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中國植物遷地保護的建議
(1)建立全國植物遷地保護統一管理機制,加強國家植物園體系的頂層設計,完善和發布遷地保護相關法規;在青藏高原寒帶和寒溫帶地區布局與新建植物園,形成完整的遷地保護網絡,與就地保護體系一起,對本土物種形成全覆蓋,有效保護中國的野生植物類群。
(2)加強植物遷地保護與科學研究、知識傳播、生態游憩和資源開發利用間的緊密合作,充分利用公民科學、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以惠益公眾、服務社會為發展方向,推動植物遷地保護現代化。
(3)爭取更多資金支持,分類支持與提升各園/庫持續發展能力。在能力建設中,人才隊伍建設、標準或規程編制、種質交流和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備份庫和安全保存是重點。此外,還要加強遷地保護、就地保護和野外回歸等綜合策略的應用,促進植物保護的有效性。
(4)通過履行或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2021—2030?年)》等國際公約或協定,以及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過程中加強國際合作,建立國家層面植物遷地保護與資源共享的國際合作協調機制。例如,在“一帶一路”科學組織聯盟(ANSO)框架下建設“一帶一路”植物園聯盟,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植物園在遷地保護、能力建設和環境教育方面的水平。
(作者:周桔,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楊明,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文香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廣東省應用植物學重點實驗室;李楠,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廣東省應用植物學重點實驗室;任海,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廣東省應用植物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