糧食作物的?1/16—1/9。北方農牧交錯帶擁有長期的牧草種植歷史,苜蓿和燕麥種植帶已初具規模。通過在北方農牧交錯帶發展人工草地,減輕天然草地的放牧壓力,配合實施禁牧、休牧、舍飼等生態保護工程,將為草原生態環境改善、牧民生產方式轉變、集約化畜牧業發展奠定基礎。2017?年,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人工牧草種植面積達到?3.34×104 km2,產草量?32.27 Mt。其中,種植面積超過?666.7 km2?的包括青貯玉米、紫花苜蓿、檸條、羊草等?10?個物種;其中,畝產最高的是青貯青飼高粱,達到?2?094 kg(圖?4)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2017?年?11?月,原農業部《關于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以推進減糧增飼、強牧優特、規模種養為指導思想,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統籌安排青貯飼料作物和優質牧草種植,推動過腹還田,實現草畜平衡、循環利用、均衡發展。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2020?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力度。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要求下,北方農牧交錯帶通過種植結構調整,實施農牧耦合的發展策略,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國家相關指導意見的出臺,為北方農牧交錯帶的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關于北方農牧交錯帶支撐生態草牧業發展的建議
在新時代我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伴隨居民對優質動物蛋白食物需求持續增長的要求,無論是從牧草供給端,還是畜產品需求端,都為北方農牧交錯帶的發展提供了利好條件,是該區域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方精云等提出了生態草牧業發展的“以小保大”原理,即通過發展小面積優質高產的人工草地,大幅提高飼草供應能力,從而保護大面積天然草地,實現其生態功能的恢復和提升。通過在呼倫貝爾的實踐表明,人工草地的產量是天然草地的?6—37?倍,可以實現“以小保大”。北方農牧交錯帶是利用“以小保大”原理,發展生態草牧業的重要區域;為了促進其生態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本文提出?4?點建議。
加強頂層設計,做好總體規劃。農牧交錯帶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貧乏,應根據水土資源本底,統籌規劃其耕地和草地資源,探索適宜的“以小保大”比例,合理配置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面積,加強抗旱品種和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探索科學的草糧輪作制度;遵循“生態優先,以草定畜”的原則,通過種養結構的優化、耕作制度的完善和空間布局的合理調整,建立“種草—制草—養畜”的耦合產業鏈,實現生態、生產雙贏。
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手段,加快優良牧草品種培育。農牧交錯帶氣候多變、地形地貌復雜、土壤水分虧缺,提高牧草生產力要從品種源頭抓起。借鑒作物分子模塊育種的方法,發展基于整體思維和系統認知的分析技術,在優勢底盤品種本底基因組基礎上,系統開展高產、優質、抗逆分子模塊的耦合與拆分效應分析,建立牧草高通量分子選育技術,加快牧草選育進度,實現牧草跨代馴化選育。
加強飼料配方和加工技術研發,促進飼草原料的高效利用。當前,北方農牧交錯帶種植的牧草品種較為單一:一年生牧草以青貯玉米為主,占?70%;多年生牧草以紫花苜蓿為主,占?32%。建議建立健全飼料原料營養價值數據庫,研發不同生長階段的專用飼料配方。同時,研發專用微生物菌劑,促進秸稈等農業副產物的飼料化利用,全面推廣飼草料精細加工技術和專用飼料配方,推進飼草料專業化生產。
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一批由畜產品產業主導的特色鄉鎮。牧區和半牧區是我國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既是發展生態草牧業的主要區域,也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區域。農業農村部印發《推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擬建設一批以肉牛肉羊為主導產業的強鎮。基于農牧交錯帶氣候條件和資源承載力,應充分發揮其農牧系統的耦合效應,根據“以小保大”原理發展生態草牧業產業體系,打造“農牧林旅”復合型產業鏈條,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在北方農牧交錯帶大力發展生態草牧業,是提高我國畜牧業總產值、發展農牧區經濟、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要戰略途徑。通過建設高產人工草地,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依賴天然草地的牧草生產功能進行畜牧業生產的傳統做法,減輕對天然草地的放牧壓力,是實現我國天然草地生態系統功能屬性轉移的重大戰略工程。而保護和建設草原,并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利用,是減輕飼料糧壓力、保障我國大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在優質高效的人工飼草基地(人工草地、草糧輪作)和天然草地恢復改良所形成的巨大生產力支撐下,發揮生態草牧業“以小保大”的優勢,在實現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提高畜牧業生產,將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支撐,并促進農牧交錯帶區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作者:高樹琴、景海春、方精云,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草牧業工程實驗室;段瑞、王竑晟,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 李昂、石岳,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被與環境變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