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我國區域創新能力變化的新特征、新趨勢

發布時間:2021-02-02 15:54:42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柳卸林 楊博旭 肖楠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區域創新,創新能力評價,創新集聚,發展不平衡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世紀?90?年代以來,區域創新體系逐漸受到學者的關注。區域創新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驅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破解當前經濟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基礎支撐。我國歷史悠久,地域多樣性特征明顯,使得我國區域創新體系豐富多樣;同時,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歷了市場化改革和開放創新轉型的過程,而區域之間轉型進程的不同步,導致了區域創新體系結構的差異性。因此,我國區域創新體系的結構形成有著與發達國家不同的獨特性。由此引出的核心話題是,對一個地區創新能力的評價,對于我們認知該地區的創新發展模式舉足輕重。

從理論意義上講,區域創新體系研究和創新能力評價,將創新研究拓展到空間維度,使創新體系有了地理的內涵,豐富了國家創新體系的研究內容。如何平衡區域創新極化與資源分配公平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命題;其為各級政府對創新的政策支持,以及規制模式等相關研究提供了多樣性的支撐?。從現實意義上講,中國地域廣大、區域多樣性高,可以為創新提供更多更大的空間。區域創新能力評價不僅為國家協調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參考,而且為當地政府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通過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帶動經濟長期穩定增長提供戰略支撐。

作為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的重要報告之一,歷年《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圍繞中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這一核心主題,連續?20?年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分析。該報告的研究數據均來源于公開出版的統計年鑒和政府報告等公開資料。按照國內外相關評價報告的慣例,報告采用滯后?2?年數據,并對個別缺失數據進行了平滑處理。2020?年?11?月,《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以下簡稱《評價報告?2020》)在北京發布,其使用?2018?年的基礎數據,對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創新能力進行了系統性評價與分析?。本文以《評價報告?2020》的評價結果數據為主,并結合歷年評價結果數據,分析和總結出我國區域創新能力分布呈現的新特點。同時,面對國際形勢的重大變化,我國區域創新能力發展依然面臨挑戰,本文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國區域創新能力的戰略舉措。

我國區域創新能力分布呈現出新特點

創新格局略有變化,廣東持續領先

《評價報告?2020》結果顯示,廣東省創新格局排名第?1?位,北京和江蘇緊隨其后(分列第?2?和第?3?位);與?2019?年相比,前?3?位并沒有發生變化?。圖?1?展示了我國?31?個省份區域創新能力效用值及排名情況。從綜合創新能力的效用值來看,廣東的效用值持續提升,這表明廣東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從前?10?名來看,2020?年評價結果中陜西排名進入前?10?位,而天津排名跌出前?10?位。

從?2020?年評價結果排名變化情況來看,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出現一定波動(圖?2)。①包括新疆、青海、陜西和安徽等在內的?12?個省份排名實現提升。其中,新疆、青海和陜西均上升了?3?位,山西、遼寧、河南和安徽?4?個省份的創新能力排名均上升了?2?位。②天津、貴州、重慶、云南、廣西、甘肅等?8?個省份創新排名則出現下降。其中,天津繼續延續了?2019?年的下降趨勢,創新能力下降到全國第?15?位,在?4?個直轄市中排名靠后;貴州、重慶和云南分別下降?4?位、3?位和?3?位,西部地區創新能力轉型和發展依然面臨壓力。

領先地區創新優勢明顯,追趕地區提升步伐各異

從科技發展戰略看,不論領先地區還是追趕地區都依靠自身特色,促進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不斷彰顯區域創新在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作用。

領先地區

(1)廣東。廣東省?2020?年區域創新能力依然排名第?1?位,且從綜合創新能力效用值來看,其得分進一步提高,領先優勢持續擴大,創新能力提升步伐快于其他省份。得益于自身地理位置,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逐步形成了高度開放的外貿經濟,外商投資活躍,整體營商環境較好,具備寬松的創新創業環境。基礎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省政府研究與試驗發展(R&D)投入較該省上一年度同期增長超過?19.67%,國際論文數增長了?13.27%,R&D?全時人員當量和每萬人平均?R&D?全時人員當量分別增長了?34.93%?和?32.81%,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增加了?208?家,風險投資額增長了?53.55%。這一系列數據表明,廣東正在通過創新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創新載體構建,不斷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2)北京。北京人力資源和科技資源等創新要素匯聚,造就了其在知識創造能力方面的巨大優勢。北京創新創業資源豐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高、國際化程度高。除此之外,近年來北京在企業創新投入方面也不斷發力。基礎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增長了?24.22%,“每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有效發明專利”增長了?25.54%,對企業創新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上海。得益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高的對外開放度,上海在吸引外資方面具有優勢,知識獲取能力較強,這些構成了創新的重要基礎。而且,上海具備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制度機制,肩負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擔;不僅新增了自貿試驗區,還迎來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以及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機遇。未來,如何抓住戰略機遇期,發揮政策優勢,釋放創新活力,是上海將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追趕地區

各省份結合本地區的特色資源和在全國創新中的地位,推出適合本區域發展的區域創新政策和戰略。2020?年排名上升的?12?個省份的創新政策各具特色,現以安徽、陜西、遼寧為例作一說明。

(1)安徽。為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安徽省政府采取深度參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新模式。其從資金、人才、土地等方面入手,采用地方財政資金支持基礎研究配套園區建設、建立國家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制度、允許重點項目建設資金可按照一定比例用于人才引進培育、優先保障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項目建設用地等舉措,探索構建地方政府全面參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新模式。

(2)陜西。創新能力排位提升較大的陜西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通過構建以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為核心的大型科學儀器設施開放共享機制,解決了科技創新資源存在設備管理、數據標準、運行服務不統一的問題。西安搭建面向試驗測試的第三方工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把大型儀器設備、以發明專利為基礎的尖端試驗測試方法、以大數據管理分析為核心的專家測試診斷服務從線下“搬到”互聯網上,為缺乏試驗測試資源及自身資源無法滿足需要的中小微企業和民參軍企業提供試驗業務制定及預約、試驗模塊化設計及電子審簽、業務進展在線跟蹤、試驗數據遠程分析、試驗結果評定等“一站式”在線試驗測試服務和全面分析解決方案。

(3)遼寧。東北地區唯有遼寧排名上升,其創新政策效果初顯。遼寧以國有企業全面創新改革帶動地區創新能力的提升。針對傳統組織模式下國有企業存在創新動力不足、有形與無形資源利用效率不高、人才匱乏與員工冗余并存、員工與企業利益不綁定等問題,采取支持員工內部創業的國有企業經營模式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多中心的區域創新體系基本形成

總體來看,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多個創新集聚區——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創新集聚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創新集聚區、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創新集聚區,以及以成都與重慶、武漢、西安為中心的區域性創新集聚區。北京擁有大量的科研機構和高校,具備較強的知識創造能力;上海外資經濟發達,知識獲取水平高,長三角城市群發展基礎好,具備強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產業體系[19];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雄厚,產業鏈齊全,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強;成渝經濟帶國防科技工業、裝備制造業發達,有最密集的人口和活躍的用戶群體。上述地區構建了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日漸增強

(1)R&D投入。一個地區的?R&D?投入水平與創新能力密切相關。2018?年,我國政府?R&D?經費投入總量為?3?978.63?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加?14.09%;全國有?27?個省級政府?R&D?投入較上年有所增加,重慶、江蘇和陜西投入增長超過?30%。2018?年全國企業?R&D?經費投入達到?12?954.8?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7.84%。有?18?個省份企業?R&D?投入增速超過?10%;其中,西藏增速達?186.67%,海南增速為?51.6%。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上海?5?個省份的企業?R&D?經費投入達?7?252.49?億元,這?5?個省份企業?R&D?經費投入總和占全國的比重超過?60.37%。R&D?投入結構的不同,體現出創新驅動來源的差異性。圖?3?展示了我國?31?個省份?R&D?經費投入水平及來源結構分布,其中:北京、海南、陜西和西藏?4?個省份的政府?R&D?投入超過企業,其余?27?個省份企業?R&D?投入明顯高于政府。北京、陜西更多的是科學驅動型或興趣驅動型創新;江蘇、廣東則更多的是技術驅動型或市場驅動型創新。

(2)專利申請與授權。一般來講,創新能力領先的地區在專利申請數量方面也具有領先優勢。2018年廣東發明專利申請量為?216?469?件,超越江蘇成為全國第?1,較上年增長?18.52%,占全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的?15.68%。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和北京專利申請數量總和占全國總量的?55.62%。2018?年發明專利授權數增加的省份有?23?個,西藏、海南和青海增長超過?20%(表?1);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總和為?197?094.06?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2.88%,其中有?6?個省份增速超過?20%。

總體來看,各省份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一些關鍵性基礎指標增長明顯,但也有一些省份的創新投入及產出有所下滑,創新驅動發展任重道遠。

區域創新能力面臨的新挑戰

雖然我國區域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但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而且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為區域發展添加不確定因素,使得提升區域創新能力面臨更多挑戰。

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我國三大科創中心建設面臨挑戰

當前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升級,全球產業鏈格局遭到破壞;并且,美國對我國加緊進行技術封鎖,從“加征關稅”到“實體名單”,使得我國科技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凸顯。我國東部地區對外貿易額下降,部分地區面臨著脫離全球產業分工體系的風險,這些變化都將對區域創新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科技自立自強的任務非常艱巨。在此背景下,我國三大科創中心建設都面臨不同挑戰,其中區域協同創新問題尤為突出。在過去的?20?年里,京津冀地區協同創新水平基本沒有大幅提升,具體表現為產業互補性低、創新制度文化類似性低,協同創新環境仍需加強;長三角地區區域協同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一體化建設取得顯著進展;粵港澳地區由于“一國兩制”的特殊性,整體區域協同目前暫處于較低水平。

區域差距拉大,協同發展面臨挑戰

由于各省份資源能力、地理條件和政策導向等方面的差異,我國區域創新能力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中部和西部的增速已經超過東部,東、西部地區創新發展的差距在縮小,但絕對差距依然較大。過去20年,我國東、中、西部創新能力的差距幾乎處于固化的狀態,并且在西部地區內部也呈現南北分化現象。近些年,陜西、重慶等省份科技投入增加,創新能力提升明顯,進入全國省份創新能力排名前?10?位;而內蒙古、西藏處于排名下游,內部差距明顯。從歷史數據看,比較分析我國南部?15?省份和北部?16?省份的創新能力發現南北差距呈現擴大態勢,總體演化規律表現為“擴大—穩定—擴大—穩定”(圖?4)。特別是東北地區省份不容樂觀,排名持續下降,整體創新能力亟待提升。當前,我國區域差距擴大的不平衡狀態,增加了區域協同創新發展的難度,對于提升國家創新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充滿挑戰。

從我國區域創新能力最新排名來看,華東?7?個省份中,有?5?個進入全國前十,創新能力全國領先。中部?6?省份創新能力也取得一定進步;現階段,我國中部崛起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戰略,可能成為中部地區創新能力提升的重大機遇。在西部地區中,陜西創新能力排名進入前十,重慶、四川也具有一定競爭力,而甘肅、青海、新疆等省份創新能力則相對偏弱。

科教資源不平衡,高校和科研院所與地區經濟發展聯系不緊密

獨特的科教資源是一個地區區域創新的優勢。當前,我國科教資源配置不平衡,導致欠發達地區的追趕與合作面臨很大挑戰。但豐富的科教資源與地方創新分離,大學和科研院所與地區經濟發展聯系不緊密也是普遍現象。大學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率整體偏低,科技成果對經濟發展貢獻率較低。種種現象表明領先地區的創新投入與產出具有明顯優勢,區域創新能力逐漸“極化”甚至“固化”。面對區域創新的“兩極化”挑戰,如何充分有效促進創新要素在區域內的流動和共享,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是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關鍵。

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戰略舉措

(1)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區域創新體系。隨著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區域發展模式受文化、地理、產業發展歷史的影響也在固化。區域創新范式的底層邏輯不斷調整,企業對平臺型創新、制度型創新、生態系統型創新的需求愈發強烈。傳統的科技驅動、市場驅動的方式不足以繼續支撐區域創新的提升。未來,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制度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重大需求結合在一起,讓區域內創新人才、資金、技術、產業、市場等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配置創新資源,釋放區域協同創新的活力,鼓勵不同地區建立新型研究開發機構,構建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創新模式。

(2)依靠布局科教資源,打造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地區差距擴大導致區域協調發展面臨挑戰,建議未來:①布局科技資源滿足先行示范區建設要求。在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提升深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②科技和教育資源可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布局以支撐區域平衡發展。打造西部地區國家創新高地;未來一些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裝置可向中西部傾斜,建設以硬科學為主導的系列“創新港”。③引導產學研合作創新和深度融合。強調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建立產學研用全鏈條的人才培養體系,為企業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大對科技服務業的政策傾斜。

(3)把握數字經濟機遇,打造區域創新增長極。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政府政策因素,還包括當地人才、資本、技術和產業的綜合作用。數字經濟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創新要素的空間束縛,為區域間要素流動、產業協同等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建議:政府重視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建設技術研發創新基地。完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重點扶持區域大數據產業園、大數據基地、大數據智能產業園等園區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建立數字經濟基地、研發中心、孵化中心等。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帶動創新要素集聚,促進形成更多區域創新增長極。

 

(作者:柳卸林,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楊博旭,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肖楠,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