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提出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和任務。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擘畫,為我國科技事業和創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也為科技界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近年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科技整體能力持續提升;我國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日益增強。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與世界主要科技強國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總體上還處于“大而不強”的局面。例如,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自主創新能力低、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等。科技創新能力是建設科技強國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經濟增長和競爭的基本驅動力量。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整體發展水平,以及與世界主要科技強國的差距,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科技強國的內涵
一國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弱”是相對的,因此對于科技強國的判斷應突出與其他國家相比的優勢。科技強國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和水平在世界各國家和地區中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與引領能力時,即可稱為“科技強國”。科技強國的“強”應從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應包括規模、基礎、質量、效益等方面的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及的科技強國不包含瑞士、荷蘭、丹麥等創新型國家。
本文從“國家科技實力本身強”與“科技強是推動強國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兩方面把握科技強國的內涵(圖?1)。在此基礎上,本文認為,科技強國是指同時擁有原始創新、科技發展制高點和話語權的強大實力,以及對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強大支撐作用的國家。
科技強國的保障是擁有堅實的推動強國建設的基礎支撐能力。具體表現為:具有合理的科研經費比例、豐富的人力資源、先進的科研設備、實時的科技信息、良好的創新環境等,能夠在經濟社會活動中形成系統完備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創新環境等資源支撐體系。
科技強國的基礎是擁有與強國地位相稱的卓越的科技原始創新能力。具體表現為:具備世界著名的科研機構和一流學科、強大的科技人才隊伍水平、領先的原始創新能力、在核心領域擁有一批原創科技成果等。
科技強國的核心是在若干關鍵核心科技領域占有科技發展制高點。具體表現為:在若干重要領域掌握一批安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相關裝備的部組件、元器件、原材料、制造設備等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高,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在世界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把握發展的戰略主動權。
科技強國的支柱是在若干關鍵核心科技領域擁有重要的話語權與引領能力。具體表現為:行業吸引力、產業競爭力、國際影響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及行業發展模式得到世界各國認可,行業話語權和主導國際科技事務能力強。
科技強國的體現是擁有強大的科技貢獻能力,能夠支撐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體表現為: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與產業經濟發展有效銜接,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發揮明顯的牽引作用和支撐作用。
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國內外相關評價指標體系的分析與借鑒
隨著對創新認識的不斷加深,全球研究機構和各國政府陸續推出了一系列以創新、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等為評價對象的國家創新能力評價的實踐。其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英國國際商學院和美國康奈爾大學共同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開發的科技競爭力(CST)評價指標,以及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的“國家創新指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發布的“中國科學技術評價指標”等國內外機構發表的指標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引用。各機構的指標體系的主要內容及特點如表?1?所示。
上述國內外研究機構、政府構建的指標體系各有特點,對各評價體系的主要指標進行分析,可得到?3?點共同特征: 指標體系以綜合性指標為主,這表明較多國家認同創新能力是多種要素的集合。主觀指標與客觀指標相結合,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國家創新能力評價邏輯的轉變。 均從整體的角度來綜合評價一個經濟體或國家的創新能力或科技競爭力,便于決策者了解經濟體或者國家創新能力在全球的位置、不足和全球創新的格局。
通過對上述指標體系的各級指標進行分析、聚類和總結,從主要評價維度來看,可總結出科技強國指標評價的七大關鍵要素——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研發投入、知識創造、技術管理、前沿引領和創新績效等(表?2)。在構建本研究的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中,需要綜合考慮這些關鍵要素;并且,在構建科技強國指標體系以對標分析我國與世界公認科技強國創新能力發展水平差距的同時,應該在區域共用的指標體系基礎上,添加符合中國特點的指標,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政府決策和市場需要。
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基本定位
本文嘗試跳出以往通過構建指標體系對科技強國進行排名的思路,轉而以面向我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需求為思路,進而為我國科技發展和科技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導向作用為主線構建科技強國指標體系。美國是在國際上有話語權的大國、強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科技強國。因此,本文以美國為橫向對標國家,通過構建適合我國科技發展實際的科技強國指標體系,以明確我國與美國之間存在的差距及薄弱點。
構建原則
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根據“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篩選出對科學技術評價有重要影響的代表性指標。為了確保測評的結果能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應堅持以下?4?條原則。
核心性原則。衡量科技強國競爭力的指標包括諸多方面,但只有真正能夠反映科技強國內涵某一方面特性的核心指標才能被納入指標體系中。
可獲得性原則。采用可量化和可獲得的指標,包括權威機構的直接統計數據和對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后得到的間接數據,這樣能較準確地反映顯示情況并有效提升測算結果的權威性。
可比性原則。注意時間、地點和適應范圍的可對比性、適用性、普遍性特點,以便于縱橫對比,反映不同國家科技實力發展情況。
弱相關性原則。在滿足指標體系設置維度的基礎上,盡量選擇統計表征上相關性弱的指標,以有效提升單個指標的獨立性。
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科技強國內涵、特征及指標體系構建基本原則,綜合考慮基礎科學、國防科技、民生前沿、人才隊伍等我國在科技強國建設過程中優先重點關注的?4?個領域的代表性指標,通過對國內外評價指標體系的分析、專家訪談及德爾菲調查法,按照指標相對簡潔、反映因素全面、強國標志突出的要求,最終形成由?5?個一級指標和?24?個二級指標構成的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主要考慮完整性,是反映影響國家科技競爭力表現的關鍵因素,包括基礎支撐能力、科技原始創新能力、科技制高點占有能力、科技領域話語權與引領能力、科技貢獻能力?5?個指標;二級指標主要考慮可獲得性、可衡量性和可比較性等,可分別從不同角度闡釋各一級指標(表?3)。
科技強國國別評價及初步分析
科技強國評價內容及方法說明
評價方法說明
為了對科技強國發展狀況進行更直觀有效的評價,擬采用更容易量化的指數加權法進行綜合評價。指數加權分析法的公式為:
A?=?∑ TiWi
其中,Ti?是經過無量綱化處理后得到的第?i?個指標的測評值,Wi?為第?i?個指標的權重值,該指標的分值?Ti?與權重?Wi?的乘積即為該指標的分值;由此可分別計算出各級指標的分值,再將各級指標分值進行指數加權,最終得到科技強國綜合水平得分?A。
權重及指標值確定
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與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相結合的方式確定指標權重。依據?Saaty?提出的?1—9?比率標度方法,為保證最終權重得分的科學合理,課題組成員對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院士群體,以及科研院所、企業和高校的領導、教授和副教授等進行問卷調查,調研結果結合專家意見確定最終指標的權重。確定后的指標權重如表?4?所示(考慮到指標的數量較多,僅列出一級指標權重測算結果)。
對于定量指標,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主要選取?2013?年中、美兩國的統計數據,并采取絕對值的判定方法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更加直觀的展示國家間的差距。對于定性指標,采用專家問卷調查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主要是對中、美兩國的科技發展水平現狀及?2020—2050?年的發展進行預測。
科技強國綜合指數初步分析
通過構建的科技強國指標體系,結合層次分析法確定的指標權重,運用指數加權法計算出?2013?年中國與美國的科技強國綜合指數(百分制)(表?5)。
從科技強國綜合指數來看,2013?年中國的科技強國綜合指數與美國同期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僅為美國的?31.6%。
從中國與美國一級指標的對比分析來看,中國與美國在總體發展水平各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科技原始創新能力、科技制高點占有能力、科技領域話語權與引領能力指標與美國差距顯著,僅為美國的?25%?左右;基礎支撐能力為美國的?40%?以上;科技貢獻能力指標與美國差距最小,但仍僅為?50%?左右,中國與美國在總體發展水平方面差距顯著。
科技強國指數發展預測
對科技強國指數發展的預測是基于?3?項假設條件進行調查: 國際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保持基本穩定; 我國科技強國戰略思路清晰;科技強國各項發展舉措得當。在上述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各領域專家按照指標體系內容對中國與美國的短期(2020?年)、中期(2035?年)和長期(2050?年)科技強國指數進行了對標預測,預測結果如圖?2?所示。
根據對?2020—2050?年中國和美國科技強國指數發展預測結果,可以發現:
從整體來看,2013—2050?年中國和美國的科技強國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與美國的分差呈逐漸縮小的趨勢。預計到?2050?年,中國科技強國指數明顯接近美國,但美國仍保持在?98?分以上,而中國也逐步提高到?87.37?分。
從各階段發展情況來看,2013—2020?年,中國科技發展強勢,科技強國指數得分大幅提升,與美國差距從?68.4%?拉近到?40.1%,得分達到?58.21。2020—2035?年,預計該階段中國和美國的科技強國指數變化速度降緩,呈現小幅增加的態勢,中國與美國差距繼續縮小,為美國的?27.3%。2035—2050?年,預計中國和美國的科技強國指數仍在不斷增加,美國的指數達到?98.21?分,而中國與美國的差距繼續縮小,為美國的?89.0%。伴隨著中國科技實力的迅猛發展,美國的霸主地位逐漸削弱,與?2013?年相比,美國同中國的科技強國指數差距大幅縮小。
加強科技強國建設的總體思路與新舉措
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要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的機遇,瞄準國際科學前沿,立足國情實際,充分吸取國外科技強國建設先進經驗,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挑戰前沿科學問題,在重大科學問題上取得一批原創性突破;掌握一批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成果,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實現中國科技創新從跟跑向并行、領跑的戰略性轉變,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優化科技和創新資源配置方式,構建支撐科技強國建設的堅實的基礎支撐體系
加強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大對涉及國家長遠發展和安全的“卡脖子”問題的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建立財政支持基礎研究、可年度考核的固定增長機制,通過建立基礎研究基金、稅收杠桿、財政補貼等形式鼓勵企業做長效性研究投入。
加快培育建設國際一流大學。推動、加強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研究,著力提升解決重大問題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大力推進科研組織模式創新,圍繞重大科研項目,健全科研機制,提升科學研究水平。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環境。鼓勵批判性思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挑戰權威的勇氣,處理好激勵創新與寬容失敗、知識共享與產權保護、小眾創新與萬眾創新等關系,培育敢于創新、便于創新、樂于創新的土壤,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
大力激活創新活力,提高科技原始創新能力
充分發揮著名科研機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資源集聚作用,吸引國內外頂尖創新團隊,整合創新資源和要素,強調開放共享,開展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跨學科、大協同的創新攻關。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把青年推到創新的第一線,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青年科學獎,鼓勵青年人才沖擊世界科技的最前沿。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強化基礎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創新,改革研究生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
堅持創新驅動,選準重點領域,加強前沿和高技術攻關力度,盡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瓶頸
充分發揮全國優勢力量,集中資源,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量子、激光、腦-機結合等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等?4?類技術的探索與應用研究,集智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元器件、原材料國產化進程,重點解決制約裝備發展的部組件、元器件、原材料、制造設備、重大工藝等共性問題,從而保障基礎產品的自主發展和可靠供給,確保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堅持國際化發展,提升我國科技領域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前瞻性謀劃,牽頭組織、論證并實施若干具有重大影響力和參與范圍廣泛的國際合作項目或科學問題,吸引其他國家參與。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加快推進科技標準“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力爭在國際組織中任職,提升我國在世界科技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強化科技對國民經濟社會的牽引和輻射帶動作用
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與產業化鏈條,推動健全市場導向、社會資本參與、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應用轉化機制。深入實施“雙創”工程,引導領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組織等多元建設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打造特色創新孵化集聚區。(作者:沈艷波、王崑聲、馬雪梅、胡良元、徐源,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