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在全球變化背景下,最近幾十年來有“亞洲水塔”之稱的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水資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具體表現在冰川融化、降水變化以及濕地面積變化等。此外,青藏高原作為全球增溫比較強烈的地區,溫度升高加速了地表蒸發散,改變了水資源的可利用性,對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帶來很大的影響。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植被類型,對水分的響應比其他生態系統(如森林)更加敏感。在各類水資源當中,對生態系統影響最大的是自然的降水。降水格局變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內容,包括降水量變化、降水季節分布變化以及降水間隔的變化等。青藏高原范圍巨大、地形多樣、地表物理性質復雜,自然降水在時空格局方面均表現出顯著的變化差異。在時間上,冬季和春季降水顯著增加,而夏季和秋季降水無顯著下降。在空間上,由于季風和西風帶的作用,青藏高原東北部、中部和西南部地區的年降水量逐年增加,而東南部年降水量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圖?1)。降水格局變化給植被生態系統的動態發展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目前已開展較多的研究,從不同角度對降水影響的內部作用機制進行探討,但是結論仍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本文旨在從植被群落組成和結構、植被物候、植被覆蓋度與生產力和水源涵養功能等方面,闡述青藏高原植被對降水格局變化的響應過程,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未來降水格局變化對青藏高原生態系統關鍵過程的影響。
圖 1 1982 — 2016 年青藏高原降水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