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遷徙鳥類與地球上不同生態系統、當地生物多樣性和人類文化的時空關聯,詮釋了“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用鳥類數量來確定國際重要濕地,將地球上受威脅最嚴重的濕地生態系統和水鳥這兩者的保護緊密聯系在一起。亞洲的濕地喪失和退化導致水鳥數量銳減,相關監測和保護已迫在眉睫。中國科學院聯合?10?個國家的鳥類和生態環境相關研究機構,建立了亞洲最大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遷徙鳥類運動生態數據庫,獲得了亞洲大型鳥類遷徙策略和通道的基礎數據。研究發現,亞洲?20?多個國家的大型遷徙水鳥均利用我國的濕地,其集中利用區域不超過國土面積的?1.5%,主要分布在?6?條大河流域的濕地。進而,探討了濕地面積、漲落區和水文過程與鳥類數量和行為的關聯性。“大開發”,尤其是對濕地和水資源的開發,導致了水鳥棲息地喪失和退化、水鳥數量銳減。從全球視角分析,保護遷徙鳥類及其棲息地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近年來,我國已對典型濕地開啟了成功保護,這也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信心。最后,文章還提出了關于我國牽頭組織全球遷徙鳥類及其棲息地監測和保護的建議。
監測和保護遷徙鳥類是推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舉措
鳥類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保護鳥類資源可以造福生活在其活動范圍內的人類和生態系統。遷徙鳥類是地球上最具流動性的生物類群之一,借助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鳥類極大地影響了遷徙途中相關聯的當地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基于一年當中利用不同區域棲息地的需求,鳥類在距離遙遠的不同生態系統間進行遷徙,同時也為人類提供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自古以來,人類就對鳥類具有強烈的喜愛和好奇心,這種情感跨越了國家、地區和種族;鳥類的遷徙既連接了人類的不同文明,也成為鳥類研究人員和志愿者情感交流的紐帶。因此,遷徙鳥類與地球上不同生態系統、當地生物多樣性和人類文化的時空關聯,詮釋了“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同時,遷徙鳥類的生存狀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的“全球道德責任水平”,并成為衡量世界生態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
鳥類擁有強大的飛行能力,可以快速、主動選擇高質量且低風險的生活環境,因此鳥類被視為對棲息地質量和變化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依據《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以下簡稱《濕地公約》)規定,當濕地承載的水鳥數量高于某一閾值時,就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這一規定將水鳥和濕地這兩者的保護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倡導了保護鳥類棲息地就是保護鳥類的思想。
人類活動引起的土地利用變化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了全球遷徙鳥類的數量呈下降趨勢,其中水鳥數量下降更為嚴重。水鳥,被《濕地公約》定義為“在生態學上依賴濕地的物種”。濕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水文和人類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雖然淡水濕地只覆蓋了地球表面的?1.2%,卻儲存了幾乎所有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冰川和地下水除外);同時還支持了世界上超過?40%?的物種,而生物多樣性的功能和服務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濕地也是受威脅最嚴重的生態系統,全球已經喪失了?50%?以上的濕地。亞洲的濕地喪失和退化導致了水鳥數量銳減?,開展水鳥和濕地的監測與保護工作已迫在眉睫。
基于國際合作開展全球鳥類監測是保護長距離遷徙種群的基礎。北美、歐洲的研究人員經過對鳥類環志幾十年的野外觀察,得到了鳥類繁殖地、換羽地、停歇地和越冬地位置之間相互關聯的信息,并匯總了各國的數量、成鳥和幼鳥比例等監測數據,獲得了鳥類的種群數量和變化趨勢,為精準保護下降種群提供了依據。但在亞洲,鳥類的主要繁殖區域(俄羅斯、蒙古國和中國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很難通過野外觀察獲得鳥類遷徙路線結構的數據,更無法確定下降的物種和種群。
近?10?年來,基于全球定位系統(GPS)/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的遙測技術迅速發展,通過手機基站可將衛星定位器和傳感器記錄的鳥類位置和行為數據傳送給計算機。這些高頻高精的大數據,不僅推動了亞洲鳥類監測工作,也推動了“運動生態學”(movement ecology)這一新學科的發展。基于遙測(個體位置、行為和能量消耗)和遙感(天氣和氣象、棲息地等)大數據的運動生態學,為全球動物監測提供了新方法和新理論。
本文根據?20?年來亞洲遷徙水鳥監測和運動生態學研究的成果,探討“大開發”對水鳥數量和行為的影響規律,進而提出我國牽頭組織全球鳥類監測和保護工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