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古往今來,人們世代思考?3?個最深邃的問題: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向何處去?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無論答案曾有過多少種,可以肯定的是,人們在地球上只能窮盡證據,卻無法找到判據,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走出地球再回望,置身局外才能獲得更有意義的全新視角。因此,深空探測承載的不僅僅是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好奇,還有尋求判據的希望。
對行星的觀察與探索使哲學思考變成科學行動,深刻改變了人類追尋答案的路徑。1610?年,伽利略發現木星的衛星在圍繞木星轉動,促成了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偉大轉折,并對人們的社會、文化、宗教和科學觀產生了深遠影響。1947?年,美國人把照相機裝載在二戰中繳獲的德國?V2?火箭上,并發射到超過?100?公里高度,使得人類第一次俯瞰到藍色行星,建立了“行星地球”的觀念。1958?年,美國“Ex­plorer 1”衛星發現地球上空數萬公里處永久存在核爆一樣的輻射帶,讓人們意識到太空環境的險惡,更傾向于相信地球生命的孤獨。其后,隨著深空探測的大規模開展,探測器先后到達月球、金星、火星等,并傳回地表照片,人們初步確信太陽系內再無人類,也對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更加迷惑。達爾文認為生物的演化是漸進式的,行星科學家和地質學家卻在墨西哥發現了導致恐龍瞬間滅絕的小行星撞擊的痕跡,并類比布滿月球的隕石坑證明了地球歷史上被撞擊的高發性。1994?年,行星科學家直播了“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那一刻,撞擊的巨大威力讓全人類目瞪口呆,而行星科學家又大受啟發,加速了“地球大撞擊”月球起源假說的發展,指明了探索月球形成與演化的新方向。時至今日,即便是一直幻想找到地外智慧生命的人們,也已不再對煉獄般酷熱的金星和寒冷狂風肆虐的火星失望,因為我們知道,太陽系所有行星都是起源于同一團星云的同胞兄弟,只是地球的演化路徑比較幸運罷了。